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昭通市地图
昭通市相关地区地图:

昭通十大名片

2010年1月,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各族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信心和热情,经昭通市委、市政府同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昭通十大名片”活动。广大市民通过短信投票等方式踊跃参加。2010月2月7日,在昭通市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昭通市长王敏正宣布了票选结果,“昭通十大名片”分别是:罗炳辉、龙云、大山包国家公园、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溪洛渡电站、黄连河风景区、豆沙关·五尺道、扎西会议会址、昭通苹果、昭通天麻。

云南昭通地方特产

【昭通市】土特名产有小草坝天麻、昭通苹果、金江魔芋片、碗碗红糖、版纳地毯、昭通酱。【昭阳区】有乌蒙马、乌金猪等良种。以葡泉曲酒、绿豆糕、昭通酱、皮衣皮褥著名。版纳地毯、渝鬃、金江磨芋片为传统出口产品。版纳地毯:纯属手工编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独特的民族风格。毯面光亮,手感柔滑,花纹凸出,轮廓清晰,状若浮雕。其图案纹样有象征幸福吉祥的孔雀、白象,显示当地名花的山茶、杜鹃,表现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各具特色的多种民族装饰图案,其花色多达数百种。昭通酱:该市与四川接壤,当地居民向有酿酱自食的习惯。清雍正年间开始建立作坊生产,吸取川味麻辣特点,并利用当地龙洞泉水,逐渐形成本品的独特风格。昭通苹果:该市乐居、洒渔、苏家院等乡镇所产的昭通苹果,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多次获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昭通苹果在西南三省、两广、东南亚闻名遐迩。且有早熟的优势,是苹果中的上品。昭通稻米:品质良好。油糕稀豆粉:油糕稀豆粉是昭通人的传统特色小吃,是昭通人早点常吃的食品。金黄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完美结合,让人一吃难忘。【永善县】乌蒙马为全国优良马种之一。特产白蜡虫、沙河蜜橘、金江魔芋、金沙花椒、竹笋、晒醋。出口猪鬃、牛羊皮。佛滩乡:特产金江魔芋片。黄华乡米贴村:特产“沙河蜜橘”。马楠苗族彝族乡马楠村:特产天麻。【绥江县】特产金沙魔芋片、瓶芋、白蜡产量居全省之冠。【镇雄县】特产天麻、竹荪、樱桃、五加皮等,尤以木漆质量最佳。镇雄生漆:主产于镇雄县,为全国产漆重点县之一。镇雄生漆分色多,质地纯净,色泽深黑,防腐性强。樱桃:为中屯乡、塘房乡特产。乌峰镇:豆粑。母享镇:糯米。大湾镇立石碑村:棕片、柿子。芒部镇:中药“鸣钟五加皮”。牛场镇:竹笋、天麻。堰塘乡平桥村:棕片。果珠彝族乡:柿子。尖山乡:木漆。盐源乡:木漆、油桐籽。碗厂乡:天麻、竹笋、香菌。杉树乡:天麻。坪上乡老场村:蚕茧。场坝乡:天麻、木漆。场坝乡杨梅山村:杨梅、核桃。【大关县】特产罗汉竹笋、翠华茶、杜仲。【盐津县】特产康砖茶、罗汉竹笋、乌骨鸡。牛寨乡:以制造精美的牛皮刀鞘著称。【巧家县】特产碗红糖和工艺糖狮子、花红毡、金江白魔芋、小红泡花椒。红山乡:特产蜡虫。马树乡马树塘村:传统手工艺品有花红毡。【彝良县】特产小草坝天麻、秋笋。天麻:主产于发达乡、荞山乡、两河乡,尤以小草坝乡所产颇负盛名。牛街镇:竹笋、香菌。两河乡:竹笋、芋片。【威信县】特产罗汉笋、咸笋。麟凤乡:特产竹笋、天麻、猕猴桃、土三七、木耳、香菌。【水富县】药材有天麻、竹节人参、虫草、野生三七。楼坝乡:产珍贵木材桢楠。【鲁甸县】特产妥乐香糯、龙头山辣椒、细木黄果、小寨黄梨、小寨樱桃。桃源牛干巴:主产于桃源回族乡、茨院回族乡。

自然地理

昭通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县药山),最低海拔267米(水富县滚坎坝)。位于北纬26.80—28.50度,东经102.88—105.30度,气候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2.6℃,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19.8℃,极端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3.5℃,≥年平均日照19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独特的地势使昭通形成了大山包、黄连河、铜锣坝、小草坝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迷人风光。

行政区划

昭通市辖区面积规划;一区[昭阳区]十个县:★昭通市23000574657000市人民政府驻崇义街☆区∕县区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邮政编码☆★政府驻地★☆01昭阳区224076657000海楼路02水富县3199657800向家坝镇03永善县283341657300溪落渡镇04大关县180225657400翠华镇05鲁甸县151937657100文屏镇06盐津县209636657500盐井镇07绥江县88216657700中城镇08彝良县288452657600角奎镇09威信县141637657900扎西镇10巧家县324552654600白鹤滩镇11镇雄县3785126657200乌峰镇

朱提考证

昭通汉晋称朱提,读作“殊时”。在《辞海》和《辞源》这两部大型汉语文工具书中,于朱提词条下给出了三项注释,表述了朱提的建置沿革和历史地理含义。其一,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南朝梁废。唐武德初在此置安上县,不久又改名朱提。东汉时曾为犍为属国治所,三国至南朝曾为朱提郡治所,唐初曾为曲州治所。其二、古郡名。公元214年(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改犍为属国置。其三,境内有朱提山,产银多而美,故后世用“朱提”为高质银的代称。上引《辞海》、《辞源》的注释是权威的,无可置疑,但需作必要的补白与说明。首先,自西汉建元六年朱提县建置至唐武德八年,迢迢遥遥760多年,不同时期朱提县(郡)隶属和领属关系时有变化,但“治”之所在的今昭通市作为朱提一地行政中心的地位却始终如一。第二、《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若水》记:朱提“山出银”。又说:“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即是说,山闻名于前,县建置时因山得名。第三、那么,“以产银多而美”闻名的朱提山又在哪里呢?方国瑜、曹吟葵等学者依据文献和考古发掘所得,均认为今昭通市、鲁甸县所辖西南部、牛栏江东岸的莽莽群山,就是古朱提山主脉。对于昭通来说,朱提760年盛衰兴亡,浮沉荣辱,是一部让人品读噫嘻、回肠荡气的断代史;是中原、巴蜀文化南渐,与朱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融汇、演进、蕃盛而彪炳史册的华章;是从来就不曾疏离的虽然遥远却真切的存在;是永存于心底的解析不开的生命情结。

昭通名人

昭通人几乎都是古代由于得罪太监而被贬了,发配到这里来的,每个昭通人的族谱上都有记载,祖籍大多是南京一带被发配过来的,和王阳明先生的经历差不多。伟人到了哪里都是伟人,加上昭通的沃土孕育,近代云南的伟人几乎全部出自昭通,统治云南的也全部是昭通人。
唐继尧:唐继尧(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云南昭通会泽(会泽是1958年才从昭通分出去的)1903年,唐继尧考上清朝秀才,翌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後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学期间加入孙中山所组的同盟会。1909年学成归国後,返云南任督练公所提调、云南讲武堂教官之後加入新军。1911年,他参与蔡锷指挥的昆明起义,任云南军政府军政、参谋两部次长兼讲武堂总办。1912年率该军占领贵阳,自任贵州都督。
龙云: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云南昭通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滇军将领,云南省政府主席。字志舟,原名登云。龙云有句名言:“此路行不通,去找毛泽东!”这真实地反映了他戎马一生的总结。龙云为国民党二级上将,滇军主要将领,曾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1949年8月15日起义,后为解放云南做出了贡献。1984年11月19日,在民革中央举行的纪念龙云诞辰一百周年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的讲话中,称龙云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为人民做了好事的爱国民主人士”,“他同中国共产党有多年合作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一位真诚的朋友,他为人民的事业有过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1957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毛泽东曾把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龙云介绍给他,并在一起亲切交谈。国防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重要的咨询机构,当时毛泽东任主席,副主席15人,其中国民党起义的将领有4人,其中之一就有龙云。龙云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的一生主要做了以下三件大事。一是统一云南,稳定局面。1911年武昌起义后,时任云南三十七协协统的蔡锷,在云南举兵起义,建立军政府,任云南总督。蔡锷手下有个得力听话的新军管带叫唐继尧,能征会讨屡建战功,颇得蔡锷的喜爱。蔡锷入川后,唐继尧任云南都督。
卢汉:卢汉(1895~1974),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1911年参加了“保路运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云南军政府成立以后,卢汉随表兄龙云毅然投军。不久,卢汉随表兄龙云被送至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深造。1925年,任第五军(军长龙云)第七旅旅长。1928年升为98师师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卢汉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的行列。1938年,卢汉率领六十军奉命赴徐州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滇军伤亡过半。滇军还参加了武汉会战。1940年,日军侵占越南,云南边防吃紧。龙云成立滇军作战,卢汉任总司令。1945年,卢汉回昆明后,被任命为云南省主席、省保安司令兼军事倡议院上将院长。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之后,乘胜渡过长江,解放了宁、沪、苏、杭等大中城市。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1914年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滇军排、连、营、团长等职。1928年龙云主滇后,任省政府财政厅长。
罗炳辉:从奴隶到将军:罗炳辉是一位从奴隶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罗炳辉(1897-1946),1897年出生在云南昭通市彝良县一个汉族贫苦家庭,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1915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9军团军团长。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罗炳辉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遗体安葬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题词。
邹若衡:邹若衡(1883—1980),原名邹世炯,云南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近现代著名武术家,“邹家拳”的创始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喜好拳脚棍棒。后得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麾下部将万振坤(化名张彪)传授南少林拳。1896年邹若衡遇到龙云、卢汉,三人意气相投,一拍即合,遂拜了把兄弟,共同习武,与龙云、卢汉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姜亮夫:姜亮夫,语言学家。昭通人。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学习,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毕业后曾历任中学教师、复旦大学教授、北新书局编辑、东北大学教授、云南大学教授兼文法学院院长、昆明师范学院教授、浙江金华英士大学教授等,解放后曾任浙江师范学院(即杭州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浙江省语言学会会长等职。著作有:《中国声韵学》、《瀛涯敦煌韵辑》、《诗骚联绵字考》、《敦煌——伟大的文化宝库》等。姜亮夫还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和史学家,中国作家协会和浙江省文化艺术联合会会员。
徐洪刚(向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同志学习。——李鹏):徐洪刚,男,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旺乡人,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7月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团保卫股干事,现任济南军区某部政治处副主任。1993年8月17日,徐洪刚休完探亲假从云南彝良牛街返回部队。当他乘坐的长途公共汽车行至四川筠连县境内时,车内有4男子公然侮辱同车的一女青年,要将其从车上抛出窗外,见此情景,徐洪刚出面制止,他们见徐洪刚孤身一人,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双方发生搏斗,其间,徐洪刚赤手空拳与4人搏斗,胸、腹、背等处先后被刺伤14刀。随后,4名犯罪嫌疑人跳车逃跑,徐洪刚带伤从车上跳下继续追凶手,路上,肠子从伤口内溢出,他用背心兜着,边追边用微弱的声音呼喊:“快抓歹徒!”坚持50米后,他休克倒下。当时,筠连县税务局陈万彬、詹本方等人乘小车路过,立即将徐洪刚送往医院抢救。经医院全力抢救,精心医治,徐洪刚逐步恢复健康。1993年12月24日,济南军区授予徐洪刚“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称号。1994年2月,江泽民等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接见并嘉勉徐洪刚。2月1日,团中央命名徐洪刚为“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并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向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同志学习。——李鹏一九九四年三月,以徐洪刚同志为榜样做党和人民的好战士——刘华清一九九四年三月,向徐洪刚同志学习班继承发扬红军优良传统——张震一九九四年二月
张维翰,张维翰(1886-1979),字季勋,号莼沤。云南大关人。早年毕业于云南法政学堂。1909年任陆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秘书。曾参加辛亥革命,后任云南都督府秘书。1912年加入国民党。1913年2月,任云南省行政公署总务科长。10月出任盐兴县知事。1916年,任四川省督军公署秘书长。1919年赴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及东京市政研究会,选修宪法及市政等科。1922年回滇,任蒙自道尹、昆明市政公署督办。1928年6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云南省政府委员兼外交部特派员。1929年8月兼云南省民政厅长。1931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兼秘书长。1939年6月调内政部任政务次长。1946年1月被派为云贵区监察使。1947年12月当选为监察委员。1948年返昆明,任云贵区监察行署委员。1949年受聘于香港新亚书院,教授文史。1950年去台湾。历任台湾当局“监察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台湾中华学术院“中华诗学研究所”所长、诗经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晚年潜心学佛,井长南方宝刹理事会,监修大藏经。1979年9月1日在台湾病逝。著有《都市计划》、《田园都市》、《法制要论》、《行政法精义》、《莼沤类稿》等书。联作较多,门类齐全,俱见功力。
曾万钟,曾万钟(1894-1968),字鼎铭,大关悦乐乡人。国民党首批授衔将军,国民党陆军上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辛亥革命时参与光复云南之役,任陆军少尉排长,后任连长。民国5年(1916),随蔡锷率领的护国军第一师入川计袁时任营长,由川返滇升任团长。北伐战争时,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七师、九师、十二师师长,第三军代理军长。1935年4月9日授予陆军中将衔。抗日战争时,先后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三军军长,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7月,任国民党三十五军军团长。1939年2月升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5月,率部参加中条山战役。1942年3月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1945年5月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当年退役回滇,参与创建云南省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国后,先后任民革省委委员、常委,民革省社联副主席,云南省政协一、二、三届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1968年在昆病逝。
唐友耕,唐友耕(1839年-1882),字泽波,大关县翠华镇人,清咸丰八年(1858)参加李永和、蓝朝鼎农民起义,任起义军先锋。次年11月在叙府(今宜宾)叛投清军,镇压李、蓝义军,升任清军参将和重庆镇总兵。同治二年(1863)率兵围剿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于大渡河擒石解往成都,清政府授其云南总督,并赏黄马褂。同治八率部镇压昭通回民起义。光绪六年(1880)年署理四川提督。光绪八年病死成都提督衙署(今文化宫)。墓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赵端,赵端(1882-1946),字毅佛,号华杰,大关县翠华镇人,幼时在重庆天顺祥票号当学徒,旋回乡就读昭通,后入省高等学堂、考送越南巴维学校,复留学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学习。中国同盟会会员,孙中山大元帅府特派员。清宣统三年(1911)初,赵端受同盟会本部派到长江中上游组织反清武装起义,为全面发动辛亥革命作准备。入川后,密约李龙醒、李龙言、李华锋、谭渊等人开展秘密活动,以横江为依托,分别到淮头、普洱、串丝、落雁发动队伍,队伍壮大到3000余人以上,组成4个梯团,赵本人被义军公举为全军都督。9月正式宣布起义。关河起义军挥师直指成都,讨伐四川总督赵尔丰,先后攻克犍为、屏山、雷波、马边、嘉定等地。四川军政府成立后,赵端离川转赴广东任事,1946年病逝南京终年65岁。
孔宪章,孔宪章(1913-1989)大关县天星乡人。全国著名爆破英雄。孔宪章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被国民党地方武装抓当兵。1947年8月,在东北杨权子解放战斗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等职。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东北四平、锦州、天津和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立大功3次,在解放天津战役中,抱炸药包扑向敌人暗堡,保证了主力部队的进攻,授予最高奖励-毛泽东奖章1枚,并号召全军学习的英雄。抗美援朝中光荣负伤,为三等残废军人。1989年7月10日因伤病复发医治无效逝世,终年76岁。
李华英,李华英(1885-1974)字小川,大关县翠华镇人,是清咸丰年间云南农民起义领袖李永和之侄子。先后在四川武备学堂、日本步兵专门、日本早稻大学就读。1906年经黄兴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由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1919年参加李汉俊等组织的共产主义小组。回国后中国革命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战争。1929年8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参事,1936年2月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衔。1945年授予中将军衔。抗日战争后,任中国赴日代表团团长。1946年回国厌蒋内战陷居,支援过上海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市人民委员会参事。1972年2月17日病逝,终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