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县地图
峨边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林、水、矿、旅游是峨边的优势资源,全县有林面积2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900多万立方米。全县总计水能蕴藏量125万千瓦,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在50万千瓦以上。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无烟煤、磷、铜、粘土、铅锌矿等20多种,储量丰富,且多分布在公路和成昆铁路沿线。全县有宜牧草山坡72万亩,具备大力发展牛、羊的条件。享誉中外的峨边黑竹沟,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特色
双椒酱:鲜野藤椒剔透碧绿、清香纯麻,细海椒红亮香辣,劲道不凡,加入多种佐料以植物油炒制,色泽鲜亮而绝无凝结的浊滞。吃进嘴里则是在麻辣中透出鲜香的清爽来。藤椒:藤椒是一种有独特香气和味道的植物,属芸香科。主要生长于金沙江流域和大渡河上游,属于野生植物。藤椒的种子、果皮、叶均可入药。果皮为传统中药,具温中止痛、温通血脉、降压、预防血栓形成、键脾强胃、祛风除湿之功效,中医入药对慢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黑竹沟竹笋:黑竹沟竹笋产品,取材于海拔1800-3000米的峨边黑竹沟原始森林特产的天然春笋,独具香、嫩、脆、鲜的特点,富含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风味独特。
历史沿革
本峨眉县地。明置峨边县。大渡河又称峨水,县在大渡河南岸,故名。一说因在峨眉山之边或峨眉县之边而得名。峨边于1914年正式建县。1949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8月15日正式成立峨边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川南行署乐山专区。1955年11月9日,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委托乐山专区代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地区。1985年以后,隶属乐山市。1997年,峨边彝族自治县面积2395平方千米,人口13.9万,其中彝族3.4万,辖6个镇、13个乡:沙坪镇、新林镇、毛坪镇、五渡镇、大堡镇、斯合镇、万坪乡、白杨乡、红花乡、杨村乡、宜坪乡、觉莫乡、杨河乡、新场乡、共和乡、平等乡、哈曲乡、勒乌乡、金岩乡。县政府驻沙坪镇。2000年,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沙坪镇、新林镇、毛坪镇、五渡镇、大堡镇、斯合镇、万坪乡、白杨乡、红花乡、杨村乡、宜坪乡、觉莫乡、杨河乡、新场乡、共和乡、平等乡、哈曲乡、勒乌乡、金岩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11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沙坪镇41666、大堡镇10813、毛坪镇11128、五渡镇9606、新林镇11914、斯合镇3295、红花乡3957、宜坪乡6574、杨村乡5338、白杨乡2497、觉莫乡1850、万坪乡2319、杨河乡3317、共和乡4292、新场乡5835、平等乡1725、哈曲乡2089、金岩乡5651、勒乌乡4300。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沙坪、大堡、毛坪、新林、五渡、黑竹沟)、13个乡(红花、宜坪、杨村、觉莫、万坪、白杨、杨河、共和、新场、平等、哈曲、金岩、勒乌)。工业
工业企业从无到有。1952年创办了第一个国营企业——四川省地方国营峨边县印刷厂。以后,地方工业相继发展,到1978年,已发展到56家,涉及机械、建材、煤炭、化工、缝纫、印刷等行业。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26.16%。地域风景
峨边旅游资源独特,有中国的百慕大――峨边黑竹沟,它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高山深谷为骨架,以大规模原始生态群和动植物资源为外貌。兼有奇峰异石,溶洞,泉瀑,草甸,高山海子,原始森林等。经专家评估,具有世界级景点6个,国家级景点20点,是品位极高,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胜地。黑竹沟: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深藏着一块古朴、原始,并充满神秘色彩、曾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的瑰宝。经中国森林风景评价委员会审议,黑竹沟二000年二月二十二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竹沟温泉:黑竹沟温泉位于峨边与黑竹沟景区之间的公路旁,距峨边县城仅40多公里,距黑竹沟镇约10余公里。黑竹沟温泉千百年来在神秘黑竹沟的官料河旁静静的流淌,它是大地热情的自然流露,是大地给予人类的宝贵馈赠。峨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邻。县城沙坪镇介于东经103°15′至103°33′,北纬29°15′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73千米,全县幅员面积2395.5平方千米。成(都)昆(明)铁路横越县城,省道306线穿过县境,距乐山大佛108千米,是通往大凉山的门户。2003年全县辖6个镇13个乡129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8883人,其中,彝族人口46300人,占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