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电子地图 > 朝阳市地图 > 建平县地图 >
哈拉道口镇地图
哈拉道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副产品

哈拉道口镇农副产品较为丰富。现有稻田3万亩,年产稻谷1800万公斤,年销售“松州牌”大米882万公斤;每年种植食用葵花3万亩,年产葵花300万公斤,并且在这里孕育形成了葵花专业批发市场,年销售食用葵花1500万公斤以上;每年种植玉米4万亩左右,年产玉米2400万公斤,商品率达80%;年种植杂粮杂豆4万亩,以谷子、荞麦、大豆、绿豆、芝麻为主,年销售商品总量达300多万公斤。该镇哈拉道口村、王家地村现有宣武岩矿三处,现已开采一处;歪脖子井村、横牌子村有花岗岩矿各一处待开发(品种主要有黑红花、灰白花);郎郡哈拉村有金矿一处待开发;王家地村赵家湾子有膨润土资源一处待开发。

农业增效

建平县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对镇政府后院的500亩甜菜进行了测产,亩产甜菜5吨以上,有的地段亩产高达6吨,亩最低纯收入1500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哈拉道口镇把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这一重点工作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用激励机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的落实。该镇与黑水恒通制糖、颈复康药业、建平绿龙公司、八家的华诚公司进行洽谈对策,发动群众种植甜菜4500亩,其中直播3700亩,纸筒甜菜800亩,集中连片的甜菜种植就达2000亩。种植甘草、板兰根、黄芩等中药材1400亩,种植万寿菊400亩,栽培马铃薯200亩。虽然今年建平县遭受了严重的伏旱,但由于全镇利用了水利灌溉设施,使集中连片种植的甜菜、中药材、万寿菊。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普遍长势良好。甜菜的亩收入一般达到1500元,万寿菊亩收入一般达到1800元以上,马铃薯的亩产达到2吨,亩收入在1200元以上。与种植玉米、高粱等其它大田作物相比,彰显了增产增收幅度大的优势。

辽宁省建平县哈拉道口镇

在辽宁省建平县北部、老哈河东岸。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哈拉道口,人口700。1961年设哈拉道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改镇。主产玉米、谷子等。有金矿。有采矿、大理石、榨油、农机修配等业。哈黑公路经此。

教育事业

为了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提高辽宁建平县数学教师专业水平,建平县教师进修学校于2008年10月15日对哈拉道口镇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上午由师校选派的四名优秀数学教师,为该校教师做了四节观摩课,下午小教部万作义主任作了题为《抓住备课上课两个重点,促进课堂教学优化》和《关于数学思想》两个讲座。四位教师讲课各有特色,但都能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双边活动安排得当,教学效果非常好。万主任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材,配备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系统讲解了教材中重点知识的及教学方法。此次活动教师受益匪浅,决心以此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将哈小教育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特色产业

建平县哈拉道口镇坚持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力度和项目引进力度,与锦州客商达成葡萄种植协议。镇政府协调解决葡萄园用地600亩,筹资20万元进行水电配套,并无偿还提供100吨水泥,用于葡萄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定期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哈拉道口葡萄示范园投资已达500万元。预计到2008年产果,2006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保持15年,每亩葡萄年纯收入可达到1万元。

绿色阻沙带

为阻止风沙向内陆城市扩散和蔓延,今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辽宁、内蒙古边界绿色阻沙带的部署。这条防护林带在建平全长309公里,宽约2公里。该县与内蒙古边界分东、西两个区域,西部区域从沙海镇到哈拉道口镇,临近老哈河沿岸,以平川为主,立地条件较好,水源较浅,规划以栽植杨树速生林和南果梨经济林为主,进行林粮间作、林药间作,发展林下经济。东部区域从烧锅营子乡到喀喇沁镇,以山区丘陵为主,这一地区立地条件较差,根据山区特点规划栽植沙棘、山杏、柠条、文冠果等树种,进行块状混交。辽宁省内蒙古绿色阻沙带,站在老哈河的堤坝上远远望去,一排排笔直的速生杨枝繁叶茂,林下间作的紫花苜蓿、万寿菊、甜菜等各种经济作物郁郁葱葱。这里不仅取得了预期的防风固沙效果,而且在北部老哈河流域基本形成了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在南部乡镇形成了以干鲜果为主的经济林基地。目前,两大基地面积已发展到44.2万亩,预计到达效益期后,每年可为林农增加经济收入2.4亿元。建平县哈拉道口镇党委书记杨明对此感受颇深:“过去农闲时,老百姓吃完晚饭根本不敢出来坐一会,因为风沙太大,刮得满脸都是土。现在休闲的时候,晚间大家都在路旁扭秧歌或者唠唠家常,生态环境确实改善了。同时,农民还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了收入。建在河套旁的防护林、发展林成了农民的摇钱树。我们这块林地的总面积是620多亩,中间发展林下经济———中草药,中草药的品种就是黄芩,黄芩是两年生的,每年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建平县从今年春季到现在共完成边界线治理45公里,整地1.2万亩,人工造林3.8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人工造林共栽植各类苗木616.8万株,其中杨树0.8万亩、44万株,沙棘1.7万亩、374万株,山杏0.8万亩、88.8万株,柠条0.5万亩、110万株。在老官地镇上地村的食用杏基地,记者看到嫩黄的山杏与碧绿的苜蓿草交相辉映,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建平建起的这道绿色屏障将隔下沙漠推进的脚步和漫天风沙,留下的是一片片沃土和农民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