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镇地图
白马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
白马镇交通四通八达,内昆铁路、内乐公路、内宜高等级公路纵贯全镇。内宜高等级公路在白马设有进出口;水连设有客运码头2个、货运码头1个;铁路设有内江火车南站货运站。镇域内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科教文卫
全镇设有镇中一所,在校学生1240人,小学5所(其中中小1所,完小4所),在校学生今2500人,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共有中小学班49个,教师91名。全镇设有中心卫生院1所,下设分部4个,在职专业医护人员15名。2003年有81%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劳动力接受普及科技培训,有16%的青壮年劳动力接受系统培训,其中5.3%获得农民技术员资格。
农业结构
调整成效显著,特色农业方兴未艾:其中,6000亩优质烟叶,4000亩桑蚕以成为该镇的两大拳头经济,中药材、无籽西瓜、温室大棚、脱毒红薯等特色农业也都初具规模,全镇粮经比例基本上达到了6:4。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以生猪、肉鸡、蛋鸡、獭兔等近10个规模养殖场为龙头,家庭养殖为龙体的畜牧业生产遍地开花,畜牧业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面粉加工、挂面生产、农药生产、建材加工销售为主的30多家乡镇企业,发展态势强劲.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功能日趋完善:白马中心城镇街道三纵三横呈网格状分布,主街道两侧建筑实现了楼房化,修通了了下水管道,安装了双排路灯,初步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达到了“四通一明”(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路灯明),全镇以白马小城镇为中心,辐射镇域郑桥、老牙、张家集、五元井、桥口5个农村小集镇为网点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初具雏形。白马是全县最大的烟叶、桑蚕生产乡镇,仵店综合养猪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周口红旗农药有限公司是全市农药重要生产基地,郸城县重点挂牌保护企业。该镇连续四年荣获全区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乡镇”,连续五年获地、县级财源建设及财税工作“先进乡镇”,全区财政收入“二十强乡镇”连续五年获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一类乡镇”,被评为全省“科普示范乡镇”。2001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2亿元,财政收入3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城镇居民生活收入224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五年控制在7‰以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新建两个工业小区,推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兴建各类企业36家,其中红旗农药厂、陕亮挂面厂、豫东醇酒厂、韩庄养殖厂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自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地县乡镇企业强镇、先进乡镇。
简介
白马镇是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镇,省、市教育强镇。占地59.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农业总产值12.2亿元,财政收入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8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三纵三横6条街道呈网格状分布,主大街两侧兴建临街商品楼36000平方米,镇区内,工商、银行、信用、书店、医院、邮电等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歌舞厅、游乐场、宾馆、浴池服务设施齐全。镇区内实现了“四通一明”(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路灯明),全镇程控电话装机1200门,通讯便捷,信息灵通。
社会事业
为响应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号召,市中区白马镇志愿者在镇团委的组织下,纷纷加入到了城乡环境整治活动中,争当环境美化的义务执行员、宣传员、监督员,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
简介
白马镇地处涟源市南部,于1995年建镇,由原白马、田心、孙家桥三乡合一而成,西南与新邵县接壤,北与三甲乡毗邻,东与茅塘镇、龙山林场相连,距涟源城区22公里,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183.4亩,其中水田15398.6亩,旱土5784.8亩,森林面积7.2万亩。辖44个行政村,440个村民小组,42374人,其中水淹库区村24个21671人。境内占地一万亩、库容5500万立方的白马水库横贯全镇,于1958年动工,1970年正式蓄水,1972年实现渠系配套,灌溉着涟源、娄星、双峰三县市区的13个乡镇、367个村、3200个村民小组的近20万亩农田。全镇公路、电话村村通,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田心集镇农贸市场开发门面77宗计4528平方米,“三白”公路正在全面硬化,即将全线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