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城镇地图
邓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邓城历史悠久,境内古迹较多,著名的有饮马台、千年百果树,叶氏庄园等。古镇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智慧,邓城猪蹄、杠子馍、麻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闻名遐迩。
基础设施
全镇有2所中学,29所小学,中小学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提高。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98%。镇村建立健全了科技服务网络,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科技含量明显增加。全镇涌现了3个科技示范村和280多个科技示范户。文化设施得到改善,镇有文化站,有老干部活动室,村有文化大院,宣传阵地巩固率和利用率均达到100%。镇卫生院科室齐全,医疗水平较高,有20多个医疗诊所遍布各村。全镇推行了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健康水平普遍提高。邓城镇交通便利,南邻漯阜高速公路,北靠颍河航运。邓城至张明,邓城至商水公路贯穿全境。镇上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发展迅速。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话,安装了有线电视差转台,邓城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大大改观。
自然环境
镇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土、两合土、粘土,土壤肥力上乘,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颍河邓城段长39华里,境内另有沟河6条,水利资源丰富,农田服务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条件良好。
经济发展
邓城镇历届党委、政府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干群,围绕“兴镇富民”主旋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欣欣向荣,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县前列。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较快。通过大力调整作物布局,棉花、花生、蔬菜、辣椒、瓜果、食用菌等栽种面积逐渐扩大。首创并发展了“麦果椒”科学套种模式,初步建成在全市有影响的辣椒生产基地,组建了辣椒销售公司。温室技术,棚菜生产的推广与发展,为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成功经验。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种、养、加为主导产业,以“公司加农户”为基本形成,培育并建成了十大生产基地,十大专业村和5000个专业大户,初步形成了粮油加工、蔬菜加工、辣椒生产、食用菌栽培、长毛兔和水獭兔饲养、生猪生产、手工纺织等七大龙头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上项目、求发展。全镇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形成了冶炼、造纸、纺织、农机修造、面粉加工、食品加工、冷冻等七大支柱,建成了邓城工业小区。镇富源明胶厂、宏达纸厂、无纺布厂、农用三轮车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在上规模、增效益、创名牌上迈了可喜的步伐。目前全镇有10多个门类上百种产品走俏四方,供不应求。商品贸易繁荣。邓城集市已有400多年历史。两条商业街,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现有商业门店218家,零售摊点928个,常年从商人员2168人。集市贸易从早到晚,平均日客流量8000人次,日成交额在20万元以上。集市设施齐全,排供水设施完善,水、电、通讯方便。背靠沙河、环境优雅,是经商的良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