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甘孜州地图 >
得荣县地图
得荣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资源

得荣县是甘孜州边远的一个县,交通较闭塞,市场发育不全,经济发展较滞后。1990年有耕地3.06万亩,按海拔高度和气候类型分一熟地区。全年粮食总产量4965吨,人平384公斤,主产玉米、青稞、小麦、荞子,农业产值185万元。经济作物有花生,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桔、桃、梨、苹果、柿、石榴等,尤以核桃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年产10余万斤。牧业处于人属农业的副业性质。有草地126.53万亩,1990年存栏各类牲畜72778头(只),其中牛15478头、马240匹、羊440.75只、生猪9340头。全年畜产品产量肉549吨、牛奶978吨、羊毛7吨,牧业产值148万元。副业产值67万元,主要有挖金、采药、采菌子、打猎、捕鱼、竹编、土陶以及出售农禽、禽蛋、蜂蜜等。有林地122.33万亩。由于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水源缺乏,海拔2700米以下河谷地带,可以看到稀疏林带外,荒山秃岭较多,虽连年进行高山植树试验,但成效甚微。自然资源有熊、獐、麂、豹、盘羊、马鸡、水獭等野生动物;有虫草、贝母、知母、麝香、党参、黄芪等药材,盛产松茸、木耳。矿产有砂金、白钨、水晶、铬等。县境除金属器皿加工、竹编、土陶等个体手工业外,还有采金、木材加工、建材等工业企业7个,电站4座,年发电370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51万元。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487万元,工业总产值占10.47%,农业总产值占89.53%。全县有商业服务网点66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91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0万元。国营商业商品纯购进285万元,纯销售591万元。交通邮电方面,有乡(城)得(荣)公路连接理塘、乡城与国道318相通,松麦到云南中甸交界伏龙桥公路与云南省公路相连。全县已有4乡通公路。有邮电局(所)4处,电话124部,乡乡通电话,农村邮路长89公里。

人口与民族

1990年总人口14872人,其中农业人口12907人,非农业人口1965人。藏族14134人,治族699人,余为彝、回、羌等民族。人口面积总人口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3万人。总人口中,藏族人口占99%,其他如汉、蒙古、回、彝、纳西等10个民族人口仅占1%。县境东西最大距离4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2公里。总面积28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3万亩,人均耕地1.5亩,人口密度8人\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松麦镇,邮编:627950。区号:0836。县境东西最大距离4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2公里。总面积28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3万亩,人均耕地1.5亩,人口密度8人\平方公里。

旅游资源

甘孜州得荣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隅的川滇交界处,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中部,被誉为“最后的一片净土”、“乡格里拉的后花园”、“中国西部的太阳谷”。“得荣”,藏语意为“峡谷之地”。这里光照充足,当地藏民笃信佛教且崇拜太阳,因此此地被喻为“太阳谷”。关于太阳谷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在峨眉山思乡心切,一日竟然偷偷地离开峨眉向南方的故乡飞去,不料途中迷失了方向。忽然一道穿云破雾的金光挡住了去路,拨开一看,只见下面郁郁葱葱的山谷中阳光普照,一派祥和,白象心中大喜,遂降入谷中,忘掉了寂寞和烦恼,不觉一住就是千年。从此以后,笃信佛教且崇拜太阳的康巴人,就将这个令白象乐不思归的地方叫做“扎西尼玛龙巴”,汉语的意思就是吉祥的太阳谷。太阳谷以险、峻、秀、奇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康巴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吸引着八方游客。在得荣不到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金沙江、定曲河、硕曲河、岗曲河等众多河流和峡谷,每一条峡谷都有其瑰丽独特的自然风光。除美丽的峡谷风光,你在得荣还可以尽情沐浴和煦的阳光、漫步温暖舒适的草甸、触摸原始森林、亲近神山与湖泊……,最佳旅游季节:3-5月和9-10月,是得荣的最佳旅游季节。

民族宗教

藏族是得荣县的主体民族,占97%,另外还有汉族、纳西族、蒙古族。现在的得荣藏族源流是当地的土著、公元七世纪吐蕃帝国藏王松赞干布统一地域高原时,从今天的西藏自治区的阿里、江孜、贡布江达等地来的吐蕃人以及公元1451-1509年间,云南纳西王斯郎绕登向康南各地军事扩张时随军的纳西人三部分构成。得荣属康巴藏区,信奉藏传佛教。县境内主要寺庙有龙绒寺、翁甲寺、得迥寺、兴艾寺。得荣藏民在朝觐佛像、佛塔、佛教圣地,或遇到活佛时,都要磕头。寺庙举行大的佛事活动和跳神时,各地群众也要到寺庙朝拜。而且,每逢吉日,都要去朝拜神山。

气候资源

得荣县的气候按地理地带性划分属亚热带,按中国气候区划分属高原气候区(即康滇气候区)。从得荣县局部气候条件来看,由于受西风环流的南支急流和印度洋气候控制,以及青藏高原和重重高山屏障的作用,太平洋气候影响极小,蒸发量大、日照充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其气候垂直带普通常为5带,即:干旱河谷亚热,海拔1990--2500M,年均温14--16℃,最冷月均温5--8℃,最热月均温22℃,大于或等于0℃积温5300℃,大于或等于10℃积温4458℃,年降水量308MM,年蒸发量2360MM,年相对湿度45%,年日照时数1967小时,年无霜期245天;半干旱暖温带,海拔2500--2750M,年均温13--15℃,最冷月均温1--5℃,最热月均温20℃,大于或等于0℃积温3880--4400℃,年降水量314MM,年蒸发量2443MM,年相对湿度54%。年日照时数1739小时,年无霜期240天;中山温带,海拔2750--3250M,年均温9--13℃,最冷月均温-2--3℃,最热月均温16℃,大于或等于10℃积温2400--3800℃,年降水量360MM,年蒸发量1813MM,年相对湿度54%,年日照时数2092小时,年无霜期170天;亚高山寒温带,海拔3250--4250M,年均温4.5--8.8℃,最冷月均温-3.2℃,最热月均温11.2℃,大于或等于10℃积温930--2400℃,年降水量510MM,年蒸发量1135MM,年相对湿度67%,年日照时数2512小时,年无霜期126天;高山亚寒带,海拔4250M以上,年均温-1℃,最冷月均温-9.1℃,最热月均温7.1℃,年降水量540MM,年蒸发量987MM,年相对湿度76%,年日照时数2023小时,年无霜期120天。

生物矿产

得荣县有天然草场200万亩,森林70万亩,水域面积1.96亩,有各类牲畜113578头(只),其中耗牛、犏牛和山羊占70%,肉类、毛绒、皮类产品价廉质高,深受经营者和消费者青睐。有熊、豹、獐、鹿、羚羊等50多种珍稀动物和松茸、木耳、香菇、虫草、贝母、丹皮、黄芪、野枸杞等100余种高维菌种与药用植物,还有多种鱼类和水獭等水生动物。其中,松茸年产量达150--200吨。县内基本探明的矿种有16种,30个矿点,主要有金、银、铜、铁、水晶、玉石等。但还需探明其储量、品位及开采价值。与此同时,得荣既有雄奇险峻的山川景观,又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以下拥自然风景区、嘎金雪山风景区、白松茨巫田园风光、金沙江第一湾、“翁甲寺”佛教圣地等为内涵的“中国西部太阳谷”旅游业正在兴起。

文教卫生

解放前仅有一所时办时停的小学,教师1人。至1990年已发展到小学26所,在校生1050人,教师106人;中学1所,在校市中生35人,初中生238人,教师30人。有医院、卫生院(所)等医疗卫生机构12个,床位60张,专业技术人员86人。有广播站县1个、乡9个、村169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4个,文化馆(站)2个,电影放映单位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