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眉山市地图 >
东坡区地图
东坡区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输变电能力:大力实施农村、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全县电网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在供区内纵横交错,电后合格率达到99.8%,供电可靠率99.6%以上。变电站布局合理,容量充足。城区分布220千伏平春变电站和5万千伏安庄店变电站,平春变电站设计容量为24万千伏安,220千伏出线间隔6回,110千伏出线间隔8回,10千伏出线5回,主供东坡区城区用电。庄店变电站为50000千伏安,乡镇分布变电站10座,全县变电站总容量达414200千伏安,基本满足今后5-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县有110千伏输电线路11条,总里程达161.362公里;35千伏线路11条,总里程达110.867公里,低电线路14887.46公里,有变压器1967台,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路和城市建设情况:东坡区城区是眉山市的中心城区,是四川盆地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一级成乐高速公路、二级国道103线纵贯南北,省道106线横穿东西,三级县乡联网路纵横交错,四级村级水泥路通村达组。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638.3公里,省道干线成乐高速公路、103线和106线公路86.8公里,公路等级高,方便快捷;县道公路197公里,已有中心城市到各乡镇主要公路150余公里县道按国家三级水泥路“沟端路直树成行”的标准修建为三级标美路;乡道公路245公里;厂矿专用道22.6公里,联网公路218公里,村级道路1868.9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相当于解放初的52倍,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拥有188公里,每万人拥有31公里,86%的村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从东坡区到成都、乐山五十分钟车程,到最偏远的乡镇也不超过40分钟。

行政区划

2010年,东坡区辖3个街道(通惠、大石桥、苏祠)、15个镇(象耳、太和、悦兴、尚义、多悦、秦家、思蒙、修文、松江、崇礼、永寿、万胜、崇仁、富牛、白马)、8个乡(复盛、土地、柳圣、金花、广济、三苏、盘鳌、复兴)。

风土人情

巴蜀民间节日何其多。但以东坡命名的节日却非眉山莫属。大自然的厚爱,使眉山成为川西平原上一颗灿烂的明珠:一门三杰(苏洵、苏轼、苏辙)的绝伦文章,特别是苏轼惊人的成就,更使眉山以“三苏故里”闻名于世,遂有“千载诗书城”之美称。“三苏”得于父子三人齐登科。老泉之凝炼。东坡之豪放,颍滨之冲雅,数千年文化长河,哪家可比?特别为人们称道的是东坡之雄,雄就雄在他罕见的全才。诗有“苏黄”,词有“苏辛”,文有“苏欧”,画有"苏文",字“苏字”,而且医药、食品、体育、音律、园林等无所不精。地以人传。因“三苏”而得名于世的古眉州,而今已是一座百代名城。到了清朝咸丰年间,大旺山忽然来了一位通晓阴阳的老者,指着美女峰说:“只要在此修一座十三层的白塔,可保大旺山再度兴旺。”端午之夜,山上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刚把塔顶封好,只听塔底传来一声惨叫,紧接着风也停了,云也散了。传说这白塔正压在美女精的心窝上。老者去时留下一张白布,上写“当年隐身殿,白银山中埋”。于是人们争相到山中挖白银,却挖出许多石膏,换回无数金银,大旺山从此大兴大旺。

自然地理

东坡区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古“山川灵秀,物产丰富,甲于西蜀”。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很适合农作物生长。东坡境内一江四河,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江河全长148.8公里。
月江河:岷江一级支流,古称鱼蛇水。发源于仁寿县马鞍山秧鸡口,流过顺河后即人东坡区境.曲折西流至家相,右纳蟆颐水,折南流于五皇场左纳盐沟,乃人青神县境,过高台,于杨柳嘴汇入岷江。鲫江河道长76km,流域面积月江河在东坡区境内地貌以缓丘平坝主.丘顶浑圆或呈方山状.斜坡多具不明显的台阶,丘间平坝坦荡,地面微有倾斜,与冲积平原浑然一体。岩层出露主要为侏罗系、自垩系红层砂、页岩,第四系珠积层主要分布在平坝地带。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温17.4℃,1月均温6.9℃,7月均温26.7℃,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一3.8℃,≥10℃活动积温5865℃,无霜期30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09枷,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两月,7月平均降水量2“mm,8月平均降水量234巾m,最多月降水量达5076mm,出现长1960年7月,降水量最少的是1月,月平均降水89哪,最少的月降水量仅0.3mm,出现在1962年12月。降水量在年际问变化也较大,最多近“10mm,出现在1961年,最少仅766mm,出现在1969年。干旱对域内农业生产威胁最大,主要是冬干、春旱,时有夏旱、伏旱发生。灾害性气候还有夏洪、秋涝、冰雹、大风等。东方渠五期蓄水工程——黑龙滩水库的修建减轻了月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流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次之,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其次还有油菜、花生、蚕桑、芝麻、茶叶、烤烟等。随着东坡泡菜的的强势兴起,流域经济作物由甘蔗转变为青菜。
望月湖:望月湖位于东坡区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两河口水库,该湖距东坡镇(东坡区城区)22公里,座落于东坡区多悦镇境内,交通方便,风景秀丽。该湖水面面积1500余亩,主体分为两叉,蜿蜒曲折,层峦叠秀,沟堑丛生,纵深十余公里。东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少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318天,年平均降雨量1057.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193.8小时。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5.43亿立方米,总水量15.03亿立方米。

投资环境

东坡区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古“山川灵秀,物产丰富,甲于西蜀”。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很适合农作物生长,是农副产品产品产出基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水果、蔬菜、甘蔗和生猪、家禽、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瘦肉型猪等14个基地县或项目及四川省水禽、水果等12个基地县或项目县。1999年,东坡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2000年,九号脐橙被评为"中华名果"。张坎、思蒙等乡镇还盛产鱼腥草,年产量达9000吨,是百姓喜爱的绿色食品和用途广泛的中药材。东坡区还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西部奶业生态大市"的工作方针,在养殖肉用牛的同时,大力倡导养殖奶牛,发展乳业,目前已有一定规模。
设施齐全:区内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势突出,距省会成都6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距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和峨眉山60公里,是成都的卫星城市。成昆铁路、成乐、成雅高速公路、省道103线、106线和岷江水道纵横交织,与区乡标美路、通乡联村到组的公路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全区通信设施先进,能源供应充足。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6座。有日供水能力为5万吨的自来水公司,日供气量7600m3,且供气稳定的天然气公司。目前,供气管道已架至区域内太和、松江、象耳、思蒙等乡镇。通信实现了数据传输光纤化和数字化,完成了村通电话工程,Internet宽带正在全区大力铺开。全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工业基础好:区内工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发展快,外贸出口态势良好,于今年初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20个重点区(市、县)之一,使外贸出口真正成为了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区内目前已建有太和、象耳、松江、思蒙四个省级工业开发示范区,划定了东坡、松江、太和、象耳等12个乡镇为重点工业镇,提供水、电、路、气、通配套服务。区内企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食品、饲料、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等六大重点产业和通威、金象、仲辉、华森、辰龙等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特别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蔬菜、水果、酿酒、粮油、肉制品等食品行业中产生了吉香居、惠通、李记等知名企业和品牌,它们的产品大都远销国内外,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历史沿革

东坡区因旷世文豪苏东坡而得名。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宋大诗人陆游赞誉“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早在一千多年前,东坡区就是州、郡治所。200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眉山地区,设立眉山市,撤消眉山县,设立东坡区,东坡区成为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南(朝)齐建武三年(496)建齐通左郡,南梁改称齐通郡,并建齐通县,太清二年(548)置青州。北朝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青州为眉州。隋唐相沿为州,郡建制。宋太平兴国元年改通义县为眉山县。因峨眉山为名。宋、元、明、清至民国初,眉山均为州、郡、县治所。1913年撤眉州,恢复眉山县。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眉山地区和县级眉山县,设立地级眉山市。市政府驻新设立的东坡区。(2)眉山县设立东坡区,以原眉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坡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东坡镇。2000年12月正式撤地建市,原眉山县改为东坡区。1997年,眉山县面积1330.8平方千米,人口78.7万,辖16个镇、17个乡:东坡镇、松江镇、象耳镇、张坎镇、崇礼镇、太和镇、悦兴镇、永寿镇、罗平镇、思蒙镇、修文镇、崇仁镇、多悦镇、尚义镇、万胜镇、秦家镇、白马铺乡、富牛乡、土地乡、复盛乡、复兴乡、柳圣乡、金花乡、莲花乡、黄家乡、龙兴乡、郑军乡、正山口乡、广济乡、三苏乡、伏东乡、盘鳌乡、晋凤乡。县政府驻东坡镇,距乐山市73千米。2000年,东坡区辖17个镇、16个乡:东坡镇、松江镇、张坎镇、崇礼镇、太和镇、永寿镇、罗平镇、思蒙镇、修文镇、崇仁镇、多悦镇、尚义镇、万胜镇、秦家镇、黄家镇、白马镇、富牛镇、复盛乡、土地乡、伏东乡、正山口乡、三苏乡、盘鳌乡、广济乡、郑军乡、莲花乡、晋凤乡、金花乡、伏兴乡、龙兴乡、复兴乡、金花乡、柳圣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799309人,其中:东坡镇139233、象耳镇24371、太和镇35353、悦兴镇29940、尚义镇32920、多悦镇28394、秦家镇24914、万胜镇30039、崇仁镇14402、思蒙镇44946、修文镇29246、张坎镇17830、松江镇22598、崇礼镇39086、富牛镇24276、永寿镇29588、罗平镇17058、白马铺乡19970、莲花乡9029、龙兴乡9794、黄家乡9601、三苏乡12888、伏东乡20516、广济乡20577、盘鳌乡10428、晋凤乡8341、正山口乡7786、郑军乡6659、土地乡15436、复盛乡14315、复兴乡21130、金花乡16357、柳圣乡12288。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3年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眉山市东坡区撤销东坡镇的批复》(川府民政[2003]19号)同意东坡区撤销东坡镇建制,在原行政区域内新建城北、城南两个街道办事处。9月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东坡区新建通惠街道办事处和大石桥街道办事处的批复》(眉府函[2003]70号)同意在原东坡镇行政区域内新建通惠街道办事处和大石桥街道办事处。一、大石桥街道办事处在旭光社区选址新建,辖白玉、田店、圣寿、鱼山、普田、江公、旭光、高灯、明星、白虎滩、定江、红星路等12个社区。二、通惠街道办事处驻原东坡镇政府,辖庄店、先锋、城南、平春、瓦窑、上游、东郊、金龙、新村、大东街、学道街、环湖中路、小北街、下西街等14个社区。2004年,东坡区辖2个街道(通惠、大石桥)、17个镇(象耳、太和、悦兴、尚义、多悦、秦家、思濛、修文、张坎、松江、崇礼、永寿、罗平、万胜、崇仁、富牛、白马)、15个乡(复盛、土地、柳圣、金花、龙兴、黄家、莲花、正山口、广济、三苏、伏东、盘鳌、晋凤、复兴、郑军)。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5号)批复:东坡区撤销郑军、正山口、晋凤、三苏、黄家、龙兴、莲花7个乡和张坎、罗平2个镇。东坡区扩大9个乡镇的行政区域:将原郑军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多悦镇。多悦镇政府驻多悦场。将原正山口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秦家镇。秦家镇政府驻秦家墩。将原晋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盘鳌乡。盘鳌乡政府驻盘鳌场。将原三苏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伏东乡,伏东乡更名为三苏乡。新的三苏乡政府驻伏龙场。将原黄家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仁镇。崇仁镇政府驻张场。将原龙兴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修文镇。修文镇政府驻冬瓜场。将原莲花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思蒙镇。思蒙镇政府驻思蒙场。将原张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松江镇。松江镇政府驻眉青路口。将原罗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永寿镇。永寿镇政府驻王家场。月日,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眉府函[2005]号)。2005年,东坡区辖2个街道(通惠、大石桥)、15个镇(象耳、太和、悦兴、尚义、多悦、秦家、思濛、修文、松江、崇礼、永寿、万胜、崇仁、富牛、白马)、8个乡(复盛、土地、柳圣、金花、广济、三苏、盘鳌、复兴)。2006年5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眉山市东坡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川府民政[2006]16号)批准:同意同意东坡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象耳镇的快乐、崇义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通惠街道办事处管辖。同意东坡区增设苏祠街道办事处,辖芙蓉路、环湖中路、为民巷、小北街、大北街、下西街、桂香街、大东街、学道街、下大南街、东郊、白虎滩、金龙、上游14个社区,办事处驻金鑫街115号。2006年6月9日,根据四川省政府《关于同意眉山市东坡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川府民政[2006]16号)和眉山市政府《关于东坡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眉府函[2006]30号)精神,苏祠街道正式挂牌成立。调整后的东坡区中心城区共有3个街道,34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