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乡地图
海青乡相关地区地图:
吉林省长岭县海青乡
简介:吉林省长岭县海青乡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4°11′,东经124°16′,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与太平山接壤,南与利发盛镇交界,西与双龙乡毗连,北与流水镇为邻,长(岭)新(安镇)线环行公路经由本乡,是长岭县南部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是长岭县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共有7个村,36个自然屯,居民2655户,人口12600人,幅员面积153.6平方公里。气候条件适宜,属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141天左右,降雨集中,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左右,春季升温较快,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水利资源丰富,有电机井98眼,小型喷灌井1500多眼,分布在油路两侧,有“双十喷灌带”之称。自然资源:海青乡是农业大乡,水利化乡,牧业大乡,盛产玉米、大豆、葵花、西瓜、杂粮等经济作物,有成群的西门塔尔,夏洛莱牛和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等。
种植结构:全乡耕地4910公顷,2004年粮食作物3300公顷,其中玉米3000公顷,高粱300公顷;经济作物1610公顷,其中绿豆480公顷,红小豆45公顷,芝麻30公顷,葵花127公顷,大豆600公顷,瓜菜80公顷,其它797公顷;饲料作物10公顷。
教育文化:海青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乡内拥有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初级中学,海青乡村屯之间的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正在逐步进行,学校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配备健全,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民族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2004年初中考取重点高中升学率达到25%,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30%,其余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了良好的职业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小学都达到了市级标准化程度,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县前列。海青乡文化事业先进,群众文化基础良好,民族特色浓郁,每年都举办运动会、秧歌汇演、篮球赛等大型活动,群众参与热情非常高。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各村的文体活动室,均已达到县级标准,建有专门的活动场所,有丰富的图书,台球、乒乓球活动室和文艺舞台等。乡内医疗卫生、防疫防保等卫生事业发展良好,成立了急救中心,全天24小时工作,并请专家常年坐诊,使医院的技术、设备都大大上了一个台阶。
机构设置: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一)党政办公室:负责全面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和反映各方面重要动态;负责党委、人大、政府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对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党建、统战、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作;负责干部人事、行政、信息、文秘、档案管理等工作。(二)经济办公室:负责编制本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为企业提供服务;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统计等工作。(三)社会管理办公室:负责民政、人口与计划生育、村镇建设、民族宗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技、文化等工作;负责其他社会事务管理。(四)财政所:负责本级预算的编制、预算收支业务核算、年终决算业务,编制财务报表;负责本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负责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及业务核算;负责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业务核算及监督管理;兼管镇审计所的业务。
先进性教育: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海青乡党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海青乡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带动,典型示范,做促进经济发展的先锋”的主题实践活动,并始终贯穿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首先是走出去开阔眼界。乡党委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到山东进行为期5天的专项考察,重点考察“荷兰七”马铃薯和“金塔椒”的加工、销售基地。其次是请进来,靠能人带动搞好结构调整,乡党委已与山东客商达成协议,2006年他们将在海青乡建立“金塔椒”种植基地,从而促进海青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第三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乡开展了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讨论。党员干部结合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讨论活动的开展,党员的政治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海青乡党员发展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人都积极寻找项目,争做新时期小康建设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