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昭通市地图 >
大关县地图
大关县相关地区地图:

中华古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县境永康、天星等处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刀、石斧、石锛等文物说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1964年在县城北25公里处发现岔河东汉岩墓群,出土文物有青铜器、铁器、陶器、古货币等近千件,证明大关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大关县历史

清雍正五年(1727)诏乌蒙、镇雄二府归滇辖。县境归属云南省乌蒙府辖地。雍正六年置大关厅,设通判驻其地,这是县境正式称“大关”之始。“大关”得名凡有四说,一说以今县城南之栅子门灵官岩山高箐深,负山面水,峭壁干仞,地势险要,是滇川通道军事要冲,一大关锁而名;二说以境内地形有险可守,关隘重叠,故名;三说以“五尺道”上石门关得名;四说以境内大小关口的总称命名。以上四说各异,但均以全县地势险要,关口众多,关寨重叠,关隘险峻为来源,故“大关”以地形得名无疑。中华民国2年(1913)改称大关县。初属滇中道,后废道,直属于省。民国6年将县境黎山以北划出14乡新设盐津县。民国32年大关县改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关于1950年4月解放,属云南省昭通专区管辖。1958年10月4日盐津、大关并县,称大关县,隶属未变。1961年4月28日,大关、盐津分县,各复原名,大关隶属不变。1970年县境属云南省昭通地区管辖到1993年未变。

大关县经济

概况:大关政通人和、百业俱兴。虽然因基础性、资源性和素质性等贫困因素的制约,大关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全省全市后列。但大关县委、县政府敢于直面现实、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加快推进和谐小康新大关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百业兴盛。“十一五”以来,全县经济保持11%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生活稳步提高。
数据: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62亿元,增长2.7%,扣除水麻公路实现9.45亿元,增长12.3%,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一产业3.9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2.35亿元,增长32.7%;第三产业3.18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1:25:34。农民人均总收入达3224元,同比增加949元、增长41.7%;人均总支出达3010元,同比增加544元、增长22.1%;人均纯收入达1962元,同比增加403元、增长25.8%。农民现金收入增加,消费观念更新,带动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54.55%,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旅游:县内的主要旅游资源为黄连河景区:位于大关县城东南侧5.5公里处,紧邻213国道,面积42平方公里,于1993年对外开放,先后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级旅游区。其主要以密集型瀑布群为资源主体,更有天然大滑板、鸳鸯瀑、水帘长廊等绝景奇观,在核心区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大小瀑布47条,是罕见的瀑布群奇观,素有“瀑布之乡”的美誉。门票:30元。

建置沿革

大关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此居住。古为滇川交通要道,秦开“五尺道”通“西南夷”就经过这里。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为健为郡辖地。蜀汉及西晋为朱提郡县地。东晋至宋、齐为南广郡地。隋开皇中属恭州,大业初入开边县。唐初为曲州地。唐南诏时为部地。宋大理时为乌蒙部地。元为乌撒乌蒙宣慰司乌蒙路,录属云南行省。明为乌蒙府,改隶四川。清正五年(1927年)“改土归流”后,仍隶云南。正六年(1928年)设大关厅,属昭通府。民国2年(1913年)改称大关县,直属省;民国32年(1943年)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50年4月大关解放,属昭通地区。大关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地处我市腹心地带,幅员1692平方公里,辖6镇3乡,78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7万余人,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785米,最低海拔492米,立体气候明显。全县险关重叠,关镇坚固,“大关”因此而得名。县人民政府驻翠华镇。

县地归属

夏、商属梁州之域,周为窦地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关为秦蜀郡辖地。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县境届犍为郡朱提县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属犍为南部朱提县地;东汉永初元年(107),属犍为属国朱提县地;蜀汉建安十九年(214),在原犍为属国的基础上,设置朱提郡;建兴三年(225),“蜀汉朱提郡领朱提、汉阳、堂琅、南昌、南广五县,治朱提”,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彝良、大关、永善等地。西晋泰始六年(270),县境属益州朱提郡朱提县地;太安二年(303),属宁州朱提郡朱提县地;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属宁州朱提郡辖地直至南梁。梁太清二年(545),南梁王朝终止派遣宁州刺史,宁州地区为爨氏“窃据”。县境荒废。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益州刺史兼理宁州军事后。将宁州改为“南宁州”。此时,大关属南宁州朱提郡地。隋开皇四年(584),大关属南宁州总管府恭州辖地。唐武德元年(618)置协州,领东安、西安、湖津3县,西安县治所在今大关县青龙乡双河场老街;湖津县治所在今大关县天星乡火烧寨。这是今县境置县的开始。后从协州分置靖州统靖川、分协2县,城址分别在今县境悦乐坝和翠华老城。唐南诏时.今县境为东瓣阿旁部,属拓东节度管辖。宋大理时,县境属乌蒙部地。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五月乌蒙路隶云南行省,乌蒙路(今昭通)辖归化州(今大关县)、土僚长官司(今盐津县),此时,县境属云南行省乌蒙路归化州。不久乌蒙路改为乌蒙军民总管府,后又改为乌蒙军民宣抚司,至元二十四年升为乌撤、乌蒙宣慰司,领有乌蒙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布路等地,今大关县地归属未变。顺帝至元元年(1335)九月.诏以乌撒乌蒙之地隶四川行省.县境随属四川行省乌蒙路辖地。明洪武九年(1376)六月,大关属四川布政司乌蒙路辖地。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置乌蒙路指挥使司,不久即改为乌蒙府,隶云南布政司,今大关县地屑云南布政司乌蒙府辖地。洪武十六年(1383)正月乌蒙三府隶四川布政使司,县境又属四川乌蒙府辖地。

桐城市大关镇

简介:大关镇是桐城市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第一镇”。自三国时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始称“北峡镇”,清乾隆年间改称“大关镇”。1992年3月撤区并乡时,分属大关、卅铺两镇。2006年9月区划调整,成建制合并成大关镇。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6°,北纬31°,北接舒城,东邻庐江,206国道纵穿南北,桐(城)、庐(江)省道横贯东西,卅(铺)、孔(城)公路连通东南,直通枞阳县,合九铁路跨越东部。全境三面环山,中部为丘岗,大关河、界河、兴店河、木桥河、大沙河源流其间。大关镇处在安徽省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988.6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13.8千伏/平方米,年平均温度15.9℃,大于0℃积温5842.5℃,大于10℃积温5202.6℃,无霜期234.5天,适宜工、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的生产与发展。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7.1万余人,辖15个村,644个村民组,其中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集镇居民2万人。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桐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工业立镇、产业强镇、科技兴镇、文明建镇”为战略出发点,立足镇情,扬长避短,着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已形成制盖、彩印包装、铸造、工程建筑、蛋鸭、茶叶、绿色食品、优质粮油加工八大特色产业为支柱的“工农互补共进”型经济格局。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亿元,财政收入6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000万元,社会投资总额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15个村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的发展。
基础设施:发展中的大关镇区位优越,位于合肥、安庆两个省辖市的正中,全程高速,车程均为一小时,属“江淮一小时经济圈”。作为桐北的卫星城,镇区建设日新月异。350KV的电力、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100MBPS的宽带网、省内五星级的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配套完善。以卅铺大道为龙骨,经华大道、卅兴路、206国道为侧翼的“丰”字型街道网络,将镇区打造成集工作、休闲、购物、康居、美食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位的乡村都市。依托省级桐城民营经济开发区,卅铺工业园一期工程已建成面积1200亩,入园企业38家,其中省级骨干企业1家,安庆市骨干企业3家,共完成投资1.8亿元。以政府办公大楼为中心的工业园二期工程规划面积1500亩,“一平五通”基础建设即将完工,正在迎接八方客商的到来。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500余亩的蛋鸭交易大市场生意火爆,享誉大江南北。立足镇区,连接15个村的通村公路,全部实现“柏油化”。新农村建设生机凸显,大关街、龙头街、王集街、甑山街为支架,10余个中心村庄为扩展,与镇区建设相得益彰。
特色经济:桐城小花茶、大关水碗、大关松花蛋、好运板鸭、卅铺珍珠米、大关茶干、胡埠香糕、歧岭粉丝等特色品牌,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农家乐”、“乡村一日游”的开发,“红色”的欧家岭、奇妙的古洞崖、典雅的寄母山、美丽的五岭湖等知名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增添后劲。

大关县地貌

大关地势险要,气候多样。大关山高坡陡,沟壑纵横,5条河道和30余溪流纵横深切,复杂的地形构成众多雄关险隘,迭据之大小关口、关隘、关卡、关寨,构成名副其实的“大关”。境内最高海拔2785米,最低海拔492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日照96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91.3毫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大关气候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