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地图
赣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另有一说,因二水于赣州合流成赣江,以此得名。西汉属豫章郡,县治溢浆溪。莽新隶九江郡。东汉复为豫章郡。兴平二年(195)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县属之。三国吴嘉和五年(236)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赣县属之。同年析赣县地置平阳县(太康元年改名平固县)。西晋太康三年(282)改南部都尉为南康郡,赣县隶南康郡。太康十年(289)县治徙葛姥故城(今章贡区水东一带)。东晋永和五年(349),郡、县治徙章贡二水之间(今赣州市区)。刘宋改郡为国,赣县属南康国。齐复南康郡,梁、陈因之。陈时,赣县与南康县互易其名。大业元年(605)互复原名。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同年平固县归并赣县。至隋、唐,赣县均属虔州。五代杨吴属百胜军。南唐改昭信军。宋开宝八年(975)复称州,赣县仍属虔州。太平兴国七年(982)析赣县7个乡(原平固县地)置兴国县。绍兴二十三年(1153)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改虔州为赣州,赣县属之。元属赣州路。明、清属赣州府。民国先后属直隶省或属赣南道、第十一行政区、赣南专区及第九、第四行政区。1949年8月14日赣县解放,析赣州镇置赣州市,赣县先后属赣南行政区、赣州专区、赣州地区、赣州市。1969年7月县治由赣州市迁至梅林现址。1987年4月5日,湖江乡分为湖江乡、古田乡、湖新乡三个乡(赣府厅字[1987]165号批复)。1988年9月12日,撤销江口乡、王母渡乡、沙地乡、田村乡,设立江口镇、王母渡镇、沙地镇、田村镇(赣民函[1988]101号批复)。1990年10月16日,设立攸镇乡(赣民字[1990]137号批复)。1993年11月17日,撤销南塘乡,设立南塘镇(赣民字[1993]167号批复)。1995年9月29日,撤销吉埠乡,设立吉埠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1996年3月19日,撤销茅店乡,设立茅店镇(赣民字[1996]53号批复)。全县辖8个镇、16个乡:梅林镇、田村镇、沙地镇、南塘镇、吉埠镇、江口镇、王母渡镇、茅店镇、韩坊乡、小坪乡、阳埠乡、大埠乡、长洛乡、大田乡、储潭乡、石芫乡、白石乡、三溪乡、五云乡、湖江乡、湖新乡、攸镇乡、古田乡、白鹭乡。共有315个行政村。2000年5月8日,撤销五云乡,设立五云镇(赣民字[2000]104号批复)。至此全县辖9个镇、1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92065人;其中:梅林镇48630、王母渡镇36880、沙地镇25419、江口镇32912、田村镇32564、南塘镇37863、茅店镇23387、吉埠镇27848、五云镇19581、阳埠乡19643、韩坊乡28845、大埠乡16570、小坪乡6339、长洛乡10377、大田乡12686、古田乡8902湖、新乡8947、湖江乡18282、储潭乡16560、石芫乡13735、三溪乡11997、白石乡11228、白鹭乡13570、攸镇乡9300(人)。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1年9月6日,撤销小坪乡,划归韩坊乡(赣民字[2001]569号批复)。2001年9月6日,撤销古田乡、湖新乡,划归湖江乡;撤销白石乡,划归田村镇;撤销攸镇乡,划归沙地镇(赣民字[2001]438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55.7万人。2010年8月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赣县湖江乡,设立湖江镇。2010年底,全县辖10镇9乡。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商周遗址、南朝齐古墓、晋朝储君庙、汉朝契真寺、唐朝宝华寺、清初文昌阁和孙中山题对、蒋经国先生旧居俄式木屋等;人文景观三溪乡道土庄风景区,湖江小湖洲、戚氏宗祠;
民俗风情客家文化城、白鹭客家古民居村落;
旅游专线梅林─田村─白鹭客家文化游,赣州─储潭─湖江水上游。
自然环境
地形属丘陵山地。地势东南高,中、北部低,东部和南部重峦迭嶂,其间夹有山间条带状谷地,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中部和北部多为丘陵,大小河流纵横其间,切割成大大小小的丘陵盆地。全县最高处为小坪乡的水鸡岽,海拔1185.2米;最低处为湖江乡张屋村,海拔仅82米。境内河流密布,有大小河流700多条,桃江、平江、贡江、赣江流经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4℃,年降雨量1438.3mm,年无霜期281天,年平均日照1855.2小时。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赣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矿种有钨、煤、稀土、铅、锌、瓷土、铁、硫磺、铜、锡、钼、铀、金等38种,尤其是稀土和钨等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全县稀土和钨加工企业已达20多家,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稀土和钨深加工产业链,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稀土分离和深加工基地。森林资源:赣县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5%,素有“绿色宝库”的美称。
农业资源:盛产水稻、脐橙、烟叶、生猪、水产、无公害蔬菜等农副产品,发展现代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省油菜基地之一。
水利电力资源:水能资源蕴藏量24.4万千瓦,总投资3.8亿元的居龙滩水电站年内将正式发电,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华能瑞金火力发电厂一期已于2008年底正式发电运行,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100亿千瓦时。
人力资源:赣县外出务工人员有10多万人,每年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有8000人,高中应届毕业生有2000人,还有两所地处县城的电子工程职业学校,年毕业生有1800人。
基础建设
赣县交通四通八达,县城处在赣州市区的“二环线”上,到赣州市区仅需10分钟,到赣州新机场仅需1小时;境内贡江、赣江通达长江到上海,105、323国道,赣粤高速和即将建设的昆厦高速公路与赣龙铁路、京九铁路贯穿县境,已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网。公路105、323国道呈十字型纵贯县境,西接赣粤高速公路,东接昌厦一级公路,正在规划设计的昆厦高速公路将穿越县境。地理位置优越,至广州457公里、至珠海567公里、至香港497公里、至深圳487公里、至汕头627公里、至澳门577公里,至厦门543公里、至南昌380公里。
铁路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横贯县境48公里,并设有3个火车站,其中设在县城的赣州东站是京九线上四大货运编组站之一,东西大动脉──赣龙铁路与京九铁路在此接轨。
水路货物远洋运输的出海口在:a.广州黄浦(距工业区457公里);b.深圳(距工业区487公里);c.厦门(距工业区543公里);d.九江(距工业区460公里)
航空距赣州黄金机场34公里,赣州民航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南昌等线路航班。
电力供电量赣县用电与华中电网联网,日供电能力1.5万千伏安。
赣县名人文化名人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县人,南宋著名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开国将军:上将1人
赖传珠赣县大埠乡人,北京军区政委,沈阳军区第二政委。中将1人
廖容标,赣县韩坊乡人,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少将6人
刘大煜,赣县人,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吴保山,赣县人,总参谋部三部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
罗亦经,赣县人,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河南省军区副政委。
谢镗忠,赣县人,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
游好扬,赣县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徐光华,赣县人,总参谋部三部六局政委,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科技名人:钟登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天津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工程系统分析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63年11月20日生,江西赣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工程系统分析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辖区内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