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江乡地图
独龙江乡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
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包括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地区、大理州的部分地区。三江并流共同孕育了数千年的“江边文化”。独龙江乡位于“三江并流”风景区内,自“三江并流”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后,这里日益受到世界关注。但由于地处偏远,自古以来,生活在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同胞与外界联系很少。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个作为中国56个民族成员之一的独龙族兄弟的生活,多次要求尽快解决独龙江乡的交通、通讯问题。自1999年独龙江乡公路开通后,如何解决当地通讯的问题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而云南移动因为其优质的网络质量、先进的通信技术等,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成为惟一担负通信建设任务的电信运营企业,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对通讯的要求。
基础建设
由于绵延高山和湍急大江的阻隔,长期以来这里的交通、通信条件很差。2004年10月1日,独龙江乡终于开通了移动电话,这是目前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信工具。但是,直到2009年5月底以前,这里的通讯设施仅能容纳18部手机同时通话。同年5月底,随着第7座移动通信基塔的建成使用,目前已经能够容纳42部手机同时通话,独龙江人已经感到前所未有的方便。在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的孔目村,已经有了第一家移动电信营业厅。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事业有所发展,兴建了一所初级中学,不断巩固了九年义务教育,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一九九九年十月开通了贡山县城至独龙江全距96公里的乡村公路,国家主席江泽民并为独龙江公路提词:“建设好独龙江公路,促进怒江经济发展”。2000年独龙江开通了移动电话,基本解决了独龙族人民信息闭塞的问题。独龙江乡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每年仍有6个月是大雪封山,只能用电话与外界沟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变。独龙江乡大多是原始森林,是动植物基因库,可供科学家进行探索和研究。
经济
独龙江乡土地总面积为299.1万亩,人均776.7亩,其中林地占51.98%,草地(包括次生长灌木丛和草山坡)占45.8%,其它用地占1.99%,耕地面积6561亩占总面积的0.21%,其中水田482亩,旱地6079亩,单产300公斤以上的基本农田地人均仅有0.4亩,2007年末全乡大小牲畜存栏5816头(只),2007年全年肉产量7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90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747元。独龙族同胞居住地区仍然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穷落后的地方。独龙江乡最近几年主要抓四大项目:草果、花椒、茶叶和核桃。力争到2010年完成草果3万亩,花椒2万亩,茶叶1.5万亩,核桃5000亩种植任务,加强技术培训和后期管理,使其形成规模,并成为支撑我乡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资源
独龙江乡目前有一座功力为:320kw×2=640kw的孔目电站、功力为33kw×2=66kw的麻必当电站(旧)和功力为20kw的龙元微型电站在运行使用。有电人口为1337人,无电人口为2868人。独龙江乡先后2008年完成了大春生产3300亩;草果地除草1.3万亩,围拦20千米,新整理草果地0.5万亩。截止到今年5月,累计完成种植草果2.3万亩;260万株花椒育苗因灾受损后,现又组织重新培育;茶叶种植前期调研育苗全面启动。
民俗
在中国云南省雄奇险峻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雪山的莽莽林海间,奔腾着一条碧玉般美丽的独龙江。江畔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聚居着4200多名独龙族同胞,这是中国人口不到8000人的独龙族的最大聚居地。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独龙族是中国人口最最少的民族之一,总人口5817人,主要居住在滇西北边陲的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江乡。这里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在最高海拔为5128米的高黎贡山和最高海拔为4934米的担当力卡山之间,独龙江犹如一条永不疲倦的银色巨龙,自北向南咆哮而过,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独龙族人民就在独龙江两岸繁衍生息。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独龙族同胞所在地区的社会形态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靠竹、木工具从事最原始的农业生产,靠采集和渔猎添补家用,靠“刻木结绳记事,鸟语花开辨时节”。独龙族同胞没有姓氏、没有族称,他们以地名为姓氏,以在家中的排行为名。他们不但被称为“俅人”、“俅夷”、“野人”,在政治上遭受歧视,而且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口很少而经常受到周边民族的奴役和欺侮,长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烧杀抢掠的悲惨生活。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独龙族的上层人士时根据独龙族同胞的意愿,亲自给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深山峡谷中的这一民族取名为“独龙族”。从此,独龙族人民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族称。但由于长期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从独龙江地区通往外界只有一条简易的人马驿道,而且这条驿道一年当中半年以上的时间处于大雪封山期,因此,从这条路走出去的学生因受不了思乡之苦和长途跋涉之累,出去后没多久就一个个回到独龙江。千百年来,长期定格在独龙族同胞脑海里的是皑皑雪山和莽莽林海。一直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落后成了这个地方的代名词。
区划人口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1个镇、4个乡:茨开镇、丙中洛乡、捧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独龙江乡是中国较少民族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区。独龙江辖马库、巴坡、献九当、迪政当、孔当6个村民委员会,乡政府驻孔当。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孟底乡,1933年称新民乡,1950年称贡山县四区,1969年称独龙江公社,1984年改镇,1988年改乡。独龙江乡41个村民小组共有920户,3900人农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