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汉中市地图 >
佛坪县地图
佛坪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佛坪生物资源得天独厚:佛坪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被认定为秦岭亚种,设有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高等植物5门180科2000余种,其中野生红豆杉群落、庙台槭、独叶草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已发现野生中药材10大类1000余种,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道地产区。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国宝大熊猫、原始森林、奇山异水、珍稀动植物观赏堪称“四绝”,被省上认定为5A级旅游资源。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度获得国际性组织的正式认定:1992年被全球环境基金确定为全球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02年被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定为最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地区,2004年被批准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矿产资源储量大:矿产资源已探明有黄金、大理石、石英石、云母、水晶、石墨、刚玉、花岗岩等27种,其中以大理石、石墨、石英石、锰、磁铁矿蕴藏量大,极具开发价值。大理石(方解石)储量2000万吨以上,CaCO3含量在98%以上,白度达92度以上;石墨储量500万吨以上,属晶质石墨,粒径为0.0125—0.22mm,鳞片呈短而厚,固定碳含量5—10%,精矿品位大于90%,回收率大于93%以上;石英石(岩)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SiO2含量一般在90%以上,局部达到99%以上;锰矿石储量约400万吨,属氧化矿,MnO2含量为48.31%,Mn含量为28—36%;磁铁矿储量1000万吨以上,赋矿岩系为晋宁期辉长岩、辉绿岩、角闪辉长岩,磁铁矿含量90%以上,品位18—34%,平均品位25%。
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240多条,总流量11.7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10.4万千瓦,可开发5.1万千瓦,是长江中上游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保护地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调水点。

历史沿革

一、蒲池县考:据吴镇烽著《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载:“今县地秦汉时是城固县的一部分,蜀汉设立蒲池县,东晋离乱时县废。西魏复设蒲池县,北周撤销县制,辖地并入黄金县。”“蒲池县蜀汉分黄金县东部设立,因蒲水得名,辖区约为今佛坪县东部及宁陕县西部。”该书在注释中说:“蒲池县,诸志缺乏记载,不知设于何处,按既名蒲池,当与蒲池水有关,今佛坪、宁陕2县交界,有蒲河、汶水、椒溪河3河交汇,显系通往关中的黑蒲道必经之地,故蒲池县当设在这里。”该书在三国、西晋、东晋、成汉、西魏等朝均记述蒲池县,在今佛坪县及宁陕县西部。据《晋书·地理志》载:“汉中郡,秦置,统县八,户一万五千。南郑、蒲池、褒中、沔阳、城固、西乡、黄金、兴道。”,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二(巴蜀书社1984年版)《汉中志》载:“蜀平,梁州治沔阳。太康中,晋武帝(子)〔孙〕汉王迪受封,更曰汉国。郡但六县:南郑县、沔阳县、褒中县、城固县、蒲池县、西乡县。”“蒲池县”仅载县名。刘注:“蒲池县,两汉无此县。《晋志》汉中郡有,《沈志》无。当是蜀汉立,西晋因之,东晋后期或刘宋初年省。所在地不详,按这里的叙述顺序(自西而东),疑在今洋县附近。”,任乃强著《华阳国志校补图注》(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载:“蒲池县:杨守敬《西晋地理图·汉中郡》下注云:郡有蒲池县,无考。今以地理形势推断,晋蒲池县当在今宁强县界,盖蜀汉中分沔阳立,随李雄弃汉中废,故仅见于晋书。本书能举其名,不能言其地理沿革也。”,清嘉庆十八年(1812)编《续修汉南郡志·建置·魏晋》中载:“汉中郡,统八县(《晋书·地理志》)。按:蒲池在西省。”,综以上资料,蒲池县是否在今佛坪地,录诸说存疑。本志暂以新编《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为准。
二、周洋县丞建置时间:自清末以来,有关资料如《清史稿》、《佛坪厅志》、《佛坪乡土志》等,均载清嘉庆间设立周洋县丞于袁家庄,有的明确记载嘉庆五年设周洋县丞。据查清吏部尚书卓秉恬于嘉庆二十五年奏折《奏川陕楚老林情形亟宜区处》,四川总督蒋攸铦、陕西巡抚朱勋等奏折《查勘川陕楚老林情形会同酌议添设厅治以资弹压抚绥》,陕西巡抚卢坤奏折《会议添设佛坪厅治疏》知周洋县丞并非嘉庆间设立,应为道光元年(1820)。
三、佛坪厅建置时间考:据清光绪二十三年编《十一朝东华录详节》载:“道光四年(1824)乙酉,添设陕西佛坪抚民同知、巡检各一。改……镇平巡检为袁家庄巡检”。据中华书局1955年出版《清代地理沿革表》载:“道光四年,析洋县及西安府之周至县地,置佛坪厅,隶府”(该书注资料来源为《高宗实录》及《佛坪厅志》。查《佛坪厅志》记载为佛坪厅建于道光五年)。“乙酉”为道光五年纪年。另据原佛坪厅治佛爷坪《重建文庙、文昌宫碑记》(道光十八年立)载:“佛坪厅治建自皇上御极之四年。”,根据《佛坪厅志》、《佛坪乡土志》、《清史稿》、《续修陕西通志》、《陕西地理沿革》、《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等资料记载,佛坪厅建于道光五年;1986年佛坪县志办公室赴厅城考察,发现城砖上铸有“道光五年造佛坪厅城砖”字样,知佛坪厅城建于道光五年。综以上资料推断,佛坪厅建置时间:朝廷核准设立为道光四年(1824年),首任厅同知景梁曾赴任筹办建厅事宜,筑城建署时间为道光五年。佛坪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设厅,1913年改厅为县,后经几次撤并变迁,1961年恢复县制。1913年,佛坪厅改为佛坪县,属汉中道管辖,佛坪厅厅城成为佛坪县县城。民国初年,秦岭山区成为鸦片产地,佛坪匪患成为顽痼。1922年,在一个寒冷的3月夜晚,一伙土匪越过城墙,竟生擒了那夜正在县衙里交接任的两位县知事,穿过丰乐门而去。后来,人们在财神岭发现了两位身首异处的知事。此后,佛坪县接任的知事再也不敢在佛坪县城久居,背着县府大印四处游荡。老佛坪县城成为土匪盘踞的据点。1924年,佛坪县知事索性将佛坪县政府搬移到佛坪县袁家庄。佛坪老县城大批的居民,牵牛携犬,随之搬迁而去。佛坪县县城搬迁后,人口散了,繁华的市井败落了,原来的佛坪厅厅城,演变为“老县城”一个村庄。1958年11月到1961年8月,佛坪县曾一度撤销,老县城所在地归周至县管辖。—1961年8月,老县城复归佛坪县。1962年7月,老县城村所在厚畛子人民公社正式划归周至县。于是乎,袁家庄则作为佛坪县的新县城理直气壮地顶替了真正的佛坪老县城的地名——佛坪,许多人张冠李戴误将老县城村认为是周至县的老县城。甚至在《周至县志》中,由于老县城原来是佛坪的地盘,没有收录有关老县城的史料,而在《佛坪县志》中,因为老县城已经划归周至县管辖,因而没有关于近代老县城的记载。历史似乎在这里断裂了。2000年,佛坪县辖2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69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袁家庄镇7020、陈家坝镇3912、龙草坪乡1758、长角坝乡2349、东岳殿乡3204、西岔河乡3999、十亩地乡1963、大河坝乡3702、石墩河乡1986、栗子坝乡2019、岳坝乡1783。有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羌族、锡伯族、哈尼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土族、黎族、白族、苗族、壮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分布。

公路交通

全县境内共有各类公路5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过境8.5公里,108国道过境路53公里,县乡公路75公里,乡村公路351公里,旅游路33公里。大、中、小型桥梁62座2340.6延米,其中,大型桥梁3座,中型桥梁17座,小型桥梁42座,有铁索桥70座。西汉高速公路佛坪连接线、三陈、秧岳县乡油路和长角坝至沙窝通村水泥路,大河坝至水田坪、十亩地至凤凰通村公路即将开工建设。“九五”以来,县在上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交通厅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顽强拼搏,苦干实干,大力开展公路交通建设。三年来,共计完成国债、代赈和公路专项资金50万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4500多万元,新建和修复乡村道路295公里,恢复和新建大型桥梁3座、中型桥梁9座,铁索桥70座,新建成2条33公里旅游公路,改造2.8公里108国道佛坪县城过境路,恢复重建了佛两、三陈、秧岳三条县乡公路路基75公里,打通了“西金”、“共力”两条共计29公里的通村公路。通过三年的建设,我县公路网络等级均超过灾前水平,覆盖面不断扩大,密度不断增加,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一个新的公路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在不久的将来从西安经汉中到成都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经过佛坪县,在原东岳殿乡设站,停留大约5分钟。到西安和汉中需要不到1小时车程,可大大方便佛坪的对外交流,这将是佛坪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佛坪的旅游业的大好发展机遇。
公路客运班车乘车指南:
西安——佛坪目前在西安的乘车地点:西安市西南城角水司车站,每天两班,上午九人座小车,6点开始售票,8点发车,下午大巴14:00发车,早上8:30开始售票。
佛坪——西安乘车地点:佛坪县汽车站,每天两班,早上8:30发车,大巴车,前一天14:30可以售票,下午14:30九人座小车发车。《佛坪》:2004-01-01上映大陆剧情导演:高峰演员:王志刚|王双宝|吕晶|汪洋民国十四年,在秦岭腹地汉中佛坪这个距今四百年历史的县城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由于县城地处秦岭腹地,与世隔绝、交通不便,多年来,佛坪匪患猖獗,民声载道。为剿灭以...民国十四年,在秦岭腹地汉中佛坪这个距今四百年历史的县城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由于县城地处秦岭腹地,与世隔绝、交通不便,多年来,佛坪匪患猖獗,民声载道。为剿灭以常龙为首的一帮匪徒,已经先后有郝县长和牛县长殉职于任上。牛县长在履新的当天被常龙一伙击毙在街心九儿客栈的门前后,由谁出任佛坪县长、安抚民心、追剿匪徒,成了让汉中府道尹大人头疼的问题。在道尹大人召集的商议会上,当省城督军杨大人的小舅子刘髯翁提出县城迁址至袁家寨时,道尹大人的得意门生、刚刚进入佛坪地界的赵伯雄不仅极力反对,而且还毛遂自荐、出任佛坪县长。赵伯雄掌职佛坪县长后,一面着手调查民情、体察民意,一面开始追剿常龙匪伙。但让赵伯雄没有料到的是,之所以前两任县长先后遇害、省城督军大人和刘髯翁大人极力主导佛坪迁址,是因为常龙受陈坎爷收买,而和刘髯翁有着表亲关系的陈坎爷都盯着上峰拨下的巨额县城迁址经费。尽管两个得力随从建议利用常龙对九儿客栈老板娘九儿的一往情深,致常龙于死地,但常龙以这样做不仁义为由决定利用下葬两个殉职前任的机会,将常龙引下山来,然后在城里来一个瓮中捉鳖。果然不出赵伯雄所料,得到县府郑师爷的报信后,常龙趁赵伯雄出城送葬的机会,从山上下来,进入城里,想将九儿一起带走。在赵伯雄对常龙一伙的围歼中,常龙失手一枪打死自己钟爱一生的九儿。就在赵伯雄接到常龙对决的邀请时,省城督军杨大人决定佛坪迁址袁家寨的公文已经下到了汉中府道尹大人的手中。常龙在对决中让赵伯雄成全了自己到阴曹地府见九儿的心愿后,被削去官职的赵伯雄赶到袁家寨结束了刘髯翁、陈坎爷一伙的性命。一年后,省城一份火速剿灭匪徒的公文送到了汉中道尹大人手中。公文中称:从匪徒打劫官府的手段来看,匪徒首领疑为赵伯雄。

观光旅游

佛坪县地处中国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南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群山雄峙,溪流纵横,珍禽异兽,鸟语花香。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大熊猫、原始森林、奇山异水、珍稀动植物观赏堪称“四绝”,被省旅游资源普查小组认定为AAAAA级旅游资源。全县旅游适宜开发的景点分布集中,有奇山怪石32处,溶洞3个,瀑布泉潭13处,温泉1处,奇木古树、奇异植被9处,风景河段7处,人文景观及历史遗迹17处。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是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北缘的栖息地,被专家称为“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被认定为秦岭亚种,设有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自然保护区曾三度获得国际性组织的正式认定:1992年被全球环境基金会确定为全球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02年被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定为最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地区,2004年被批准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佛坪生态旅游被列入陕西省十大旅游工程之一,是陕南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链点。近年来,该县坚持把保护和开发自然生态作为立县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围绕绿色中药、生态旅游两大特色产业和大熊猫、山茱萸两大品牌,大力实施“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生态旅游产业已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高起点编制了《旅游总体规划》,建设了旅游专线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精心包装推出了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大坪峪景区、秦岭国际狩猎场、科考探险观光等一批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了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开工建设,集避暑度假、山水观光、科考探险、观赏狩猎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服务体系正逐步健全。“重游千年蜀道,探访神秘秦岭,亲近国宝熊猫,关爱生态家园”的旅游宣传不断扩大,一个“游生态佛坪、品生态文化、购生态产品”的旅游新形象正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自然生态

自然资源:佛坪自然资源丰富,尤以野生动植物和生态旅游资源而闻名中外。佛坪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被认定为秦岭亚种,设有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度获得国际性组织的正式认定:1992年被全球环境基金确定为全球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02年被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定为最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地区,2004年被批准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已发现高等植物5门180科2000余种,其中野生红豆杉群落、庙台槭、独叶草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已发现野生中药材10大类1000余种,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道地产区。
生态资源:佛坪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国宝大熊猫、原始森林、奇山异水、珍稀动植物观赏堪称“四绝”,被省上认定为5A级旅游资源。佛坪还拥有丰富的森林、水能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属原生状态,林木蓄积量大。境内大小河流240多条,总流量11.7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10.4万千瓦,可开发5.1万千瓦,是长江中上游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保护地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调水点。矿产资源已探明有黄金、大理石、石英石、云母、水晶、石墨、刚玉、花岗岩等20余种。近年来,该县坚持把保护和开发自然生态作为立县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围绕绿色中药、生态旅游两大特色产业和大熊猫、山茱萸两大品牌,大力实施“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体系。以山茱萸为龙头的绿色中药材产业逐步壮大,生态农业加快发展。佛坪是全国山茱萸主产区,以果大、肉厚、色泽鲜艳、药用有效成份高而著称,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山茱萸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被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全县山茱萸已发展到8万亩300万株,年产干萸肉600余吨,并已取得了GAP认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以生猪、土鸡、养蜂为主的养殖业,以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以水稻、玉米、土豆为主的粮食生产等绿色种养业亦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围绕农产品加工、旅游配套产品开发和水能、矿产资源开发,新的工业体系正在形成。山萸肉饮片、山茱萸保健酒、“农家香”系列绿色食品、旅游纪念品、软木橡胶、硅碳棒、大理石等产品,深受用户青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逐步转型升级。佛坪生态旅游是陕西省十大旅游工程之一,是陕南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链点,已高起点编制了《旅游总体规划》,建设了旅游专线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精心包装推出了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大坪峪景区、秦岭国际狩猎场、科考探险观光等一批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县城初具规模,“重游千年蜀道,探访神秘秦岭,亲近国宝熊猫,关爱生态家园”的旅游宣传不断扩大,一个“游生态佛坪、品生态文化、购生态产品”的旅游新形象正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线观看

佛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