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镇地图
道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管理原则
积极爱护,严格要求,功过分明、赏罚分明。对干部的评价和使用,以实绩论英雄
文化教育
道桥镇现有中学一所,即云梦县道桥镇道桥初级中学。小学15所,分别是道桥镇小学、道桥镇彭岗村小学、道桥镇彭村小学、道桥镇新堤小学、道桥镇永兴小学、道桥镇洋湖小学、道桥镇福兴小学、道桥镇群利小学、道桥镇联合小学、道桥镇胜西小学、云梦县道桥镇为民学校、云梦县道桥镇前进小学、云梦县道桥镇护子潭小学、云梦县道桥镇胜东小学、云梦县道桥镇褚祠小学。
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在群众中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和决定力量。道桥镇党委、政府注重以人为本,着力加强“三大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干部的整体素质。思想建设。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工作研讨会、民主生活会、作风整顿会、经验交流会来理顺人的情绪,盘活人的思想,激发人的斗志。注重对各级干部的领导、引导和督导,既交责任、交任务,又教认识、教方法,每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交流。注重上下之间、干部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团结,求大同、存小异,自觉维护班子团结,维护工作大局,维护整体形象。注重干部的学习和提高,除防汛外,把每周四确定为学习日,集中学习3小时以上;对村干部有计划地开展集中培训,进行政策法律、党风党纪、爱岗敬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制度建设。年初,道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了《道桥镇机关管理制度》和《道桥镇村务工作制度》,并使之成为规范镇村干部工作的指南。在制度建设中,重点推行了以责任追究制为主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了工作承诺制,设立了争先进位奖。
党政扶持
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发掘群众潜能,谋求经济发展,是道桥镇党委、政府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实施科学素质工程。道桥镇党委、政府拨出科普经费9万余元,用于实施科学素质工程。共发放技术资料1万多份,赠送科技书刊2000多本,请专家教授讲座、技术咨询5场,全镇举办大棚莲藕、水稻田莲藕栽培技术、地膜土豆栽培技术等11项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3000余人。全镇培养科技示范户354户,建成8个科普示范基地,农民科普意识增强,农业科技效益明显,农民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科普工作成绩显著,获得了孝感市科技先进乡镇的殊荣。实施思想道德素质工程。运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武装群众头脑。今年,先后开展“三个代表”学教宣传、“富而思进”的宣传,并组织开展了“文明农户”的评选,以此在全镇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实施法制建设工程。通过多种形式,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今年,道桥镇党委、政府举办法制讲座8次,发放法制宣传单1万份,接受各种法律咨询200余人次,组织专班送法律下乡10余次,从而增强了全民法律意识,社会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经济发展
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农民最大的愿望和需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道桥镇党委、政府瞄准市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抓住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契机,先后进行了“莲藕、大蒜、土豆”三大品牌的调整,创建了5个示范基地,一是洋湖500亩大棚莲藕基地;二是百子庵千亩优质高产莲藕示范基地;三是共星村百亩种藕基地;四是群利、前南、胜东、胜西3000亩优质大蒜基地;五是长星、明星、烟墩三村护道路沿线1000亩地膜土豆基地。今年,全镇莲藕面积由过去的3600亩调整到8000亩,占全镇水田面积的95%以上。为了唱好服务“三农”这台戏,镇里成立了农业产业化服务公司,网络信贷、农技、供销等部门,围绕结构调整进行全方位服务;开辟三个产地批发市场,以此作为农产品中转站。不仅如此,还网络全镇20多个农产品经纪人,成立农产品销售公司,挂靠镇政府,由镇政府提供销售场地,并为其颁聘书、发“绿卡”,实行“政府调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绿色通道”。招商引进,加快项目建设。道桥镇党委、政府以招商引进促发展,以改革改造促提高,坚持“四个不动摇”,形成合力招商,即: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地位不动摇,坚持年初制定的责任目标不动摇,坚持知难而进的精神支柱不动摇,坚持全民招商不动摇。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今年,全镇共引进项目22个,引资4000万元。同时,按照“租、买、并、送”的办法,使4家停产企业得到了盘活,共盘活闲置资产1800万元。集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集镇是区域发展的载体,道桥镇党委、政府抓住被列为全省小城镇改革试点镇的机遇,先后投资300万元用于改善发展环境:一是扩建程控电话1000门;二是修建了一条高标准的水泥大道;三是新建了移动通讯基站;四是对全镇高低压线路进行了整改;五是对镇自来水塔及泵房进行了改造;六是在中心村新建了5家民营经济实体;七是结合中心村建设,配套建成开发区排水工程。
党政工作
道桥镇党委、政府注重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朋友,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生活,理顺群众情绪,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好群众大会。道桥镇党委、政府把开好群众会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制度上作了硬性规定,要求每个村每年至少召开3次以上的群众大会,5次以上的群众代表会,走好群众路线,遇事同群众商量,公正、公平、公开地解决各种热点、疑点、难点问题。通过这一形式,沟通了干群感情,化解了各类矛盾,许多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不好的棘手问题,群众帮助解决了。仅今年上半年,全镇18个村召开各种类型的群众会35次以上,解决了诸如村级财务、农民负担、集体经济发展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50余个。交知心朋友。道桥镇党委、政府在《道桥镇机关管理制度》上明确规定,每个驻村干部必须与3个以上有代表性的农民交朋友,即上访户、特困户、专业户朋友。通过与这些农民朋友的交往,及时把握农民的思想脉搏,了解农民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紧紧抓住农民思想中的“兴奋点”和“疑惑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各种问题。为了督促干部实实在在与农户交朋友,建立了“一人一卡、一户一档、一月一记、一年一评”的管理机制,印制了干部与“三户”交朋友档案;健全了干部与“三户”交朋友月志;还建立了对干部与“三户”交朋友的考评档案。解决突出问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道桥镇党委、政府分门别类,认真研究,逐一加以解决。如在农民负担问题上,一方面严格执行政策,不加码,依法征收讲方法;另一方面,引导群众从中央的政策、同其它地区对比、从农民承受能力三个方面来认识道桥农民负担的轻与重,教育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启发他们设身处地地认识、理解、支持基层干部,切实履行应尽的义务。在解决财经管理过乱问题上,制定了整套以村账站审,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干部离任审计和限额支出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解决村级债务过大、村集体空壳的问题上,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