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攀枝花市地图 >
东区地图
东区相关地区地图:

二、中山市东区街道历史沿革

1、建置前的历史沿革,(1)清以前的归属,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间,今东区街道是属于东莞县的文顺乡管辖,后文顺乡改为香山镇,包括石岐、张家边、沙溪、大涌、环城、三乡、神湾、翠亨、五桂山、南朗和珠海的前山、唐家、下栅一带。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香山镇改为香山县。立县初,今东区街道属仁厚乡(现今石岐、郊区、环城、深湾一带),和永乐乡(现今张家边、库充一带)管辖。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仁厚乡分为仁厚坊和良字都,永乐乡改为得能都,今东区解答仍分别属其两都管辖。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仁厚坊与良字都合并,改为仁良都(现今石岐、港口、郊区、环城、石鼓等)。得能都仍沿旧称。今东区分别属其两都管辖。光绪初年(约公元1880年),改仁良都为镇,仁良都仍用旧称,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改名为东镇(即今张家边、南朗、翠亨、长江等)。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改镇为区,全中山设9个区,仁良都改为第一区,东镇改为第四区。(2)民国时期的归属,民国14年(1925年)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但行政区域不变。今东区街道仍属第一区和第四区管辖。民国19年(1930年),全县将各区的名称按地方命名,一区改为仁良区,四区改为东镇区。次年又全部恢复旧名。民国37年(1948年),各区设小乡,原四区的库充、亨尾、新村、紫马岭、大鳌溪、小鳌溪、长江、五堡、三角塘等村属建成乡;老富头、白沙湾、齐东、牛起湾、土瓜岭、山际尾、大柏山、细柏山、濠头、上下坡头等村属五凤乡;一区的沙岗、槎桥等属旗鼓乡。(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归属,解放初,各区乡仍按旧名称。1952年土改结束后成立新政权时作了调整,把乡划小了。建成乡则分成库充乡、鳌溪乡和长江乡;五凤乡则分为濠头乡、起湾乡和柏山乡等;旗鼓乡把沙岗、槎桥等地合并为沙岗乡。1955年8月,一区改为沙涌区,四区改为张家边区。1957年3月,撤区并大乡时,东区境地属濠头乡、张家边乡、环城乡。6月石岐郊区并入环城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濠头乡命名为燎原公社,张家边乡命名为胜利公社,环城乡命名为郊区公社,沙涌乡命名为钢铁公社。1958年10月,全县合并为7个大公社时,原胜利公社和濠头公社均划入张家边大公社,钢铁公社和石岐郊区公社并入环城大公社。1959年10月石岐改为镇。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划,下辖公社。环城区下辖环城、库充、沙涌等公社;张家边区下辖濠头、长江、张家边等公社。1963年撤区并公社时,则划为张家边公社、环城公社和石岐镇(1969年撤销镇)。1983年11月,把公社改名为区公所;1986年12月将区公所改为镇。当时将长江村和长江乐园合并成立长江管理区,后又将大鳌溪入该区管辖。2、建置后的组织沿革,1988年1月7日,中山市批准升格为地级市后,环城、张家边、郊区、东区等划入城区范围内,1988年,经中共中山市委《中委(88)20号》文件批准成立中山市人民政府东区街道办事处,属中山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同年8月8日正式挂牌。其辖区为环城北部划出搓桥、沙岗、新村、大鳌溪、小鳌溪、新安、库充、亨尾、白沙湾、起湾、齐东、老富头、三溪、紫马岭、土瓜岭等15个行政村以及郊区划出的长江村和4个社区;东区街道辖区面积71.4平方公里,人口37507人。街道成立以来,东区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地址几经搬迁,初期设于中山市孙文东路19号,1991年1月迁至中山四路,2000年11月又迁于中山五路63号的东区街道办事处新办公大楼内至今。

降水与湿度

区境内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为2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阿署达村、五道河村等与炳草岗片区海拔区域相比,降水量相对增加,蒸发量减少,气温降低,有利于作物生长。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代码及城乡划分代码,510402攀枝花市东区辖:9个街道1个镇,510402001大渡口街道:510402001001112江边街社区,510402001002112大渡口社区,510402001003112华山社区,510402001004112东方红社区,510402001005112金福社区,510402001006112光明社区,510402002炳草岗街道:510402002001112竹湖社区,510402002002112西海岸社区,510402002003112二街坊社区,510402002004112红星街社区,510402002005112湖光社区,510402002006112民建社区,510402002007112望江街社区,510402002008112新华街社区,510402002009112紫荆山社区,510402002010112学园路社区,510402002011112地龙箐社区,510402002012112地龙井社区,510402002013112凤凰社区,510402003南山街道:510402003001112观景台社区,510402003002112春江路社区,510402004向阳村街道:510402004001112石华社区,510402004002112朝阳社区,510402004003112向阳五村社区,510402004004112钢花社区,510402005弄弄坪街道:510402005001112东风社区,510402005002112烂泥田社区,510402005003112新风社区,510402005004112冶金街社区,510402005005112金鹏社区,510402005006112民乐社区,510402005007112高峰社区,510402005008112大花地社区,510402005009112凉风坳社区,510402006枣子坪街道:510402006001112大地湾社区,510402006002112枣树坡社区,510402006003112团结社区,510402006004112马鹿箐社区,510402007长寿路街道:510402007001112冶金东街社区,510402007002112健康路社区,510402008密地街道:510402008001112金桥社区,510402008002112宝石社区,510402008003112矿运社区,510402008004112上密地社区,510402008005112佳运社区,510402008006112江北路社区,510402009瓜子坪街道:510402009001112四合院社区,510402009002112青年路社区,510402009003112新民路社区,510402009004112永康社区,510402009005112北部社区,510402009006112攀北社区,510402009007112兰尖社区,510402009008220延林社区,510402009009112马兰山社区,510402100银江镇:510402100001220马家弯社区,510402100002220五道河社区,510402100003112倮果社区,510402100004112双江社区,510402100005220小得石社区,510402100006220二滩社区,510402100200220双龙滩村,510402100201112五道河村,510402100202112倮果村,510402100203112攀枝花村,510402100204220密地村,510402100205112沙坝村,510402100206112弄弄沟村,510402100207220阿署达村,510402100208112华山村

资源

攀枝花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多也分布在东区辖区内,为东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东区地处攀西大裂谷中段,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辖区已探明的矿藏40余种,钒钛磁铁矿储量达98亿多吨,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其中,钛储量5亿吨,居世界之冠;钒储量1.2亿吨,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铁保有储量47.6亿吨,铁矿石品位较高,开发条件好,邓小平同志曾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文化

东区街道北部、中部和南部偏北地区以石岐文化为主;南部偏南地区则以客家文化为主。

经济

全街2010GDP为198亿元,全市第三(仅次于中山港街道和小榄镇),城镇人均收入30855元,连续8年全市第一。增长24.8%,2005年全街城镇人口比例为100%,是中山继石岐街道后第二个完全实现城市化的镇(街道)。且在短时间内实现三产化。

气候特征

东区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冬半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夏半年受热带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年只分干、雨两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5月为干季。90%以上降水集中在雨季,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在同纬度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高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