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常州市地图 > 溧阳市地图 >
戴埠镇地图
戴埠镇相关地区地图:

鱼米之乡

镇内北部为平原圩区,南部为丘陵山区。整个区内桃、梅、竹、李、茶、板栗等经济林果漫山遍野;特种畜禽特种水产螃蟹、青虾、甲鱼养殖已形成规模,传统种植稻、麦、油全部推广新品种,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特色产业

戴埠镇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选项目,合理种植促增收。充分利用南部山区隙边山地多、土质松、光照充,发展甜桃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鼓励山民大力引进品种优、产量高、销售旺的甜桃系列进行栽培,并逐步使传统副业项目扩容延伸。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该镇着力把种植结构调优、产品选择调早、季节销售调旺。他们首先选择神山脚下的白沙岭山边和八里棚路旁500多亩光照条件好的坡地,由宥里村委统一安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引进甜汁甘醇、果大饱满、色泽鲜艳的优质甜桃进行大面积栽培。在生产技术和方法上,通过外出取经、请教专家,形成配套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农户上心上力的家庭主要农事内容。为确保农户多种桃、种好桃,该镇引导桃农在质量上做文章,在增收上动脑筋,以优质高效代替量多低效的局面。去冬今春,镇农业服务部门先后多次深入农户,走进桃园,对种植多年且产桃低的桃树进行伐旧新植,已新植“野鸡红”、“雨花露”等甜桃3万多株,并全部进行了整枝修剪。

所辖村屯

戴埠镇李家园村群山环绕,峰、峦、岭连绵起伏,高耸秀拔,千亩茶园、万亩竹海倚山抱石。李家园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638户人家,2068人,耕地面积2822亩,其中茶园1500亩,果园300亩,桑园面积190亩,山林8744亩。自被省常州市列为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来,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建设新农村。到目前已投入资金800多万元,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6367万元,农民人均净收入8731元,逐步形成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崇尚科学、社会和谐”的新农村。陈家村隶属溧阳市戴埠镇,距溧阳市18公里,距戴埠镇2.5公里。西邻国家AAAA级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南连南山竹海风景区。村西有溧横公路通往溧阳市区,接宁杭高速、G104国道、S241公路。陈家村地处宁镇山脉东翼与太湖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地形西高东低,高差明显。地表植被丰茂,土壤肥沃,属江南鱼米之乡。南山产茶,茶业也成为该村的主要支柱产业。陈家村行政村范围有村民430户,1100人,外来人员50余人。本次规划范围内有村民220户,总人口约650人。其用地构成以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自然村落、八十年代就地翻建的二层住宅为主。村西原有陈氏祠堂已被拆除,仅有一排房子改作卫生站、老年活动室。原陈家村小学也已废弃,现为一箱包厂。村中子弟都在镇里上学,有专车接送。村西沿溧横公路有两家企业,其中一壶春山庄经营茶业、纸包装,另一家乾康木业生产木包装箱,经济效益较好。村内整体经济条件一般,村民以在茶场或镇里务工为主。村里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雨、污水自然排放,卫生环境较差。规划近期建设范围约为8.19公顷,远期规划范围为10.95公顷。

工业发展

2008年上半年,面对银根、土地缩紧,原材料、煤电油运、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的不利因素,溧阳市戴埠镇工业经济发展依然保持着迅猛增长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济规模明显增大,骨干企业增长、强劲优势行业增速加快,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这三大特点,为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镇全年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戴埠镇1-6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36.1%,分别完成年计划的54.3%和54.2%;纳税销售6.7亿元,同比增长30%;利税1.15亿元,利润25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4%和31%;工业投入4.57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有效投入2.66亿元;协议利用外资73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1万美元。国税入库2722万元,地税入库1663万元,分别完成年初财政包干计划的91.3%和310.3%,同比分别增20.02%和59.35%;其中涉外税收850万元,同比增695.88%。财政收入达4385万元,同比增长63%。为提升镇区发展后劲,戴埠镇还不断加强新北工业集中区的载体建设,加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集中区内绿化、亮化和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使集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同时,戴埠镇还加快集镇善北路和环镇南路改造拓展延伸工程,加快文体中心、溧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厂、善庆商业广场及个项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使商业重镇戴埠焕发新的魅力和活力。

远程教育

戴埠镇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发挥“四学”作用成绩显著。一是学政策,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富民政策、“三农”政策,发挥“政策指导员”的作用。二是学技能,根据群众不同需要分类开展高效农业技能培训,发挥“技能服务员”的作用。三是学先进,通过播放先进人物典型事迹、革命电影等,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榜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发挥“党建宣传员”的作用。四是学文化,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文化教育,发挥“文体辅导员”作用。最近,省委组织部对该镇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对随机抽查的5个站点均打了满分。

党员管理

溧阳市戴埠镇党委大胆探索,改进方式,采取“四个一”的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人一卡”:党支部给每位外出党员建立一张跟踪卡,详细记录外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外出去处、从事工作、流入地党组织详细地址、参加组织活动情况,从而掌握外出党员各个方面情况。“一委一联”:该镇规定凡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每个支部至少有一名支部委员负责与一名流动党员进行联络与沟通,协助党组织了解流动党员的动向和在外的表现。“一季一访”:每季度外出党员所在党支部至少要主动到外出党员家走访一次,跟踪了解外出党员、家属和家庭的情况,解决好流动党员及其家中遇到困难,把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到家;同时党支部每年结合中秋、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至少要与流动党员及其家人进行联系一次,对流动党员及其家人进行问候。每年春节期间镇党委都会给流动党员发短信慰问。“一年一评”:各基层党支部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流动党员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遵纪守法,特别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业致富等方面进行考核,做出评议结论。

基础设施

戴埠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供电、供水、电话、有线电视全部城市化,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达,社会治安稳定,投资环境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