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井岭乡地图
东井岭乡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十五个行政村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786男4446女4340家庭户户数2329家庭户总人口(总)8786家庭户男4446家庭户女43400-14岁(总)23530-14岁男11870-14岁女116615-64岁(总)582515-64岁男298415-64岁女284165岁及以上(总)60865岁及以上男27565岁及以上女33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681文化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上党梆子(每年农历四月初九晚,在东井岭村开始上演,到四月十二晚结束,共三天四夜的文化大餐。)、上党落子、河南豫剧、壶关八音会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演出每年都会上演。交通
长(治)平(城)公路、荫(城)林(州)公路贯穿全境,到县城只需30分钟,到长治市区也不过50分。荫林公路【327省道】:全长77公里,西起长治县的荫城镇,东到河南林州市,途径壶关县百尺镇、东井岭乡、石坡乡、桥上乡,这条路是在前任省委书记胡富国的策划和带领下,总投资1亿两千万修建的晋煤外运专线,实建于1989年,在山西省政府和长治市政府的共同关注下1992年开始改造和修建此路,96年铺油97年10月6号剪彩通车,是山西的第十三条晋煤外运公路,壶关境内有71公里,有45公里盘旋在大峡谷内。
长平公路【225省道】:北起长治市区,南至陵川县平城镇,途经壶关的龙泉、店上、东井岭、树掌4个乡镇,分别与壶关的三条主要干线壶龙线、四赵线、荫林线交汇,有壶关的“中轴线”之称。该线南段东井岭至平城段于2003年通车,北段长治至壶关县城段一级公路于2004年竣工,而中段壶关县城至东井岭作为长平线的咽喉路段,因其沿线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地质复杂,近十几年来虽经多次建设改造,仍没有彻底解决线形蜿蜒曲折、道路宽窄不一、险桥险路众多等问题。200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路部门的支持下,壶关县委、县政府将长平二级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全县交通状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在年初三干会上将其列为全县的39项重点工程之一,多方筹措资金,精心组织协调,落实工程责任,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整段工路施工中,共动用土石方60万立方米,修筑涵洞17道,砌筑防护工程近5000立方米,路面铺装2.4万平方米。长平线壶关县城至东井岭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结束了沿线60多个村庄群众行路难的历史,而且与长壶一级公路、荫林公路连通,将长治市区到壶关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的距离缩短了17公里,节省时间半个小时以上,成为该县建成的又一条兴县富民的高等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