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堡乡地图
管家堡乡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管家堡乡紧靠长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历史悠久,境内的历史景观主要有:二十多公里明长城、南禅寺、白羊口、月华池、碧水塔、市场城等等,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该乡将沿长城修建长城旅游观光带,为进一步开发观光旅游做好了准备。科教文卫
管家堡乡现有各级学校7所,新建的廖家堡、威鲁、黑烟墩、管家堡、保安小学已立项,预计07年底即可投入使用,为进一步提升全乡农村基础文化教育整体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乡中心卫生院设施齐备,条件良好,现有医护人员十多名;农村卫生站所10余个,从业医务人员60多人,农村医保网络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绿化
左云县管家堡乡大念草木经,掀起生态建设的新高潮,相继启动了生态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两项工程,按照“念草木经,兴生态林,走退耕路,还山川秀,唱旅游戏”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了以长城林带为中枢,新三线绿化通道为纽带,村庄绿化为网点,项目工程、退耕还林为基地,乔灌草相结合,带网片相配套,多层次、多林种的生态格局。据乡长史长华介绍,已完成了东端市场城万亩退耕还林基地,南端六连坡万亩水保工程,西端烟墩山万亩人工造林,将军台水保造林基地、北端长城林带、兴牛岭万亩生态造林工程,中间新三线绿色通道与太平墩万亩方田林网连为一体。全乡完成退耕还林21000多亩,水保造林16200亩,通道绿化25公里,农田林网13000亩,人工种草4400亩,基本草场2100亩,围栏育草村山育林5000亩,这些项目工程的建成,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0.7%,环境得到治理,人居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该乡还将充分利用邻近市郊,远离污染,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的区位优势,(譬如有25公里的古长城,三座古城堡,碧水塔,南禅寺,蒙汉交易市场,汉墓群,数不清的烽火台,中国唯一的一件铁质秦权在这里出土以及杨家将守边关的历史遗存等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一个与云冈石窟、焦赞寺以及西部五路山国际猎场等景区相配套的塞上边关长城文化生态旅游区。加之本地气候温和,盛产各种小杂粮,使绿色旅游、观光农业和边关生态旅游成为该乡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林草面积的增加,区位历史文化的开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管家堡乡的草木搭台,旅游唱戏正在变成美好的现实。左云县管家堡乡创建绿色家园增添新亮点:为了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天晴气爽,有效达到绿色奥运目标的实现。地处塞外京津源风沙治理区域的左云县管家堡乡,着力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切实围绕“构建和谐管家堡,创建绿色生态乡”的总目标。在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全乡累计用于生态建设的投入高达800多万元,治理宜林宜草面积达75000亩,退耕还林22000亩,生态建设占到该乡国土总面积54%。据有关部门统计空气质量优质天数高达360天,管家堡乡的天蓝了,山绿了,该乡正在成为又一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盛夏避暑旅游好去处。该乡开展了生态造林攻坚战。乡党委、政府做到严规划、早动手、质量高、力度大,为确保造林质量,该乡切实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施工作业期间坚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把“五关”即选苗关、起苗关、运输关、栽植关、管护关,真正做到了“四片”即栽一片、成一片、活一片、绿一片,有效的保证了成活率,取得了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乡沿长城生态造林,村庄绿化和通道绿化三大工程全部竣工。沿长城生态造林工程西起威鲁村北,东至厂鹊路出省口,共栽植一米高长子松27500株,面积达5000亩,村庄绿化工程绿化陈仓窑、后辛庄,平川等六个自然村,共栽植了三米高长子松2500多株,丁香500余株,榆柏775株及其他树370株,通道绿化工程6公里,栽植2.5米高油松3120株、樟子松9120株、丁香3500株。三大工程的实施极大补充了长城绿色生态走廊可观赏性与土地涵养率。沿长城生态观光旅游带已初具规模,生态工程的实施建设为管家堡乡保护自然环境,创建绿色家园增添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