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台中市地图 >
东区地图
东区相关地区地图:

三大道路

东区街道三大主要道路:兴中道(中山主干道之一)、起湾道(中山重点经济建设道路,中心商务经济干道)、博爱路(东区街道最重要的纽枢道路)

地貌特征

攀枝花市东区属于侵蚀、剥蚀的中山区,峡谷地貌。晋宁至燕山期,相对被剥蚀和侵蚀,形成宽阔的剥蚀面,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以后,原剥蚀面遭到破坏,上升地带继续被剥蚀和侵蚀,凹陷地段成为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加剧,形成深沟峡谷,使地貌呈现山高谷深河谷交错分布的特点。东区地势由南往北倾斜,金沙江以北片区则向南倾斜,南北高,中间(金沙江)低,西高东低,地形起伏、高差悬殊500~1000米。一、侵蚀堆积地貌,河谷阶地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大河河谷地带。区内金沙江河谷Ⅰ—Ⅴ级阶地中,Ⅰ级阶地高出江面16~20米,沿江断续分布。Ⅱ级阶地高出水面48~112米,阶面完整平坦。Ⅲ级阶地高出水面93~140米,阶面常被河谷切割。Ⅳ级阶地高出水面200~240米,阶面呈浅丘状起伏。Ⅴ级阶地高出水面340~350米,零星分布于两岸浅丘包上。其他河谷仅Ⅰ~Ⅱ级阶地较为发育。蚀余台地主要有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零星分布于金沙江南岸斜坡及山间凹陷地带。台地呈浅丘状,顶平或浑圆而围陡,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地段。二、剥蚀构造地貌,褶皱中山即剥蚀中山类型,主要分布在碎屑沉积岩区,由向斜山、背斜山、单面山等构成,一般山脊海拔2000米,切割深度1000米。山脊呈尖棱状、浑圆状,山体多为单面山地貌。断块中山主要分布在大河一带,由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山脊海拔大于20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多为高中山。金沙江与大河之间山脊海拔小于2000米,切割深度500~1000米,为中山。

枢纽

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沿海、沿边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民族情况

一、民族关系,解放前,汉民族统治者对境内少数民族实行歧视压迫,区境外黑彝族奴隶主秋收后也下山抢劫汉族粮食财物,绑架汉族儿童上山为奴,造成民族隔阂,甚至发生民族械斗。解放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1980年政府给硫磺沟12户傈僳族每户500元的建房专项补助,把人字形窝棚改建成土木结构瓦房。政府尊重民族习俗,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彝族聚居村每年举办火把节。1998年政府出资78万元,村民出劳力把通往阿署达彝族村的4.7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还办起农家乐、度假民俗村。2000年政府又出资80万元,把阿署达通往农纲水库4.9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推动了彝族村的农业开发和经济繁荣。倮果、密地村550名彝族村民因开发建设征地后住进了城市安置楼。二、主要少数民族,彝族据彝族文献《六祖史诗》及《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始祖阿普都木原居云南滇池一带,后因洪水泛滥,其六子为避难,迁徙繁衍于各地,形成多个支系。攀枝花境内的彝族,按其来源分为诺苏、理泼、水彝三个支系。诺苏也称黑彝,居住在米易麻陇和仁和区务本乡大火山等高寒山区,是彝族中的贵族(奴隶主)。水彝也叫白彝,多为黑彝的世代娃子(奴隶)。黑白彝等级森严,彼此不通婚。理泼又称红彝,历来与汉族混居,受汉族人影响较大。境内居住的彝族人,全部是彝族中的理泼支系,主要分布在阿署达村、倮果村和密地村,分别占该村总人口数的73%、56%和38%。彝族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受右所土司(彝族地方自治头领)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管辖,生活困苦,社会地位低下。彝族只有简单的生产、生活单词用语,不能独立完整地表达思想,无独立的文字,通用汉语言文字。解放以后与汉族混居的彝族,逐步与汉族通婚,与汉族人在生产、生活上的联系更加紧密,生活习俗、民族心理与汉族人大同小异。红彝族喜歌善舞,文化生活独具特色。在劳作之余,节庆、婚嫁、丧葬以及青年男女相互倾慕等不同场合,均能用歌舞传情达意。境内红彝族常用的乐器有笛子、葫芦笙等。山歌在境内彝寨盛行,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傈僳族傈僳族与彝族同源于氐族,古称“尼苏”、“力苏”、“离苏”,唐代《蛮书》称为“傈僳”沿用至今,傈僳族人自称为“傈僳扒”。境内金沙江两岸均有傈僳族分布。先年主要靠狩猎、采集生存,到40年代逐步改为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傈僳族分为“黑傈僳”和“花傈僳”两个支系。境内傈僳族属于“黑傈僳”支系,主要居住在攀枝花村硫磺沟一带。住房为木板人字形窝棚或土墙茅顶房。傈僳族以玉米为主食,没有本民族文字,民族内交谈用傈僳语,与汉族交往用汉语。解放前,傈僳族人刀耕火种,半农业半狩猎,常受外族和头人的压迫剥削,生产能力低下,生活极其艰难。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靠政府扶持解决了温饱,住上瓦房,适龄儿童都上学读书,和其他民族一起真正成为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二、中山市东区街道历史沿革

1、建置前的历史沿革,(1)清以前的归属,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间,今东区街道是属于东莞县的文顺乡管辖,后文顺乡改为香山镇,包括石岐、张家边、沙溪、大涌、环城、三乡、神湾、翠亨、五桂山、南朗和珠海的前山、唐家、下栅一带。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香山镇改为香山县。立县初,今东区街道属仁厚乡(现今石岐、郊区、环城、深湾一带),和永乐乡(现今张家边、库充一带)管辖。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仁厚乡分为仁厚坊和良字都,永乐乡改为得能都,今东区解答仍分别属其两都管辖。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仁厚坊与良字都合并,改为仁良都(现今石岐、港口、郊区、环城、石鼓等)。得能都仍沿旧称。今东区分别属其两都管辖。光绪初年(约公元1880年),改仁良都为镇,仁良都仍用旧称,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改名为东镇(即今张家边、南朗、翠亨、长江等)。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改镇为区,全中山设9个区,仁良都改为第一区,东镇改为第四区。(2)民国时期的归属,民国14年(1925年)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但行政区域不变。今东区街道仍属第一区和第四区管辖。民国19年(1930年),全县将各区的名称按地方命名,一区改为仁良区,四区改为东镇区。次年又全部恢复旧名。民国37年(1948年),各区设小乡,原四区的库充、亨尾、新村、紫马岭、大鳌溪、小鳌溪、长江、五堡、三角塘等村属建成乡;老富头、白沙湾、齐东、牛起湾、土瓜岭、山际尾、大柏山、细柏山、濠头、上下坡头等村属五凤乡;一区的沙岗、槎桥等属旗鼓乡。(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归属,解放初,各区乡仍按旧名称。1952年土改结束后成立新政权时作了调整,把乡划小了。建成乡则分成库充乡、鳌溪乡和长江乡;五凤乡则分为濠头乡、起湾乡和柏山乡等;旗鼓乡把沙岗、槎桥等地合并为沙岗乡。1955年8月,一区改为沙涌区,四区改为张家边区。1957年3月,撤区并大乡时,东区境地属濠头乡、张家边乡、环城乡。6月石岐郊区并入环城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濠头乡命名为燎原公社,张家边乡命名为胜利公社,环城乡命名为郊区公社,沙涌乡命名为钢铁公社。1958年10月,全县合并为7个大公社时,原胜利公社和濠头公社均划入张家边大公社,钢铁公社和石岐郊区公社并入环城大公社。1959年10月石岐改为镇。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划,下辖公社。环城区下辖环城、库充、沙涌等公社;张家边区下辖濠头、长江、张家边等公社。1963年撤区并公社时,则划为张家边公社、环城公社和石岐镇(1969年撤销镇)。1983年11月,把公社改名为区公所;1986年12月将区公所改为镇。当时将长江村和长江乐园合并成立长江管理区,后又将大鳌溪入该区管辖。2、建置后的组织沿革,1988年1月7日,中山市批准升格为地级市后,环城、张家边、郊区、东区等划入城区范围内,1988年,经中共中山市委《中委(88)20号》文件批准成立中山市人民政府东区街道办事处,属中山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同年8月8日正式挂牌。其辖区为环城北部划出搓桥、沙岗、新村、大鳌溪、小鳌溪、新安、库充、亨尾、白沙湾、起湾、齐东、老富头、三溪、紫马岭、土瓜岭等15个行政村以及郊区划出的长江村和4个社区;东区街道辖区面积71.4平方公里,人口37507人。街道成立以来,东区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地址几经搬迁,初期设于中山市孙文东路19号,1991年1月迁至中山四路,2000年11月又迁于中山五路63号的东区街道办事处新办公大楼内至今。

气候特征

东区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冬半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夏半年受热带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年只分干、雨两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5月为干季。90%以上降水集中在雨季,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在同纬度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高温区。

三大经济结构(比值)

年份农业制造业服务业197588.610.01.4198086.613.90.5198569.225.55.3199030.858.710.519959.480.89.820003.370.526.220050.471.727.92007063.336.72008058.042.02009040.459.62010025.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