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地图
峨眉山市相关地区地图:
峨眉山美食
【肉包谷耙】峨眉有名的小吃。将细包谷粉用温水调和好,再把拌上香料的猪肉颗粒和在调好的包谷粉中,捏成团,放在拗子(平锅)上烙熟,然后放入炉内周围烘烤。这时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雪蘑芋】蘑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叶柄成蛇纹色,复叶成掌状,小叶羽状分裂,地下茎是球状,块茎似芋。经磨粉加工后方能食用。煮熟后成黑色,俗名黑豆腐峨眉净水、峨山、双福、普兴、川主等镇乡均有出产。过去峨眉山上上半年缺菜,各大寺庙均储备磨芋作菜。雪蘑芋的制作发明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大约在三十多年前,千佛在顶住持和沿圣渭一天发现一方蘑芋经过几天冰冻后发泡成了海绵状,吃起来分外可口,便试制成生产,经过多次试制成功。因味道鲜美,且易保存,各大寺庙都开始制作。后来,这一制作方法经过改进完善后延续下来。雪蘑芋就成为峨眉山一大土特产品。雪蘑芋具有质地松软,入口味鲜,香而不腻,风味独特等特点。食用时经温水浸泡成海绵状,压干水份,切成薄片或细条,配上各种调料,即可凉拌,又可烧肉等。【三合泥】峨眉小吃中有名的一道甜品。主要用黑糯米、黄豆、芝麻、花生等材料精致而成。吃起来皮面干脆而心里柔软。【叶儿粑】用糯米细粉做皮,内用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等合制成心子;用粑叶包好蒸后即可食用,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当然还有其他心子,比如用肉等等。【凉粉】凉粉在峨眉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凉粉的花样很多,按颜色分有黄、白两大类;按原料分有米凉粉、荞麦凉粉、豌豆凉粉等。这些凉粉可根据需要切成大、小片子、丝、方颗等,或拌或煮。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花样谓之“打手摊子”,它不用碗,而是将凉粉切成巴掌大一块,托在手心,上浇调料,食客边走边吃,别有一番情趣。峨眉还有许多的名小吃像【豆腐脑】、【峨眉抄手】、【串串香】等。佛教文化
佛教在公元一世纪时,由于佛教徒对修行能达到何种果位的认识不一,形成大乘、小乘两大派别。大乘先传入我国,又分为三论宗、净土宗、律宗、法相宗、密宗、天台宗、华严宗。前五宗来自天竺(即今印度),后两宗为我国僧人所创。南北朝萧梁天监(公元502~519年)年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Bodhi-dharma)来我国创立禅宗。从此,禅宗作为正宗在我国流传。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慧能为六祖。慧能与神秀同受弘忍五祖的法要,分成南北两宗,即宗教史上称“南能北秀”。神秀代表北宗,传两代而失传,慧能代表南宗,一直传到现在。慧能大师的法嗣颇多,宗支繁衍极盛。日后南宗分成南岳怀让、青源行思两系。南岳系又分为沩仰、临济两宗;青源系又分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临济宗在石霜楚圆之后又衍出黄龙、杨歧两派。峨眉山僧徒多是临济宗门人,曹洞宗次之。据《五灯会元》等书记载:唐文宗(公元827~840年在位)年间来峨眉山的昌福禅师(眉州人)、黄檗老人(福建人)、灵龛和尚(成都人)、黑水和尚(峨眉人),为峨眉山最早南岳临济宗门人。唐僖宗(公元874~888年在位)年间来的西禅和尚(嘉州人)、白水和尚(嘉州人)、澄照禅师(川西青城人)、布水岩和尚(益州人)、东汀和尚(嘉州人),则是青源系曹洞宗最早门人。他们来峨眉山后,修建寺庙,招收门人,代传相续,延流至今。惜因史料奇缺,对禅灯流衍之具体史实,已难尽悉。现仅从“黑水祖堂”和“昌文修谱”的有关记载中略知其发展梗概。据《峨眉山志》载:“黑水寺,在对月峰,创自晋魏肇公(384~414)。唐僖宗问,高僧慧通住锡,道闻朝廷,敕建永明华藏寺(即黑水寺),弘建普贤(即万年寺)、延福(即牛心寺)、中峰、华严四刹。继席祖庭,位列传灯,承憬、义钦、黑水、昙振、洞溪、广悟。前后七代,悉宗风大振。故古今称‘峨眉祖堂’、‘水洞溪’,俱以山彰名也。”,又刘君泽《峨眉伽蓝记》中记:华严顶,雍正己酉(1729年)通融(慧先)老人所开建。卧云庵,见无禅师传临济三十四世,其数传之法嗣有昌文真秀者,具戒于峨眉灵觉堂,乾嘉之际监寺事,嘉庆甲戍(公元1814年)始修见无禅师以下谱系,令其徒孙能环,遍历四川二十多县,并及江苏、云南、贵州等省。普访稽考,迄至道光了未(公元1847年)谱成,分写十八部分存本山永庆寺、华严顶及省内有关各寺庙。可惜该谱今已无从查得。临济宗僧谱(字辈):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正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曹洞宗僧谱:广崇妙善,宏胜禧(后改为永)昌。继祖续宗,慧正维方。圆明净智,德行福祥;澄清觉海,了悟真常。沩仰宗僧谱:慧维妙真恒,心空悟上乘。续宗宏法远,万古耀莲灯。此外,在金顶铜殿铜碑上铸有“峨眉山铜殿法派:普行澄清海,智镜常照明。闻思修心德,觉遍性圆融。”,1984年在洪椿坪出土的清人冯庆樾撰的《双百字联》石碑上刻有千佛禅林之号派“德先字正恒,定静精华灿。大海清奚纯,中诚观守善。金经广照深,法融涵空鉴。福缘满行成,西来昭普愿。”这些可能都是临济宗某岔宗的僧谱。1990年3月《峨眉山佛教专辑??峨眉文史第六辑》记载有峨眉山寺庙宗教体系,截至公元1949年止(列为一行一组者较为亲近)。临济正宗:伏虎寺、龙凤庵、天台庵、无量殿、华严寺、慧灯寺、卧云庵;大乘寺、白云寺、菩提庵;报国寺、祖殿、太子坪、七天桥;锡瓦殿、万佛顶、明月庵、天门石、观音阁、园觉寺;千佛顶、圆通寺;华严顶、遇仙寺、永庆寺、接引殿、祖师殿、沉香塔、普贤塔(和尚塔);净土寺(大坪)、雷音寺、善觉寺、龙升岗。临济岔派:洪椿坪、仙峰寺、清音阁、广福寺、牛心寺、会福寺、保宁寺(含仙峰庄);华藏寺、万行庄、冰雪庵、佛顶庵;中峰寺、纯阳殿、西坡寺、莲花石、观音寺;大峨寺、神水阁、雷洞坪、新开寺、新殿、息心所、回龙寺、桂香阁、高觉庵。曹洞正宗:上白龙洞(含下白龙洞)、极乐寺、大佛殿、毗卢殿(未改为什方丛林前)。曹洞岔派:砖殿、洗象池、初殿(含兴圣寺)、长老坪(含长寿寺)、圣积寺、蒲公庵、金龙寺;慈圣庵、上中下三个海会寺、子龙庙、观音阁、观音寺。七庙当时无人住持,甚至无僧众长住。观心坡不明宗派,传为明代传入的沩仰宗寺庙。峨眉山寺庙在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前全属子孙庙。是年全山佛教界协议,以万年寺之毗卢殿、峨眉东郊的大佛殿建立什方丛林,是为峨眉山什方丛林之始。民国8年(1919年),大佛殿方丈仁玉和尚,聚憎众300余人传戒授法。民国25年(1936年),大通禅师于毗卢殿传戒授法,受戒者计260余众。特色活动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是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国仙山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享有“峨眉天下秀”的赞誉。峨眉韵是一台供游人观看反映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表演,旅游季节剧院每天晚上接待游人观看,直到冬季峨眉山封山。包括有川剧滚灯、川剧木偶、峨眉武术、川剧变脸、杂技、茶艺等等。外部交通
航空::峨眉山风景区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120公里,为全高速公路,乘车90分钟即到。双流机场已开通了国内、国际航班。从双流机场到成都市区有民航大巴,票价10元(线路为机场—岷山饭店—城北火车站)。公交车票价5元,线路与民航大巴相同。打的约40—50元。游客可在岷山饭店下车,步行10余分钟,就可到成都旅游车站——新南门车站。铁路::峨眉站是通往昆明的必经站,游客可乘K145、K113、K165到昆明或K117至攀枝花的火车到峨眉火车站下车。峨眉火车站距离峨眉山风景区约10公里,乘车约15分钟。也可乘火车到达成都站,转乘旅游中巴车进入景区。
公路::从成都新南门车站,平均每30分钟便有班车发往峨眉山或乐山,车程约2小时,票价35元。乐山中心站、肖坝车站有班车发住峨眉山,中心站每10分钟一班,车程约30分钟,票价8元。重庆菜园坝车站每天有直达车发往乐山峨眉山。至乐山:早上7:00发车,下午6:00收车,每1.5小时一班。票价:豪华车96元,普通车85元。至峨眉山:早上9:00,票价105元;11:00票价90元。
水运::乘船沿长江而上到乐山市再进入峨眉山。
自驾车::1、成都、德阳方向(以天府广场为中心):从天府广场出发经人民南路到浆洗街至永丰立交上成雅高速、成乐高速到乐山,经乐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也可从人民南路到二环路至永丰立交上成雅高速、成乐高速到乐山、经乐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2、重庆、泸州方向:一是经成渝高速至成都后经成雅高速、成乐高速到乐山、峨眉山;二是经成渝高速至内江、自贡、荣县、乐山、峨眉山。
市内交通
公交车::市区——天下名山牌坊——景区客运中心——峨眉山饭店——灵秀苑、灵秀温泉——峨眉山大酒店——红珠山宾馆——报国寺——伏虎寺。票价1.5元,每10分钟一班。峨眉一中——喷水池——人民医院——九珠(长途)客运中心——火车站。票价1元,每10分钟一班。九里镇——天下名山牌坊——市区——罗目镇。票价1.5元,滚动发班。出租车::起价5元,打表计费。
人力三轮车::峨眉市区的特色代步工具。安全便宜舒适,可供1—2人乘坐,价格根据路程远近1—3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