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区地图
南屯区相关地区地图:
中共集美区委参访团首访台中市南屯区党
部开创国共两党基层党际交流先河并进行经贸文体合作交流,中共集美区委书记黄锦坤,日前应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南屯区党部邀请,率中共集美区委参访团首访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南屯区党部获得成功。昨日,集美区委副书记、赴台参访团副团长黄聪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赴台以基层党际交流为纽带,互相理解,彼此信任,推动经贸、招商引资、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方位交流。参访期间,黄锦坤等一行大力推介了海西、厦门和集美的区位优势、发展成就,以及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推介会上,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南屯区党部认为闽台之间有“五缘”的优势,表示愿与中共集美区委共同打造好双方基层党际交流平台,促进两地工商、文化、体育、社团等方面民间交流的持续化、常态化。发展与展望
随着台南屯区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台中港的兴建,南屯区加工出口区的设立,对南屯区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起到了刺激作用,工商业日趋活跃。1973年7月位于台中市西屯、南屯两区之间的台中工业区一期工程动工,至1977年5月完工,占地面积l69公顷,是当时台湾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1981年,台中工业区第二期工程竣工,总面积扩大到400公顷。该工业区位于大肚山东侧的坡地,可容纳中小型工厂150余家。台中市原有工业以食品加工业为主,除米、面加工业外,还有制糖、食用油炼制、罐头加工业等。60年代中期以后,台中市工业发展最快的是机械工业、小五金工业、电子工业和体育用品、乐器制造业等。目前,全市已发展为拥有各类工矿企业3万余家,其中各类工业企业达5000余家,包括机械工厂1000余家,占全省基建工程总数的17%左右,手工工具、轴承、原动机、离心泵、机床等产品的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体育用品和乐器制造业的产量约占全省的一半左右。食品工业:位于台中市西屯区高速公路西侧的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工业区,是全省继高雄和榆梓之后建立的第三个加工出口工业区,占地面积23公顷。容纳外销工厂50家,吸引外资750万美元,产品外销3千万美元,雇用员工1万人。1986年投资47家,投资额突破1亿美元,外销额达到5亿美元,就业员工2万多人,产品以电子产品、光学制品为主。全市工厂企业中,除“台中精机厂”规模较大外,其余大都是百十人上下的中小型企业。除制糖和食品加工业外,其他工业多为来料加工和进口原料加工装配,产品以外销为主,是该市典型的工业形态。由于台中市地理位置适中,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使台中市自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成为台湾省包括台中、彰化、云林、南投四县在内的中部经济区域中心。该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如以台北市为中心的北部经济区和以高雄市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区,但比东部经济区和澎湖经济区发达很多,是台湾省第三大经济区。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2%。该区东部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和阿里山脉的接触地带,高峰林立。全省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六条大河中,有三条发源于台中市的东部山区。其中,浊水溪、大甲溪、大肚溪是台湾水力资源蕴藏最丰富的河流,并且是全省最早建立水力发电厂的地区。自50年代中期起,已在浊水溪、大甲溪中上游进行梯级开发,先后陆续建起了近十座大型水力发电厂。全区水力发电机装机总容量达200万千瓦,约占全省水力发电装机容量的80%,成为全省主要使用水电的地区。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中部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尤其是台中市,工厂数量由1000多家,增加到7000多家,增长了3.4倍。该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台湾省原来以南、北两大工业带为主的格局,使中部经济区与北部、南部两个经济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台中市是台湾省东部地区陆路交通的枢纽。纵贯铁路自基隆、台北,经桃园、新竹、苗栗从北屯区进入台中市,斜宁市区后,经彰化、云林、嘉义、台南至高雄,把台中市与台湾西部重要城镇连接起来。台中市还是纵贯铁路的重要支线??集集线和东势线的起点。集集线从台中市向南经台中县至南投县的水里乡,可至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东势线从台中市向北经丰原市可至东势镇。台中火车站是全省三大特等站之一,从台北至高雄的客运列车到台中站是必停之地,同时,台中市每天还有发往台北、高雄、水里、东势的12对客运列车。台中市至台中港的货运承担台中港进出港货物的50%左右。南北高速公路从北至南纵贯台中市的西屯区和南屯区,市区北部有丰原交流道,市区南部有王田交流道,可使台中市的车辆顺利地进出高速公路。环岛公路的纵贯公路和该市其他公路以辐射状通向该市周围各县市。从台中市向东北经12号公路约10余公里到台中县的东势镇,或向南经雾峰均可进入中部横贯公路,可到达该省东部的花莲和台。稠密的公路网,使台中市有扼全省南北公路交通咽喉之势。台中市内的道路建设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市内有台中市公共汽车、仁友公共汽车及丰原客运的汽车来往于市内及邻近县市,每千人的汽车持有量居全省首位。台中市西屯区还有一个民用机场,其规模和设施不及桃园、高雄两个国际机场,也不及台北市松山机场,为省内航空港。辟有至台北、高雄、花莲、台东、马公的航线,及飞往日月潭的直升飞机航班。从台中市飞往台北和高雄仅需20分钟。
交通
南屯区交通,中山高南屯交流道,台74线:中彰快速道路,县道125:西屯区-南屯区-台中县乌日乡,县道127:西屯区-南屯区-台中县乌日乡,县道136:西区-南屯区-台中县大肚乡旅游
大肚山运动公园:大肚山运动公园位于台中市南屯区,是个利用各种景观设计,让人在游憩之余也能从中了解自然资源力量的都会运动园区。在市政府的规划蓝图中,园区里的许多设施都在“教育第一“的大前提下设置,显得别富创意。在湖边砌筑缓坡地形,下过雨后形成积水洼地,除了可以供青蛙跳跃戏水之外,还能供鸭、鹅等水禽类食水栖息。不过这一切设施都还在筹划中,目前园区里大片空旷绿地,反而成了越野车辆的练习场地。磺溪书院:俗称文昌祠,为昔时大肚地区的文教中心,其创设源于西雍社社学的成立。按清代学制,在党庠州序之外,乡堡坊里常设官塾,以利偏远生童就学,称为社学。然因实施日久,渐归义学,而转为诸士子会文结社,敬业乐群之所。甚而有文加祠之设,大率便有社学。清嘉庆四年己未(西元一七九九年),大肚士绅赵顺芳与乌日士绅杨占熬为提倡文风,创学论艺,乃成立西雍社。西雍社成立之后,又发动社员倡捐,兴建文昌祠,做为游艺论学之所。迨赵顺芳之子赵璧举秀才后,后起之秀辈出。崇文重道,蔚为风气。因思文风之推展与教育之普及,爰于光绪十三年丁亥(西元一八八七年)由赵顺芳倡议在文昌祠址创设书院,名为“磺溪书院”,全部工程于光绪十六年庚寅(西元一八九○年)完成。日据时期,磺溪书院曾充做大肚公学校,并在龙井、追分设立分校,其后迁离磺溪书院对为大肚国民小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