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地镇地图
官地镇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官地中学是吉林省四所农村重点中学之一,2008年镇高中共有175人达到本科录取线,初中毕业率达99.7%,升学率86.7%。中小学流失率在2.3%以下,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重要学校:官地中学,官地中心小学,官地镇中学(林胜)。目前全镇有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4所,有教师385人,在校学生4897人。全镇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新建文化广场2处,其中一处位于镇政府院内,设有宽阔的活动场地。有23个村建成了农家书屋,其中国家投放书屋1个,投放书籍2700余册。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社会救助、民族宗教工作显著,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346人,参合率达95%,计划免疫率98%以上。设有中心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位于政府对面,设施先进。另设29个卫生院和医疗服务所。
土地资源
官地镇有上好的土地资源,大部分在“隆平渠”及“九峰渠”的控制下,俗有“米粮川”之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使这一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该镇加大力度对种植业进行了调整,种植油料3万亩、玉米3万亩,杂粮杂豆3万亩,不断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加大农贸市场的规范力度,由政府出面协调,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使农产品的产销成为产业化。目前官地镇共有固定收购农产品的商家27家,到了收购季节,客商云集。
工业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坚持工业兴镇抓在手,引导,扶持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强化服务,全镇现有工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641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户,投资1500万元,完成大地豆业有限公司建设,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顺鑫瑞强经贸有限公司精品大豆加工二期工程建设,色素提纯,剑龙石材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大豆加工,色素提取,建材,食品以及养殖为主导的工业格局。2008年实现全口径工业产值3.14亿元,全口径销售收入2.98亿元。全口径利润0.97亿元。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东南工业园区和生态牧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已摆放项目4个,畜牧园区2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900万元。其中:1延边天然美好色素提纯有限公司项目,是吉林省唯一一家食用色素终端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色素油1230吨,实现销售收入8069万元,年原料菊花种植面积2548公顷,并带动周边6个乡镇进入产业生产,种植农户达1560余户;黑龙江的鸡东、鸡西、海林、以及我省永吉等县市的色素原料,全部都集中在我镇进行生产加工,产品全部出口,是敦化市主要出口创汇企业,2008年被市政府授予“明星企业”称号。2、大地豆业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大豆深加工项目,是我市最大大豆深加工企业,年收贮加工大豆6.5万吨,现有一个原料收贮基地和一个深加工基地,仓贮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两条大豆生产线,其中低温脱油豆粉生产线产品脱油豆粉年生产能力2万吨,全部出口欧洲;精豆粉生产线产品全脂豆粉年生产能力8000吨,全部出口韩国。围绕大豆深加工,只此一项,就可带动周边乡镇及黑龙江宁安县2600农户进入产业生产,并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50多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2008年企业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实现利润960万元。
相邻乡镇:
东邻雁鸣湖镇,南靠沙河沿镇,西接秋梨沟镇,黑石乡,北望青沟子乡,党建:官地镇现有58个党支部,其中镇直事业单位支部12个,街道支部1个,农村支部45个。党员总数1125名,其中城镇党员249名,农村党员876名,具有覆盖面广,数量大的特点。
农业状况
玉米、大豆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菊花、烟叶等主导产业稳中有升,全年菊花产量达到12000吨,收入804万元;烟叶产量80万斤,收入350万元;甜菜产量2200吨,收入66万元;柞蚕130把,收入390万元;无公害蔬菜800公顷,收入2400万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官地镇农副产品产销协会下设分会8个,会员2935人,带动农户4000户,参与人数9000余人。畜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通过优良品种引进,提供技术服务,狠抓大户培养,使得畜牧业快速发展。现大牲畜存栏3万头,羊3万只,家禽50万只。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投资30万元,完成柳木灌渠配套工程,投资40万元,完成老虎洞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35万元建成二道沟农田桥3座。加强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劳务创收,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实现收入7500万元。近年来官地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产业兴镇、全民创业”这一目标,狠抓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全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8亿元,同比增长10%,农村经济总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6258元,同比增长13.5%,粮食总产7.2万吨,同比增长8.9%。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80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26187万元,第二产业8125万元,第三产业14268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56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869万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依托区位优势和镇域特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形成以烟叶、菊花、无公害蔬菜、草莓、桑蚕、奶牛、食用菌、高蛋白大豆以及养殖等为主的全镇骨干支柱产业,其中菊花、烟叶和无公害蔬菜等三个重点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已达4000公顷,老虎洞已成为了敦化市蔬菜主要供给基地,特色拳头产品食用色素油已远销韩国、香港、墨西哥、美国等地区和国家。
城镇建设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小城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镇区自来水改造,实行全天候供水,改扩建镇卫生院并完成官地中段商业街开发,新修镇区水泥路4.2公里,主要向边缘和北山延伸,更换新型栅栏12000延长米,拓宽官地大街绿化带21000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7000平方米,完善了镇区排水,并配备了专业清洁卫生队伍35人,全天候保洁。组建了官地镇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配齐了人员及设备,加大了镇区管理力度。确保了小城镇建设依规划、重管理、上水平。有23个村通上了油路,占行政村的51%,共有13个村开展了沼气工程,建设沼气池270座,建设标准节能房120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先后有2个村被州级单位表彰,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示范村,有10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民主法制和基层政权工作不断加强。按照服务型政府原则,在民主法制和基层政权建设上加强监督和管理,稳步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劳动保障和再就业扎实有效,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治安消防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处理信访案件34件,接待来访人员453人次,转办案件3件,开展了阳光政务,增强了村务工作透明度,使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基层工作已步入正轨,并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规范了民主决策机制,强化了群众的参政议政和监督制约机制,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