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镇地图
复兴镇相关地区地图:
小镇特色
复兴镇是一个集红色文化、竹文化及盐文化为一体的小镇。有一条长1000米,宽28米平坦笔直的大街,这标志着全镇小城镇建设的成果,集镇占地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明清建筑的古镇老街、古朴典雅的江西会馆、川盐入黔的盐文化遗址、东汉岸墓群等在这里受到保护,具有现代理念的红军雕塑,复兴小学建筑群等。吉林省汪清县复兴镇
基本介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复兴镇位于汪清县城东部,距县城88公里。东部和南部与珲春市毗连,北部与黑龙江东宁接壤。南北纵长61公里,东西横距52公里,全境1183平方公里。辖区10个行政村,总户数3790户,总人口12296人。复兴镇被国家和吉林省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象帽舞之乡和吉林省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复兴镇内有两条河流,绥芬河属绥芬河水系,发源于境内东部的盘岭北麓,由南向北流经复兴镇、罗子沟镇之后进入黑龙江省东宁县,全长250公里,境内流长97.8公里,流域面积2,459平方公里。珲春河:珲春河属图们江水系,发源于汪清县东南部盘岭山脉北侧,经复兴镇杜荒子村流入珲春市。境内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293平方公里。复兴镇高山气候明显,年平均无霜期102天,常年有效积温1840摄氏度。地表土壤以白浆土、腐殖土和黑土居多,土质较为肥沃。该镇有耕地1388公顷,均为旱田。农作物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还有谷子、玉米、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有人参、水飞蓟。自然资源:复兴镇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木材、黄金及土特产重点产区。该镇境内有林地113975公顷,汪清林业局建有所属国营林场6个。辖区内现有木制产品加工厂六个。矿产资源以黄金著名,分布广,储量多,新华矿业、鑫兴矿业落户本境。另外,据勘测复兴镇的煤矿、铜矿储量也非常丰富。复兴镇境内各种野生土特产遍及山野,有山参、党参、黄芪、细辛等名贵药材,还有木耳、蘑菇、蕨菜、刺嫩芽、松籽、榛籽等土特产品。为了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2007年,镇里投资550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为600至800吨的冷藏厂。
经济发展:复兴镇供销社药材生产基地:该镇创办了药材专业生产合作社并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化,在为“三农”服务中,走出一条农民增收之路。2002年他们以汪清县建设万亩药材基地为契机,把基地转为更加紧密型的药材专业生产合作社形式,带动复兴镇的药材生产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轨道。合作社共有药材种植户87户,种植面积60多公顷,主要种植防风、白术、黄芪、细辛等8个品种,实现年产值40万元。在为农民服务中,合作社的业务也有了进展,实现了与药农共同发展的目的。地栽木耳:汪清县复兴镇六道村地栽木耳产业在村食用菌生产协会的带动下,成为该村村的支柱产业。六道村食用菌协会成立于2006年,现拥有会员56人,是集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指导生产与销售、向有关部门反映协会各项情况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栽木耳种植农户占该村总户数的80%以上,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该村地栽木耳的种植量已突破200万袋左右。地栽木耳产业正由六道村辐射全镇其它村屯,也将逐步成为复兴镇的支柱产业。该镇建有集中饲养牛舍1100平方米,青储窖14座,围栏草场1000余公顷,黄牛年出栏5000多头,存栏5000头。该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各类中药材种植留存面积已达571.8公顷。建立了“防风”和“北苍术”两个中药材基地,当年可发展苍术20公顷,防风11.8公顷。细辛、黄芪、龙胆草、贝母等中药材稳步发展。同时,积极调整食用菌生产模式,引导农民发展代料木耳。复兴农场:复兴农场始建于1956年,坐落在吉林省东北部的长白山脉之内。这里盛产长白山野生山菜和野生食用菌名操国内外,农场建场50年来,已积累了6000万元的不动资本和380万元的固定资产,已成为种植,生产,加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垦企业。项目总投资28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7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0万元,销售收入3048万元,税金468万元,利润总额1020万元,所得税3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