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镇地图
胜利镇相关地区地图:
区域概况
胜利镇地处峨眉山市东大门,全镇幅员面积19.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19米。辖9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1870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四川省经济综合势力百强乡镇”、乐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乐山市“四五普法试点镇”、峨眉山市“文明乡镇”等称号。该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紧邻峨眉山市城郊,辖区内有峨眉火车站,成昆铁路、乐峨快速通道主干线与境内梅燕路、胜燕路、峨九路构成完善的交通网络。近年来,该镇按照“工业强镇、城郊兴镇、产业化富民”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发展优势,抓住被列为全国省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的机遇,调优调精调深调大农业产业化,形成种植水果5500亩、蔬菜6200亩,养鸡100万只、养鸭40万,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其中:养猪1000头以上专业户1户,100余头以上专业户约50户,50头以上专业户约100余户),产业结构调整率达70%的特色农业经济;不断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强化治污增效力度,现有峨眉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凌云钢有限公司、宏业铁合金厂等亿元企业6家,规模以上企业11家,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7.2亿,招商引资4600万元,入库税2194万元;充分利用城市拓展机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规范城镇建设管理,通信、天然气、自来水、排污等设施优先到位,引来雷马屏监狱落户,建成了第一期新型商贸住宅区,建成区面积达0.8平方公里,第二期商贸住宅正在兴建中。通过几年的努力,镇域经济驶入了快车道,经济综合势力不断增强。胜利镇下辖村:夏荷村十里村红色土地——胜利滕家堡
滕家堡是罗田地区革命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的革命斗争在鄂豫皖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诞生了罗田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团支部,第一支农民自卫军,出了第一个红军师长肖方,第一任县委书记李梯云,出了一个兵团副司令文建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许继慎、王树声、杜义德、皮定均等红军和解放军高级将领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不可磨灭的丰碑。一九二六年夏,在董必武的指导下,共产党员李梯云受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派遣来罗田开展革命工作。他回到故里滕家堡,发展党组织,在金凤楼建立了中共罗田支部(李梯云任书记),播下了罗田革命火种;十月,在陈家畈东岳庙成立了中共商罗麻特别支部(肖方任书记)。随后,相继建立了肖家坳等十余个党支部,在党的领导下,还建立了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工会,组成了罗田第一支农民武装——滕家堡农民自卫军。在滕家堡地区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九月,在县城成立了罗田县农民协会,肖方任委员长;十二月,在县城武圣宫成立了中共罗田地区县级党组织(一九二七年五月改称中共罗田县委),李梯云任书记,在县委领导下,罗田地区的大革命运动空前高涨。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九日,滕家堡地区的土豪劣绅发动了反革命暴乱。六月中旬,夏斗寅叛军进犯罗田县城。至此,罗田地区大革命运动失败,党组织负责人李梯云、肖方等转移豫商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滕家堡划归罗麻特别区,为支援商南起义作出了贡献。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七年,红十一军三十二师、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经常转战滕家堡。一九三O年十二月,红一军(军长许继慎、副军长徐向前)还在此发出了《告罗田滕家堡群众书》,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滕家堡地区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从未间断,新四军五师派员组建的罗麻支队、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派遣的手枪队、中共罗田县委所属的武工队、先后在此坚持革命斗争。一九四七年九月四日,二野六纵解放了滕家堡,建立了牢固的后勤基地。十月,鄂豫军区第四军分区在此组建。一九四八年六月,鄂豫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张体学、政委李友九率部在滕家堡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激战。这次战斗中,歼灭敌正规军两个连,击溃敌自卫队七个中队,毙俘敌百余人,我军指战员数十人英勇牺牲。一九四九年,解放军高级将领王树声亲临滕家堡指挥剿匪。滕家堡历史,滕家堡,古称“屯兵堡”。数十年来,这里一直是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二十四年间,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在滕家堡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一九二七年五月,共产党员夏登阶、肖锦云等十三人,在反革命暴乱分子的屠刀下壮烈牺牲。一九二九年五月初,红十一军军长吴光浩率十余人赴豫商南,途经滕家堡,遭反动民团包围,全部遇难。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罗田工委书记廖汝怀、滕家堡区区长曹剑影等数十人在此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敌人杀害我革命同志的手段残酷至极,惨不忍睹,烈士殉难的情景,屠肠决眼,石人落泪。滕家堡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有二百余名,他们的英名浩气,流芳千古,永世长存;他们的光辉业绩,无竞维烈,彪炳青史。
现今的滕家堡,在鄂皖交界的雄关险隘松子关下,有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过去叫滕家堡,现在叫胜利镇。镇子里有一条千年老街。老街清一色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长街曲巷,雕栏画栋,流檐翘角,土窑炼制的青砖青瓦,密密的方形木格的窗户,厚重而古朴的木门,整幢房子的结构是土木约各占50%。属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老街全长800余米,由一条主街和几条岔街构成。幽深迂回的巷道如秋波流转四通八达,前门临街,后门临河或依山,街路用青石板或花岗岩板错缝铺就,街面宽2至3米。街房大多系石、砖、木结构,兼融徽式建筑风格的马头山墙,共壁连体,一进几重,厅堂、厨房、后院,宽敞气派,与石条砌成的天井互为映衬,通风透气,让光线泻入厅内。排水管道藏而不露,几百度春秋,从未发生过渍水堵塞。临街面以两层楼房为主,上宿下店或前店后房,一层均用板门、板壁,形成鳞次栉比的店铺。整体布局合理有致,功能齐全,且冬暖夏凉,居家宜人。由于两边的屋檐基本对称,这就把本不太宽的街面挤成一条窄缝,抬头仰视,蓝天一线,越发映衬出老街久远深厚的质地。老街人茶余饭后,喜欢坐在各自的门前,与对门谈天说地,相互敬烟倒茶,融融相乐。穿着对襟褂,拄着罗汉竹手杖,吸着长杆烟斗的老人,一步一顿地穿行在老街上,展示着深山老街人特有的苍朴风貌。
行政概况,原名滕兵堡,又名滕家堡,原为胜利县镇政府驻胜利,人口58241人,面积254.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腾家堡、占家冲、洛家畈、方家坳、韩塔寺、涂家寨、毛家坳、张家岗、固基河、大竹园、叶家山、李家塆、周家湾、上金家湾、太平原、江家坳、瓦屋基、闫家畈、李家坳、毛家垱、松子关、脱甲岭、黄泥畈、洗儿岭、翁家湾、大刘湾、汪家冲、甘家冲、瓦学、梅花坳、杨家畈、飞钟山、金家河、纸棚河、黄家铺、板桥、乌石岩、陈家山、黄泥岗、落梅河、畈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