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鹤壁市地图 > 淇县地图 >
高村镇地图
高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方特色

西山张家村的桃子、河西村的鸭梨、脉田村的糖瓜风迷胶东;素有高村小茅台之称的脉田粮酿酒闻名遐迩。呼雷汤温泉远近有名,温泉淡水鱼育种场覆盖全省;文登第二大水库坤龙水库的淡水鱼网箱养殖颇具特色,传统的黄芪、后来居上的西洋参形成一大特色;仔鸡孵化育雏、特种皮毛动物养殖、牛羊兔猪鸡大规模养殖及南部沿海鱼、虾、蟹、蛤、蛏、海参的养殖渐成规模。农业产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及各类蔬菜等;工业产品有汽车板簧、减震器、水泵、特种钢、普碳钢、特种耐火材料等。

资源优势

高村镇具小水电、矿产、山地三大资源优势。小水电方面,目前,全镇拥有小水电站33座,总装机容量5500千瓦;矿产方面,全镇蕴藏丰富的铅锌、锡、钨、营石等十多种矿产品。山地方面,全镇有21万亩山地,其中坡度25度以下山地6万多亩。

计划生育

全镇共有育龄妇女5934人,当年出生婴儿58人,其中一胎43人,二胎15人,比2002年少生54人。全镇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6.01‰,连续1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10月8日,威海市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在万家村召开,高村镇计划生育工作的创新经验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年底,高村镇荣获威海市计划生育先进镇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

高村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牢牢地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努力营造成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在解放思想上,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跳出高村看高村,放眼全国看高村,瞄准先进找准定位,牢固树立“不怕困难落后”的忧患意识,“抢抓机遇,领先一步”的发展意识,“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拼搏意识和“大胆创新,勇于敢超”的争先意识。在思想解放中,他们重点把落脚点放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上来,认真做好市委指示精神与高村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勇争一流”的高村精神,构筑高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优势。

经济发展

200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农业总产值8.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3亿元,财政收入1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3元,比上年增加313元。工业主要产品有各种车辆板簧、减震器、塔吊、钢铁铸件、汽车农用车配套水泵、箱包、特种钢材等。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利税2.3亿元。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有大棚蔬菜135公顷,酿酒葡萄示范园340公顷,西洋参、天麻、黄芪等药材220多公顷,牧草15公顷,造林总面积80多公顷。奶牛存养量380头,奶山羊存养量1250只,貂、狐狸、貉子等皮毛动物存养量达10万多只,各类种养专业户4000多个。粮食总产量达1.8万吨,果品总产量7100多吨,蔬菜总产量6500余吨,水产品产量4500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效,先后有韩商、台商落户高村,国内招商引资名列文登市前茅,其中福州客商投资1.2亿元筹建年产30万吨普碳钢的威海见龙钢厂已破土动工,2004年可投入生产。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380户,注册资金600多万元;私营企业16家,总资产达1800多万元。有中学1所,小学5所,在校生2003人。

社会人文

文化活动村,文登市高村镇波浪后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居老青山脚下,处石泽线东。全村共有162户,352人。耕地774亩,果园188亩,参园214亩,淡水养殖水面60亩。全村街平路阔,人心思上,文化设施齐全,活动经常一贯,经费足额到位。主阵地文化大院建设积极健康向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活跃文体生活,增长科技才干,振奋群体精神,鼓舞干劲风貌,推进经济发展,建设一流乡村的作用。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人员队伍健全。村里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年度目标任期规划,并提到村“两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积极参与、带头活动、率先垂范,亲自抓,从场地的规划建设、人员的选定编排、节目的组织开展、都一手抓,村主要领导的重视和身体力行,使全村文化活动开展的既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科技担主角,发展令人喜。村里成立了以文艺骨干和京剧爱好者为主的庄户剧团,组织了巾帼文明演出队,以村里的新人新事为原型,大张旗鼓地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倡树文明新风貌。二是文化设施齐全,活动经常有力。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他们先后投入40多万元,在村中主大街东侧,建起了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广场北建起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娱乐室、农民科技夜校、文艺排练室。广场南建有科普宣传栏,东是露天戏台,中有灯光球场,并以此做为露天影院,每月请电影队进村,为村民群众放播电影。每年村文化活动经费达1470多元,图书室藏书达1650多册,有兼职的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借阅。每年村里还拿出1200多元,用于购买添置新图书,更新图书储备。他们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得天独厚的场地设施优势,结合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特色各异的节假日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他们先后利用节假日、星期天组织青少年和村民群众开展了“建设家乡读书会”、“农业科技讲座”、“文艺汇演”,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通有无”的方式举办了“波浪后村京剧清唱会”、“夏季纳凉晚会”、“正月十五农家乐器演奏会”、“巾帼致富技艺大比拼”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文化活动,既活跃了乡土文化,又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三是文化搭台,科技唱戏,一户一品,村民如意。他们充分利用农民夜校这一有利阵地,定期通过镇农技站、科技科,市土肥站,良种推广中心,威海蔬菜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采取农民易于接授的方式,引导他们参与到农民夜校的科普文化活动中来,使村里的人们在乐中长了知识,增了才干,找到了致富的门,踏上了致富的路,使全村的果园面积极由原来的30亩,增加到现在的188亩,参园由原来的50亩,扩大为现在的210亩,初步实现了人均2亩经济田,村民收入也成倍的增加,人们的迈向小康生活的脚步,也越走越有劲。据不完全统计,村文化活动村民群众的参与率达38.5%,不仅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波浪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活动先进村,文化通过科技这一载体在经济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显著。文化大院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