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昭通市地图 >
彝良县地图
彝良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据《彝良县地志资料调查表》:“彝良在昔为乌蒙部所领之易良蛮部地,易亦作益。元置芒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即其地也。命名‘彝良’,盖取良善之意耳。”1913年置县。2000年,彝良县辖3个镇、15个乡: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新场乡、毛坪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发达乡、荞山乡、海子乡、钟鸣乡、两河乡、龙安乡、小草坝乡、龙海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7781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角奎镇47410洛泽河镇10646牛街镇35076新场乡18554毛坪乡47918龙街苗族乡38491奎香苗族彝族乡39754树林彝族苗族乡19081海子乡26078发达乡24091荞山乡36351龙安乡21144钟鸣乡16450两河乡18716小草坝乡20239龙海乡17698柳溪苗族乡16685洛旺苗族乡23429,2001年,全县辖3个镇、10个乡、5个民族乡:角奎镇、洛泽镇、牛街镇、新场乡、毛坪乡、发达乡、荞山乡、海子乡、龙安乡、两河乡、钟鸣乡、小草坝乡、龙海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2006年,撤销毛坪乡,其所辖发界村委会划归角奎镇管辖,所辖毛坪、簸以、献鸡、笋叶、太平、龙潭、大寨、虎丘、岭东、雄块10个村委会划归洛泽河镇管辖,镇政府驻原毛坪乡大寨;撤销新场乡和发达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角奎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角奎角镇管辖原角奎镇、新场乡、发达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毛坪乡发界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自然地理

昭油公路过境。年均气温17℃,年均降水量960.7毫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豹、猴、方竹、银杏、红杉等。矿产丰富,有铜、煤、铁、铝土、大理石等。地形地貌。全县地形东西窄,南北宽,自南向北倾斜,大部分地区被河流切割成侵蚀山地,最高海拨2780米,最低520米,分为河谷、二半山、高山区三种地貌类型。境内有洛泽河、白水江和田黄河三大流域,其中洛泽河、白水江两大河流均属长江上游水系,过境长度分别为75.6公里和27公里。

风景名胜

彝良县洛泽河大峡谷:彝良洛泽河大峡谷距昭通市60公里,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起伏明显,沟河纵横,属强侵蚀中高山峡谷地形,地壳上升,洛泽河剧烈下切,相对高差1500多米,山高坡陡,地形陡峻,喀斯特地貌发育,横断面呈“V”形或“U”形缓谷,一般平均坡度35—45度以上,斜坡上有大小不等的缓坡台地。本区域属河谷型温暖湿润气候带,冬春温暖,夏秋炎热,无冰冻现象和冻土层,年平均气温16.0℃,最高气温40.0℃,最低气温—4.0℃,年降水量800毫米。洛泽河流经洛泽河镇、角奎镇、龙安乡、钟鸣乡,最后汇入关河。“洛泽河”——即格闹河至岔河段,有140余公里的水路,河内有丰富的鱼类。两岸悬崖峭壁,有云南第二高瀑,约落差300米的洛泽河瀑布(俗称飙水岩)。陇氏庄园盘踞于河畔锅圈岩之颠,犹如一座古堡,易守难攻。俗称“罗三老爷家”的城堡遗址就在猫猫山上,猫猫山,雄居河畔,扼守进昭之关口,其势千仞绝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岸居住有苗、彝等少数民族,民风纯朴、浓郁。洛泽河大峡谷锅圈崖上原有悬棺。整个洛泽河大峡谷两岸悬崖峭壁上有猕猴、岩羊等,各种神话传说在洛泽河峡谷中此起彼伏、代代相传。
牛街古镇: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牛街,位于云南省彝良县城的东北部,距县城78公里,介于川滇边界,交通便利,是彝良的“北大门”。牛街古镇始建东汉时期,初兴明朝洪武,鼎盛清朝乾隆。因逢农历的牛、羊日赶大、小场,而得此芳名。故曰,“拉不完的昭通货”在这里集中、“填不满的叙府城”从这里启运,至今仍保留商业重镇“小香港”的美称。到此能充分体验到“上云南,下四川”奇特的地理现象、蜀国文化和古滇文化交相辉映的美好感受。人世沧桑,时移事易。如今仍保留完整的明清时期所建的街道两条、木竹质结构“串架房”民居400多间;赋有地域特色建筑风格的“吊脚楼”、“四合院”、中西交融的名院豪宅还有十于处,它们的建筑风格迥异、布局合理、工艺精湛、文化韵味深长;十多个祠堂、会馆、庙宇大都建于乾隆年间,只有观音堂仍香火旺盛。“牛街花影摇明月,白水棹歌伴夕阳”。镇内小桥流水,林木荫郁芬芳,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古老的街道上,渔夫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逸、佳人出没,俊男靓女桥上倾情。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优良的传统习俗、良好的道德规范、美味菜肴、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继承;咏诗作对、绘画雕刻、手工艺品散布在街坊庭院;吹拉弹唱、戏曲歌舞弥漫于古镇上空;良好的风水环境、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的才子佳人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因牛街是多元文化的古镇、更是出才子佳人的古镇,若君有多余的时间,不妨随兴到一四合院的老宅里,与抽着叶子烟、脸上布满沧桑的老人摆摆龙门阵,你将和老人一起在青烟袅绕中沉浸、感怀在一段美妙的故事里。
拖姑梅陇氏庄园:陇氏庄园位于县城南部,龙街乡窝铅村境内,坐落于雄奇险峻的“锅圈岩”之上,距县城40公里。“陇氏庄园”始建于清乾隆,再建于清末民初,再建历时二十多年方竣工,占地30余亩,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策划人陇维崧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再建造庄园时,他不但研习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亲自到川蜀、江南、中原内地考察参观,取各地之长,集各地之锦,融会贯通,精心策划,建造工艺十分精美,不惜重金从四川、江浙延聘技术工匠建造。庄园布局合理、风格迥异,工艺精湛,文化韵味深长,是一件高品味的艺术品。庄园以江南园林格调为主,并存土司署衙和封建地主庄园格调,二大建筑群风格各异,而又交融共处、浑然一体。庄园用色也很有学问,以淡黄、褐黄、赤黄色为主色,极少使用凝重的墨黑、朱赤、深蓝、纯白等凝重色,鲜明的色调。给人一种清温的感觉,既不清凉也不喧热、既不华贵与不寒碜。景色相衬、和谐安祥,突出了园林的主题。石雕、木刻、泥塑等各种图案、图腾、典故,在墙壁坊楼随处可见。工艺精巧栩栩如生,典故百出,寓意深刻。太白酿酒,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白菜、仙桃等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图画。成百上千幅图案塑雕,大概是策划、设计、施工最显水平、费时最多,耗资最大的部份。之所以建成历时二十年的原因,也是庄园能达到高境界文化、艺术品味的直接原因。诸多的楹联、匾额,更是文化的直接反映,有名家诗词书画,有显贵的题赠,既反映了庄主的显赫家世,也表现了主人交游的文化领域层次。据说:“岁岁平安”几个大字为慈禧之笔,令人叹为观止。陇氏庄园设计独具匠心,建造工艺精湛,文化艺术品位高,充分体现多元文化共生,又巧妙地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其文化含量大大超过许多地处闹市规模宏大的建筑,诗词书画令人赞叹。悠悠岁月,已风化了它的部分英姿,大部分建筑已坍塌,瓦碎屋漏,楹联、匾额或遭破坏、或遭盗窃,所剩无几。人去房在,民族文化的精品归了人民。逢盛世,人民安康,磅礴乌蒙的彝民子弟到此寻根问祖,络绎不绝,并且成了游人又一休闲、考察、参观旅游的好去处。
海子坪自然保护区:海子坪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天然毛竹林、水竹林、罗汉竹(邛竹)林、小熊猫等野生动植物、天麻生境等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彝良县东北部洛旺乡中厂村,地处滇、川边界,与四川筠连、昭通市镇雄县、威信县接壤,距彝良县城160公里,海拔1239~1709米之间,活立木总蓄积量11.50万立方米。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古老工艺竹种罗汉竹和世界驰名的观赏竹种方竹等。其中:毛竹0.7万亩,21.44万株,最高达15米,胸径14~18厘米;水竹1.05万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锦鸡、大鲵鱼(娃娃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黑熊、野牛等。走近竹山,未曾赏竹人先醉。纵横交错、绵延起伏的方竹、罗汉竹,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千姿百态、斑斓夺目;参天入云的毛竹、水竹,满山遍野、玉影清风、叠锦堆秀、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风吹竹摇,如千顷碧波、涛声阵阵、似山洪咆哮。竹山中,被称作“鸽子花”的珙桐树是植物活化石,花季时,似一只只欲展翅高飞的白鸽,随处可见。四季常青的阔叶水青树,高大挺拔,遮天蔽日。各种飞禽穿梭林间,争相啼鸣,热闹非凡。竹山四季迷人。春暖,竹叶青青,幽兰芬芳,蜂飞蝶舞,杜鹃啼血;盛夏,绿浪滔滔,云雾袅绕;金秋,枫山红叶,雄奇苍莽;隆冬,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天麻甲天下”的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彝良县城的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距昭通市103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区内有朝天马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横跨两县四乡——彝良县、盐津县,小草坝乡、两河乡、龙海乡、庙坝乡。森林覆盖率达78.6%。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大自然的杰作,集原始森林、河流、奇峰、奇石、溪涧、瀑布、池塘、石林景观及苗、彝民族风情为一体,以雄、奇、险、幽、秀取胜。不仅植物、生物种类多样,且珍稀动、植物繁多,计有高等植物12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种。有珙桐、水青树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种;省重点保护植物5种;有椴木、南方红豆杉等国家珍贵树种10种;有黑熊、猕猴、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具有观赏性、趣味性、科考、探险、休闲、娱乐的景观多达600余处,散布在13条大小河流之上,隐藏于密林之中。如:渴驼饮泉、银河飞瀑、天门鸽树、刀梁险道、燕岩石峰、懒汉澡塘、仙女浴池、白鹃戏狮、万佛奇洞等等。其千峰万刃、深谷溪涧、瀑布叠水、云雾弥漫的景色构造了既有四川九寨沟的神奇又有湖南张家界的婉约意境;蜚声海内外的小草坝天麻、朝天马神奇美丽的传说、“凝是银河落九天”的牛角岩瀑布、更唤起人们的美好遐想。
四季景色迷人的小草坝:春赏花、十里花溪美不胜收;夏观瀑,瀑布叠水流连忘返;秋采红叶,五齿枫林溢彩纷呈;冬踏雪,雾淞冰挂景色醉人。小草坝,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充满诗意的“人间仙境”,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逸园,是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之一;小草坝水墨般的山水风光是云南旅游资源的精华和集中代表,将以其鲜明独特的吸引力而成为21世纪云南旅游业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罗炳辉纪念馆:罗炳辉(1897—1946)彝良县角奎镇偏坡寨人,1929年参加革命,历任红军第六军二纵队司令员、十三军军长、九军团军团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淮南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等职,1946年病逝。1989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确任罗炳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是云南唯一的一位无产阶级军事家。彝良罗炳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座落在依山傍水、风光倚丽的将军山上。1989年,彝良县派出专人到全国各地收集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资料、图片,1991年在县城建成罗炳辉事迹陈列馆(后称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并向社会开放。馆舍共3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展室聘请专人设计,分为四个主题,即:矢志从戎争自由,赴汤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扫敌顽,血洒疆场炳青史。展室文字资料126幅,图片资料205幅,汇录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书籍7种版本,革命文物33件,罗炳辉铜像一尊。整个展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陈列完整,并专门配备了素质较高的讲解员。1997年4月,纪念馆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1月,罗炳辉将军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几年来,历经几次不断修缮,纪念馆环境整洁优美,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全年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每年接待县内外参观人士约5万余人次。
罗炳辉将军故居:位于彝良县角奎镇阿都办事处偏坡寨自然村,距彝良县城15公里。1987年国家拔专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土木结构草房3间,坐北向南。面阔14米,进深7米,面积120平方米,另划有保护范围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标志碑等。1989年7月6日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罗炳辉17岁离家从军前在原址居住,陈列有罗炳辉在家时使用的生活用具。保护范围内有罗炳辉高祖罗凤鳌墓,父亲罗守清、母亲黄氏墓,妻子李风桂墓,以及《罗炳辉祭父文碑》。1986年10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平楷烈士故居遗址:刘平楷烈士故居遗址位于县城东正街11号,原为其父光绪十八年(1902)所修,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幢房屋及天井、花园组成,两房均为木石结构,通面阔12米、通进深7米,一底一楼,单檐悬山顶,建筑坐北向南,南面临街。1950年后,改作它用,几经兴废现仅存遗址。1986年10月22日,彝良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洪刚事迹展室:徐洪刚:1971年3月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洛旺苗族乡,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7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1999年9月入南京政治学院进修系学习,2001年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某集团军荣记一等功,同年12月24日,被济南军区授予“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荣誉称号;1994年2月14日,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并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4年2月20日,受到江泽民主席和军委领导的接见,江泽民题词:“向徐洪刚同志学习”、李鹏、刘华清、张震等领导同志也亲笔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徐洪刚同志学习。1994年11月被评为全国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7月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400多篇,1999年3月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同年3月与人合著诗画集,2001年1月出版诗集《生命礼赞》,在1994年5月28日,中央电视台及省、地、县一行40余人组成的剧组到洛旺乡,拍摄歌颂英雄徐洪刚的电视剧《乌蒙骄子》、《家乡人民与你握手》。原居住房屋里陈列着生产生活用具、徐洪刚及家人获各级党政军和有关部门的奖状、奖旗、奖品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彝良土地类型有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23个,耕地土种45个,自然土种17个。土属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在6个土壤类型中黄壤土最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8%,水稻土最少,占0.14%。有耕地608655亩,基中水田31605亩,旱地5770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9%和94.81%,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6亩。
矿产资源:彝良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已发现矿产30种,已探明储量14种。煤、铅、锌、铁、硫铁矿、大理石、石英等矿产储量较丰富,另有少量铜、锗、镉、银、水晶、磷、玄武岩分布,其中石英矿储量23亿吨,居云南首位;煤储藏总量15.9亿吨,其中被誉为煤炭“王中王”的小发路优质无烟煤初探储量7000多万吨;铅、锌储量104.32万金属吨;铁储量4700万吨。矿产地129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5处。1、铅锌:全县已探明的铅锌资源储量为157万吨(33.2万金属吨),金属含量高,且含银、镉等贵重金属元素。铅锌矿的分布比较集中,集中在193平方公里内,预测远景资源储量可达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洛泽河、龙街等乡(镇)。铅和锌均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有色金属,铅由于有良好的柔软性、展性很小的延性,加上它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发生变化,以及盐酸、硫酸仅作用与铅表面形成保护层等优良特性而广泛地应用于制酸、冶金、电器、橡胶、玻璃、陶瓷和国防军事等多种工业;锌则因为它在干燥空气中不起变化,在潮湿二氧化碳窖中生成碳酸薄膜保护层和易于制成多种合金等特性而在镀锌、油漆、颜料、染料等行业中倍受青睐。全县目前已探明的铅锌矿,原矿含Zn≥28%,氧化铅锌矿≥30%,含Pb≥10%。并且共生矿多,伴有银、镉、锗、镓等重要经济价值元素。2、无烟煤:全县煤炭资源丰富,煤种主要是无烟煤。在15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户煤地集中与洛泽河、牛街、龙安、小草坝、荞山等乡(镇)。根据云南省煤田地质勘察院《云南省彝良县煤炭资源评价》合适的资源量,全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59753万吨,其中石炭纪优质无烟煤资源量达39226万吨。小发路矿区优质无烟煤被誉为世界煤炭“王中王”,已探明的储量(BC级)为651万吨,预测资源量为24429万吨。据权威部门检测论证,小发路矿区5煤层为特低质、特低硫、特高热值、特高固定炭的优质无烟煤,在国内及世界上均为罕见,可以与国内享有盛誉的太西煤(宁夏汝箕沟无烟煤)相媲美。小发路矿区无烟煤含固定炭80-90%,水份≤0.9%,灰份≤6%,发热量≥8500大卡/千克,全硫≤1.2%。小发路无烟煤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煤炭资源,用途十分广泛,除具有一般煤所具有的普通特性外,还有许多特殊作用,可开发生产活性炭、高温锻料、炭吸附剂、碳化硅、增炭剂、优质电极糊、阴极碳块等,还可通过高科技开发转变成高附加植的高端产品,目前利用小发路无烟煤研制的铸造礁和铸造型礁质量优越美国产品,占世界领先地位。3、硅矿:县内硅矿(石英矿)质地纯,品位高,储量80亿吨,属云南之首;其中两河、奎香、钟鸣等地储量较大。矿石含SiO2-98.33%,Ar2O3-0.4%,Fe2O3-0.34%,CaO-0.11%,MgO-0.04%,P2O5-0.02%,TiO2-0.004%,K2O-0.005%,Na2O-0.01%。硅石矿是钢铁工业、电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主要原料,可生产高纯度石英砂、硅微粉、结晶硅、碳化硅、75#硅铁、95#硅等半成品原料,高纯石英砂可生产高级玻璃及玻璃制品;硅微粉可用于食品、化妆用品、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电子、半导体、电脑、军事、航空等领域;硅铁是钢铁生产的必需原料,结晶硅、碳化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4、铁矿:县内奎香境内有丰富的赤铁矿,铁矿储量5500万吨,含量为Fe-48%,SiO2-13.39%,AL2O3-7.1%,FiO2-0.24%,MgO-2.28%,CaO-2.7%,P-0.88%,S-0.42%。另外,龙街、荞山、小草坝、龙海等其他乡(镇)也有分布。大部分铁矿品位高,有害元素低,易于开采和利用。
水能资源:彝良是昭通市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之一,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50多条,开发条件好,经流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17条。总径流面积1850.4KM2,径流量17.4亿m3,平均比降6.4‰,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产水60.1万m3。以洛泽河、白水江和田黄河三大干流的水能储量最大,其中洛泽河水系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的草海,总经流面积439KM2,河长145.2KM,年径流量8.98亿m3。根据水利部门对全县水电资源的规划,我县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6.7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4.725万千瓦。共规划电站197座,总装机容量34.725万千瓦,年发电量193755万度。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多数河流河床坡度较大,流域降水集中,规划新建电站引水沟渠较短,落差较高,沿江沿河也是交通网络较为畅通的区域,因此,电站的单位建设投资较为经济,全县规划电站平均投资是4500元/千瓦左右,水电站建设条件相对优越。彝良在矿产资源与水能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为矿电结合开发打下了基础。该县优质无烟煤、铅锌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洛泽河、白水江流域,其与水能资源分布基本一致。洛泽河流域的铅锌矿产储量达到总量的80%以上,优质无烟煤炭储达无烟煤总量的70%以上,特别是目前已经形成的铅锌开发能力都紧靠洛泽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4.178千瓦,可开发量14.69万千瓦;白水江流域和田黄河流域的硅石、有烟煤炭的储量达总量的50%以上。矿产、水能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是彝良资源的最大特点。矿产是重要的资源,重要的生产资料,电力特别是水电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产业,优质矿产同优势水能的良好结合,成为我县选择矿电结合模式,实施矿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冶金、化工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生物资源:该县生物资源品种多,开发潜力大,主要的有天麻、魔芋、竹笋等,其中最具特色、发展前景最广的是小草坝天麻。目前已开发出的系列产品有天麻胶囊、天麻饮片等。小草坝天麻驰名中外,彝良县已被誉为世界天麻原产地,天麻的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龙安、小草坝、两河等乡镇。目前种植面积近13000亩,产量近250万公斤。新鲜天麻市场价为50-100元/公斤,干天麻市场价格为200—600元/公斤。小草坝天麻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质地实、无空心,品质优良,药用价值为世界一流,是昭通天麻的代表,也是云南天麻的代表,素有“云天麻”之称。1950年,在云南省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中,彝良小草坝天麻获得奖。彝良小草坝“野生天麻酒”、“精装野生天麻”于1993年在“食品专家鉴定会”分别获金奖和银奖。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中医学院的分析检测,彝良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优于省外主要产地的天麻。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13%,每克天麻微量元素锌、锰、铜的含量分别为28.96微克、37.17微克、10.54微克;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分别高达0.92%、0.91%、0.30%。天麻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又是绿色保健食品,因其特殊的药理和保健作用,故声誉不在冬虫夏草、三七、人参之下。其作用被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主要有四大治疗作用:即对神经中枢系统的镇静、抗惊厥和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强心降压作用;有耐缺氧作用和增强免疫力作用。
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红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是罗炳辉将军和时代英雄徐洪刚的故乡,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境内有小草坝原始森林、海子坪万亩竹林等自然风光。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达108平方公里,有各类野生动物1200余种;海子坪竹海旅游景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牛街古镇历史悠久,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资源类型组合中,生物景观类72处,占24.57%;水域风光类15处,占5.13%;地文景观类33处,占11.26%;历史遗迹类38处,占12.97%;民族风情类34处,占11.60%;古建筑类17处,占5.80%;天象景观类6处,占17.41%;城乡风光类20处,占6.83%;商品购物类51处,占17.40%;休闲求知健身类7处,占2.39%。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74种中,我县就有59种,占79.73%。县的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较为有序。彝良历史文化辉煌灿烂,凝聚古今,尤以红二、六军团在此酝酿、展开了长征途中著名的“乌蒙回旋战”,现代英雄辈出,享誉神州,因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主特征极为突出,形成了彝良旅游的一大特色;小草坝风景名胜区以形态各异的瀑布群与茂密的森林植被相互辉映,森林瀑布经管的主体特征十分明显,构成了彝良旅游一绝;伫立于白水江畔的千年古镇——牛街,又以奇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的民居民俗文化形成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江南园林式的陇氏庄园、雨龙山广阔的大草原、险峻多姿的洛泽河大峡谷,配以美丽、善良、勤劳的苗、彝民族,构成了一幅无比惬意的画卷,民族风情的风格较为突出。

行政区划

彝良辖角奎、牛街、洛泽河3个镇和海子乡、荞山乡、龙安乡、两河乡、钟鸣乡、小草坝乡、龙海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12个乡,下设137个村(居)委会,2939个村(居)民小组。

经济建设

一、综合: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5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9153万元,增长4.5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0220万元,增长29.1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175万元,增长8.03%。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5.53%、36.15%、28.32%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1.20万人,比上年增长4.03%。其中:乡村从业人员28.9万人,增长3.20%;国有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1.49万人,增长25.2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80%,同比下降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二是投资主体渠道单一,投资增长对财政资金的依赖大;三是矿业秩序整治,矿产品资源整合难度大;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五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尖锐。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2007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80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69%。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全年粮食产量达27287.4万斤,比上年增长2.0%。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由于竹木有计划大量采伐,2007年林业产值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实现林业产值4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4%。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畜牧产值31516万元,增长33.46%。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7.07万头,增长4.84%;大牲畜存栏10.66万头,增长3.67%;羊子存栏7.8万只,增长3.03%。年末全县出栏肥猪22.81万头,增长6.27%;牛出栏1.14万头,增长4.14%;羊子出栏2.07万只,增长7.94%;家禽出栏47.28万只,增长3.38%。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498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1.45%,其中:国有及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67574.6万元,增长28.63%;集体工业产值279万元,增长82.42%;个体私营工业产值57132.8万元,增长46.34%。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3035万元,比上年增长32.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44375.5万元,比上年增长62.67%。2007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企业2家。全社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3%。
四、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164万元,比上年增长86.2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9672万元,增长99.27%;农村投资完成14306万元,增长74.78%;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538万元,增长8.09%;房地产投资完成648万元,增长6.40%。
五、国内贸易: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信心日益增强,个体私营商饮业持续增长,消费市场繁荣,城乡集市贸易持续活跃。200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1%。其中:县零售额26186万元,增长12.69%;县以下零售额21190万元,增长12.72%。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1071万元,减少14.46%;集体45万元,增长275%;个私34440万元,增长14.0%;其他11820万元,增长11.93%。
六、财政金融:2007年全县上划中央两税90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53万元,增长34.83%。财政支出51707万元,增长40.44%。其中:文教卫生支出21479万元,增长31.06%2007年末银行存款余额1780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4%,贷款余额65753万元,增长19.6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367万元,增长-2.73%。年末银行现金收入4247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05%。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783公里,增长2.29%。全年完成货运量43.90万吨,实现货物周转量3112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42%和10.59%。完成客运量145.7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80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80%、10.00%。邮电通讯事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通讯业务总量3978万元,比上年增长33.58%。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9329部,比上年减少53.64%。移动电话用户58100户,比上年增长18.57%。报刊期发数0.82万份,增长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