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怒江州地图 >
贡山县地图
贡山县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民族

全县辖四乡一镇,26个村委会,两个居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240人。境内居住着独龙族、怒族、藏族、傈僳族等1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954人,占总人口的96%,其中独龙族5288人,怒族6071人。国土总面积450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6人/平方公里。

农业经济

农田基本建设比解放初期大幅度增长,截止2005年,贡山县耕地面积达45771亩,其中旱地41863亩,人均耕地1.7亩。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先后成功引进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蔬菜水果优良品种上百种,各种高产栽培技术数十种。目前,玉米最高亩产达723.5公斤;水稻最高亩产达719.3公斤;粮食产量最高达300万公斤,均比解放前翻了几翻。农作物平均亩产为178公斤,比解放前增168公斤,农业经济总收入322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14元。农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在的县农业局有职工78人,拥有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园艺、农业经济管理等大中专毕业人才75人,设立有十几个科室。畜牧业:解放初期,贡山县仅有大小牲畜329头(匹),且牲畜种类极少,经过五十年的励精图治,畜牧业现已成为自治县一个支柱产业。截止2005年,全县有大小牲畜58921头(匹),比1953年的7071头(匹)增加51848头(匹),增长8.3倍。2005年,贡山县肉类总产量达1564吨,畜牧业总产值达2547.27万元,占农村经济收入的28%,畜牧业人均收入198.27元,在农民人均收入中占25.98%。

“8.18泥石流灾害”

新华网昆明8月18日电:2010年8月18日1时30分发生的云南怒江贡山泥石流灾害已造成67人失踪。云南省政府应急办提供消息,据最新统计,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67人失踪,冲毁路基200多米,石拱桥1座。目前贡山县城交通电力和通讯全部中断。据介绍,灾害中泥石流堆积物冲入怒江,导致怒江水位提高了6米左右,但没有形成堰塞湖,目前水位已下降。云南省副省长刘平率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正准备赶往现场。据最新核实,此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18日凌晨1时30分。另据前往救援的云南怒江边防支队武警战士介绍,由于山上冲下来的泥石流把公路冲断,路基冲毁,导致进出贡山的道路被迫中断,通讯光缆与电力设备遭到破坏与损毁。据了解,泥石流发生在距离普拉底乡10公里的力透底村,伤亡人数估计还将进一步增加。

电力能源

至2005年末,全县共有小(微)型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6067.5KW,比1978年的326KW增长18.6KW,年发电量达到1680万度,基本实现电力自给,以普拉河电站和独龙江五座微型电站为代表的县域水电能源供给体系初步形成。电网建设通过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和城网改造工程,建成了由福贡马吉至茨开110千伏输电线路、覆盖怒江沿江三乡一镇的35千伏输电线路等组成的骨干电网,为全面开发水能资源铺平了道路。

通讯事业

954年4月成立贡山邮电营业处时,全县只有一部15W发报机和收讯机,如今,基本形成了光纤通讯、微波通讯、宽带网通讯相结合的完善的通讯网络。沿江四乡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2004年,独龙江卫星移动电话的开通,结束了独龙族没有通讯的历史,也标志着贡山县的通讯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贡山县固定电话用户达2395户(2004年),移动电话用户达2200多户。同时,广播电视事业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覆盖率分别达到84%和87%,现在,贡山县城的电视用户可收看16个频道的节目,各乡镇也能收看到4-7个节目。

交通运输

按照"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建设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在边境地区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等重大历史机遇,先后修通了瓦贡公路贡山段、独龙江公路、贡丙公路、丙察(丙中洛-察隅)公路、丹珠公路等重要公路,沿江一线的公路(腊早-丙中洛)完成了油路改造,目前加紧实施的项目是德贡公路,已完成前期工作,计划在年内开工,该公路的修建,将打破贡山道路交通口袋底现状,促进"三江并流"世界自然景区开发,推动项目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据统计,截止2006年初,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571.36公里,乡道181公里,专用公路212.1公里,四级以上公路里程319.16公里,等外公路252.3公里。在桥梁建设方面,建成了一批江河吊桥,完成,目前全县跨怒江和独龙江吊桥共有23座,全长3195.2米。努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县已实现乡乡通公路,26个村委会中有20个通公路,通车率达77%。全县路网密度达12.55千米/百平方千米,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改变了过去人民群众出门就爬山,运输靠人背马驮,过江靠划船过溜索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