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寨乡地图
广寒寨乡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务
2005年财政供养人数为203人,其中教师130人,在岗81人;机关73人,在岗56人。全乡(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595户,925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5万余元,发放常年救助和临时救助7.4万余元。2007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7万元,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款8.7万元。五保老人由年初40人增加到52人,集中供养由原来的22人增加到41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全年新增城镇从业人员42人,净增城镇从业人员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人,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5人。新增养老保险33人;新增工伤保险48人。各项民生指标均完成上级任务的100%以上。全乡总共设有20个党支部,党员人数为514人。设一所中学,5所完小,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总数869人。自然条件
广寒寨乡地势东南稍高,西北偏低,最高海拔988.5米,境内以山地为主,林地面积14.7万亩,其中竹林面积8.38万亩,竹林年产量可达60万根以上。因其气候温和多雨而湿润,土壤肥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有许多珍贵树种,如国家保护植物红豆杉、植物活化石银杏、野生红山茶、楠木、方竹等都属罕见,还有獐、灵猫、狸、穿山甲、长尾雉、猴面鹰、老鹰、棘胸蛙、五步蛇等珍稀野生动物。全乡以山岭为主,山岭面积占95%以上,境内群山环抱,错落有致,陡峭处如青剑刺天,蜿蜒处如蛟龙起舞,加上各种奇峰异石,点缀其间,形成独特的地理风貌。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mm,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35℃。最低气温-4℃,特殊年份最低气温为-12℃(1991年),由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5%,挺拔的松树、成片的杉林、茂密的毛竹、满山的杜鹃,把群山装扮得阿娜多姿。参天大树随处可见,千年银杏、千年楠木、红豆杉等珍贵树种矗立于群山之中,春天的杜鹃、夏天的油桐、秋天的山果、冬天的瑞雪,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在这里尽情展现。每年一到旅游季节,前来广寒寨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游客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邮编代码
[邮编]337026[代码]360313200:~200官陂村~201官溪村~202高仓村~203洞溪村~204江山村~205郊溪村~206塘溪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022男5241女4781家庭户户数2541家庭户总人口(总)8466家庭户男4499家庭户女39670-14岁(总)19410-14岁男9730-14岁女96815-64岁(总)720915-64岁男383515-64岁女337465岁及以上(总)87265岁及以上男43365岁及以上女4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739旅游项目
自然景观:由于大自然的恩赐,这里有许多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据目前初步勘察,可供开发的自然景观就有十余个:1、黄沙湖:原名黄沙洞,因在下游筑一大坝蓄水发电而得名。蓄水量约100万立方米。湖内碧波荡漾,水清见底,两岸山峦叠障,树林掩映,湖依山而上,蜿蜓曲折,是避暑、垂钓、休闲的理想境地。2、送江口:又名送江山,位于高仓村境内,相传此地原来河道弯曲,流水不畅,后来古人凿开岩壁,将河水送入大江。至今仍可见斧凿痕迹。3、洞前瀑布:位于高仓村境内,对面是几十丈的悬崖峭壁,一到雨季,一道自然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落地有声,蔚为壮观。因岩壁上有洞,故称洞前瀑布。4、飞来石:位于高仓村境内,河内横一长约15米、宽约5米、厚约7米、重约千吨的大石。相传此处原来经常洪水肆虐,下游农田多在河道两旁,经常被洪水卷走,后来人们祷告上天,上天即派神仙搬来巨石镇守河涧。果然镇住洪水,使下游农田得以保全。5、广寒古松:位于官陂村境内,原来山上遍长松木,约有几百年历史,现沿公路旁仍保留有20余株,傲然挺拔,俯视苍生。6、广寒坪:位于广寒峰南侧,陡峭山峰中出现的平地。相传三国时蜀将黄忠曾在此驻兵扎寨,广寒寨也因此而得名。7、天蓬岩:为巨形溶洞,座落于广寒峰南侧,湖南攸县境内,洞中约数十米,深不见底,洞中有河。相传为龙王栖息地,每逢干旱,人们便备以香烛纸钱,杀鸡宰羊,前来祭拜龙王。渴求甘露,据说有求必应,至今求雨者仍趋之若骛。8、乌龟石:位于广寒峰东侧,系一巨石,状似乌龟,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9、四八门:位于洞溪村境内,群山之中奇峰突起,如鹤立鸡群。登顶眺望,四周景观尽收眼底,周围农家鸡啼狗吠声声入耳,鸡鸣三省似乎落户广寒。10、红豆杉群:位于官溪村境内,长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奇怪的是:该树只在该地生长,该乡其它地方竟无踪迹。人文景观:1、聚仙寺,供奉多路神仙。相传南岳圣帝曾托梦给当地豪绅,言此处风景别致,想来歇息却无栖身之处,望当地乡民为其建造寺庙,并从南岳携瓦数片置于山中,豪绅梦醒去寻,果然见瓦,于是便修造了聚仙寺。至今前来求神拜佛者络律不绝。2、白云庵,距聚仙寺1000米处。相传有一女子,出嫁不久,丈夫猝死,该女尊崇妇德,发誓不嫁,为丈夫守节。因其长得艳丽无比,不少公子哥们对其垂涎三尺,前来求婚者络绎不绝,该女不胜其烦,立誓出家为尼,远离尘世。世人感其诚心,遂为其建造白云庵供其出家。后该女修成正果得道升天。遗憾的是,该庵于50年代被毁,至今未能恢复。但至今痕迹犹存。3、无忧寺,位于龙泉村境内。据传该寺利用仙方为世人治疗疑难杂症,无不灵验,求医无效者前来拜祭,疑症顿消,忧愁全无,故名。4、菩萨坳,位于官陂与洞溪村交界处,山上建有凉亭,供行人歇脚,亭内供有菩萨。据说行人在此歇脚拜谒菩萨后,疲劳顿消,走路两脚出风,步履轻盈。5、南区苏维埃政府。系大革命时期设立的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位于院冲。原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刘型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并在此主持过会议。大革命失败后该处被反动派烧毁,其负责人孔资勋亦于当年秋天被杀。该处至今未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