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台州市地图 > 温岭市地图 >
松门镇地图
松门镇相关地区地图:

松门镇近年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松门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示著的成绩。200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2388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省级文明镇、省绿色小城镇、省级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等荣誉称号。
工业经济不断优化调整:现有股份合、个体私营企业150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水产加工、机械流水线制造、塑胶化工、船舶修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中松寨村是全国最大的船舶修造村,已具备建造万吨级巨轮的能力,现正在建造一艘1.2万吨级的集装箱船,创全国乡镇企业之最,水产品畅销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业兴发达,松门水产品交易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亿元。旅游业开始起步,建立了市唯一的海滨浴场—洞下浴场,并正在启动洞下、龙门港等地的旅游开发,力争把松门建成碧海蓝天、金沙、曙光为代表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全现发展:拥有各类各级学校25所,教职工780名,学生13700多人,高中、职业中专各1所、初中4所,民办学校3所,医院4所,拥有各类文化团体12个。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首创台州市的“民主恳谈”制度。并在广度、深度上不断深化和完善。推行了“便民绿色通道”制度、群众意见挂牌销号制度,实施了“机关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了村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在新世纪的征途中,勤劳智慧的松门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满怀豪情、开拓拼搏,为把松门建设成为渔工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小城市而努力奋斗。

松门在古文中的含义

松门镇的由来:松门镇以松门(别名澄川)得名.晋王羲之在《四郡记》中提到:“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屿,岛上皆生松,故名。”《读史方舆纪要》载:松门山在“里港之外,两山相对如门,舟行其间,山上皆长古松。”清《嘉庆太平县志》载:“三女山在海中,两石如松状,号石松。或谓松门以此得名。”,松门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台州湾和温州湾之间。东北为各谷洋,与大陈岛隔海相望,南临隘顽湾。距温岭县城29公里,下辖25个行政村,3个渔业联社,6个居委会,4.8万人,是全县第二大镇。松门是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东门外澄川大港,古为商船往来孔道,宋时即有外国船只来吃此,故宋以来为军事要塞,海防门户。《清史稿》载:“松门城,置宋备,临松门港,松门山扼其口,中有窄水道。”松门稍北有寨基山(即礁山),宋时设松门寨。清《康熙太平县志》载:“宋熙宁间(1068-1077),置士兵,设巡司。嘉定初,婆国(今东南亚一带)船入侵,失印记,后复降敌。元因之”。《明史》载:“松门卫,本松门千户所,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所,二十年元月升为卫”。松门卫城,据《嘉靖太平县志》载:高2.4丈,周围9里30。
松门的一般解释:sōngménㄙㄨㄙㄇㄣˊ
松门:(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唐王勃《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宋陆游《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清黄鷟来《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2).指松门山。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松门山在新建县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山有石镜,光明照人。’”,(3).指松门峡。唐杜甫《返照》诗:“荻岸如秋水,松门似画图。”仇兆鳌注:“《十道志》:‘松门峡,在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