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柳州市地图 > 柳城县地图 >
凤山镇地图
凤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卫生

全镇辖区内共有1个县医院,1个县级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中医院,1个计生服务站。截止2007年9月30日止,全镇的年初人口为71808人,年末人口为72049人,出生人数496人,出生率为6.90‰,其中一孩371人,一孩率为74.80%;二孩122人,二孩率为24.60%。计划内三孩3人。在出生人数496人中计划内出生494人,计划生育率为99.60%。自增人数195人,自增率为2.71‰。全镇有已婚育龄妇女14151人,已采取措施的有12668人,综合节育率为89.52%,其中男女扎2577人,绝育率为18.21%,放环9769人,放环率为68.70%,三术合计12299人,三术率为96.93%,服药、打针、用套369人。全镇农业人口办理独生子女证人户1678户,办证率为59.89%。凤山镇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目前,全镇参合人数达16120户47931人,参合率达95%。上半年总付门诊费4782人次86027元,兑付住院补偿费719人1099664元

农村经济

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650.3万元,财政收入达58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3元,人均比上年增收1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500元,粮食总产量1454.9万公斤。到2007年,全镇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3663.09亩,有新老茶园总面积59123亩,可采面积达43916亩,全镇上半年完成茶叶产量1506吨,实现产值7530万元。核桃产业是继茶叶产业之后的又一项朝阳产业、利民产业。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的建设机遇,围绕县委、政府提出把凤庆建设成为泡核桃大县的目标,至2006年止全镇共发展核桃56400亩,投产面积6514亩,2007年计划发展泡核桃面积2.5万亩。凤山镇是著名滇红茶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氛围。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高优生态茶园作为全镇的重点工作来抓,茶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过连续几年的建设,茶叶成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在东山村建设了万亩茶海,优化茶园管理,全面打造了中国滇红第一村安石。到2007年,全镇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3663.09亩,有新老茶园总面积59123亩,可采面积达43916亩,全镇上半年完成茶叶产量1506吨,实现产值7530万元,完成计划产量任务的44.3%,当年完成新植高优生态茶园4236.9亩。

农业生产

全镇耕地面积2235公顷,甘蔗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凤山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对河村西瓜、头塘、二塘村慈姑、莲藕、大湾村柑、大塘、思练村桑蚕等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一优势”的生产格局。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0.96亿元,进厂原料蔗11.62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3.57亿元,财政总收入2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2元。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562.8万元,进厂原料蔗8.52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8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9元。

乡镇概况

凤山镇,原名“凤凰砬子”。传说早年从凤阳屯西南山飞来一只凤凰落在山上,故名“凤凰砬子”。原属通河县管辖,1929年从通河县划出,设置凤山设治局,为设治局驻地。东北沦陷后,1933年“改局为县”,为凤山县城。1939年6月,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设凤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凤山区,后改为第八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凤山乡。1958年10月,改称凤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凤山乡。1985年8月,改为凤山镇。凤山镇地势北高南低,多数村屯坐落在山间平地处,山地面积总数占90%以上。大小山脉呈口袋形包绕村屯,有名山峰18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白石砬子、元蘑顶子、岔林岭等,山间溪涧清澈,林木葱郁,山脉波壮起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小镇,是全县山产品重要产地和北药生产基地。凤山镇属山区气候,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多雨潮湿,冬季风小雪大,初霜期在9月20日—10月5日,终霜期4月25日—5月15日,无霜期105—110天,有效积温在2000—2200℃,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六、七、八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凤山镇地处山区腹部,林产品得天独厚,全镇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90%左右,红松、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秋子等珍贵树种驰名中外。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马路、野猪、熊、狍子、山羊、水獭、野鸡、飞龙等珍贵禽兽。野生植物有名贵药材山参、刺五加、五味子等百余种,野生食用菌如山木耳、圆蘑、猴头等产量甚高,是通河县林产品重要产地之一。凤山镇境内矿产有金、大理石、石英、石灰石资源有待开发开采。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岔林河、蚂螂河、大小泡泽及小型水库60余个。旅游景点有岔林河漂流、青峰山庄、乌龙国际狩猎场、石猴山冰湖旅游区等,岔林河漂流被评为全省十大漂流旅游景区之一。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平顶山风景区、八个砬子风景区、凤凰砬子风景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凤山镇,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发展本地自然优势,利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招商引资,开发资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通河大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区名镇。

历史变迁

该镇位于县境中部,离罗源湾2.5公里,三面环山,东面临海。民国31年有一份邮政部门《视察员查视罗源湾三等邮局局务报告书》称:“全城人口约1.5万人,商业萧条,地方经济不景气,与邻近重要市镇无大联系,该处无工厂……县立初级中学一校,学生约百人,小学计6所。”民国37年,城区有街道28条,巷道34条,主要街道宽3~4米,巷道宽多1米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55年拓宽南大路的桥南古道接通104国道,建成凤南路,宽10米。1956年,罗源电厂改为公私合营,装机容量40千瓦。1957~1958年拓宽司前街至10米,铺以方整石。1958年新辟通场路,拓宽西大路至14米。1958年7月、1971年、1976年11月先后建成白塔、潮格、中房溪百丈水电站后,三站合并称为罗源百丈水电站。拥有厂房18座,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居民普遍用上电灯照明,安装300多盏路灯。1979年3月建成罗源自来水厂,日供水2000吨,居民开始吃上自来水。1979年12月,在渡头山顶建成电视差转台。70~80年代,县城又陆续拓宽、新建南大路、司前街、北大路、通场路、东环城路、北环城路、凤南路等。1985年普查,城区房屋建筑总面积64.4万余平方米,其中1949年以前的只有17.3万多平方米,占26.94%,1980~1985年,新建房屋20.6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1.68%。1985年10月,由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罗源县城区总体规划》,1986年10月,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付诸实施。1987~1990年又建新房约9.3万平方米。1986年新建的中心市场,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为3层框架结构,固定与临时摊位785家。1987年9月,又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可接收中央电视台节目。进入90年代,商业、交通业均有发展,1990年全镇社会商品零售额4975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4486万元,全镇有机动车辆206辆,每天有6班次长途汽车通向外地。道路拓宽改建和街景建设均结合旧城改造进行,1992年开始拓宽改建罗川路,该路原是104国道线上罗源境内横贯城关南大门地段的街道,街容杂乱,路面狭窄,店屋低矮破旧,交通拥挤。1992年7月投资1631万元动工改建罗川路,1993年8月20日竣工通车。拓建后,宽32米,长3公里,水泥道面,直抵罗源湾开发区。羽绒厂至东门坝1公里路段,用绿色护栏将大路分隔成14米宽的主车道,路灯排列成行,道路两侧的航运大楼、烟草大楼、长途汽车站、莲花城、交警大楼,圣水古街等楼房拔地而起。1993年4月松山围垦堵口成功,为罗源城区建设提供2306公顷土地,同年6月,县人民政府委托天津规划设计院编制《罗源湾城市总体规划》,先后按城市总体规划又拓建通场路、北门街、司前街、四坊街、南大路、东大路、东环路等8条市区主要街道,拆迁旧房14.6万平方米,新建、扩建楼宇153幢,改造拓宽道路5080米,浇注水泥路面7.6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拓建城区东环路,于1994年12月建成,宽32.5米,长480米的水泥大道,并在路南端与东门桥、东大路、江尾下新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上,新置裙高0.56米,直径16.8米的环岛,沿街楼宇建筑,清新别致。繁华的中心市场、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电大楼、商业城等高楼,与环岛象征“罗川腾飞”的高杆灯。组成一幅罗源新街景。在旧城改造实施4年中,拆迁旧房13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楼屋30多万平方米,主要商业服务网点有37处。为了根本上改变城区供水紧张,确定扩建自来水厂规模为1.2万吨/日,1994年10月20日竣工,供水能力达2万吨/日,城区人口供水普及率96%。1993~1994年投资70多万元,用于扩大中、小学校园面积,增添教学设备,并兴建养老院,妥善安置五保户,投资30多万改善市政设施。1994年又建成莲花山公园中的4座亭,上山汽车公路2公里,移植各种树木花卉12万株。1994年末,城区街巷道路总长14.71公里,其中可通汽车的6.31公里,除上路衙、马房衙、登波衙未改造外,其余均铺砌方整石或水泥路面,共有排水沟34条,总长12.2公里。镇上有中学2所,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小学6所,建筑面积9295平方米;医疗卫生单位13个,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电影院2座,建筑面积2389平方米,体育场1座,占地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89平方米。全镇辖11个居(村)委员会,8828户,3040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元。

行政区划

镇辖二塘、头塘、旧县、对河、凤山、南丹、思练、大塘、大湾9个村民委员会和凤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共64个自然屯。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7所、卫生院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