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金华市地图 > 义乌市地图 >
大陈镇地图
大陈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大陈镇属丘陵、半山区。水利条件良好,除山塘水库外,发源于楂林、巧溪的大陈江也流经大陈镇后注入浦阳江。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8%,水田占21%。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240天以上,具有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的良好条件。

历史沿革

大陈岛古称东镇山或洞正山,公元5世纪中叶,古代台州往朝鲜、日本的商贸船只皆取道该岛。上大陈岛古又称三女山或三盘山,一说为释教始祖如来佛的出世之山。历史上正式以大陈山为名的,最早见《郑和航海图》记载。明代16世纪中叶,大陈岛为海上抗倭战场之一。清乾隆年间,浙江沿海居民陆续迁移到大陈,岛上居民达万馀人规模,形成台州湾最繁荣的海上集镇。後国民党在此屯兵,并相继在岛上设立过浙江省政府和大陈地区行署。建国初,大陈岛又成为浙中南国民党残部的主要据点,试图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

自然风光

与广阔的大陆相比,这海岛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就是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却有着无限的风光和美丽。大陈岛景观奇绝,山海一体、水天一色,兼有山青、林茂、海蓝、岩雄、洞幽之美。大陈岛林木葱茏,森林覆盖率达56%,为省级森林公园,大陈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7度,具有冬暖夏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环境,是人们观光、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

旅游景点

大陈岛不仅自然景观奇绝,而且还有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文景观和底蕴深厚的海岛特色文化。1954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率属僚巡视,在甲午岩观景处,建有“中正亭”,後来因年久失修毁坏了。1988年10月,大陈镇政府在原址重建,改名为“美龄亭”,2006年又更名为“思归亭”。1955年被国民党带到台湾的1.4万多大陈居民,现已发展到15万人左右,在台湾岛上建有多处大陈村,在美国等地建有大陈同乡会,每年都有很多大陈籍台胞回岛寻根祭祖,他们时刻都想着大陈,时刻盼望着祖国统一。更名为“思归亭”,有其特殊的内涵。作为东海前哨,目前岛上还随处可见战壕、坑道、碉堡等战争遗址。上大陈海上碉堡群、屏风山水牢向人们诉说着大陈的历史。大陈岛的历史是一部传奇的历史,而大陈岛青少年宫更为大陈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亲临岛上视察并下榻此处,现已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元宝山上的三台风力发电机组见证了88年中欧合作大陈岛新能源开发的历史,同时给大陈岛营造了一种异国情调,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大陈岛四面环海,岛上居民依海而生,出没于烟波浪海之中,他们信奉同舟共济的忠义,祈求海上劳作的丰收和出没风浪的平安,于是在岛上建起关帝庙、渔师庙和妈祖庙。关帝的的忠义变成了岛上渔民的精神寄托,鱼师和妈祖是保佑人们出海平安的,当然最受敬仰了,是妈祖在这里被称作天後,妈祖庙也成了天後宫,我想这天後也会伴着海潮、伴着涛声保佑我们这些远方的游子安抵故里。今日大陈,更凭添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垦荒纪念碑屹立在下大陈望夫樵山岗。浪通门“世界之最-巨浪碑”记载着台风曾带给大陈的举世巨浪。浪卷千堆雪,波涛似雄风。大陈渔场为全国四大渔场之一,浙江省第二大渔场,盛产石斑鱼、墨鱼、带鱼等的各种经济鱼类、虾类、甲壳类。每逢渔汛,千帆云集,马达轰鸣,近年资源衰退,盛况不及以前。大海的浩瀚和浮沉,造就了渔民的憨厚和大陈岛淳朴的民风。在海岛,你也可以去帆板冲浪,投入大海怀抱畅游,荒岛十贝、海边垂钓,还可去尝海鲜,过渔家乐,尽情享受海的乐趣,体味奇妙的海洋文化和浓郁的海岛风情。

发展前景

2001年是新世纪开埠之年,也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面临新世纪的挑战,大陈镇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现代化总揽全局,以建设50万以上现代化商贸名城为契机,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加大开放”主基调,坚持以特色工业为龙头,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大陈工业园区建设,力争把镇西400亩连片地块开发成高标准工业园区,确保“中国衬衫之乡”的优势;坚持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抓好自来水工程、联运大桥、迎宾路建设、镇中路改造、天宫苑高级住宅区建设、镇北环线等21对项重点工程;拉出10平方公里的城镇框架,实施旧村改造,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坚持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弘扬“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大陈精神,积极推进人的现代化,树立新世纪干部的良好形象,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把大陈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型初步现代化小城市。二OO七年九月四日,该县城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城镇规模

全年工业产值近20亿,外贸出口2.2亿元,财政税收达1872万元,其中能达利、黑马、鸿顺、羽艳、丝绸等一批上规模企业的年纳税额都已达到了100万元以上。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城乡,而且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巴西、俄罗斯、西欧、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2000年,大陈镇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头脑,以现代化总揽全局,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14亿元,工业产值超18亿元,完成税收3800万元,技改投入1.27亿元,有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1只。有金华知名商标6只,义乌工业名牌2个,十八家企业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论证,创办境外公司8家。16项重点工程顺利建设,先后投入6800余万元,其中江边护堤、安居工程。红旗大桥、江滨绿廊、铁路厢形桥、龙溪改造、大陈大道、商业街、大陈停车场等全部完成。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工程建设以创建成为省文明镇、金华市文明镇。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事业先进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