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安康市地图 > 汉阴县地图 >
汉阳镇地图
汉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简介

汉阳镇地处巴山北麓,汉江南岸,西与石泉县毗邻,南与双坪乡及西乡接壤,东与漩涡相连,是汉阴县西南重镇,辖14个行政村,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183个村(居)民小组,5576户,20529人,全镇辖25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4个,集镇社区支部1个,机关企事业支部10个,共有党员629名,其中预备6名,生产一线党员494名、60岁以上党员164名、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党员188名。散居在以集镇为中心的118.78平方公里土地上,有耕地面积52584亩,其中水田8779亩,人均耕地2.5亩,省道石(泉)紫(阳)公路穿境而过,汉双公路贯穿南北,村村通公路,60%的组通公路,水路直达安康,因汉阳集镇临江而建,商贸繁荣,故有“小汉口”之美誉。

经济状况

全镇现有耕地总面积50457亩,常用耕地28001亩,农业以水稻、油菜为主,以魔芋、木耳、蚕桑为重点特色产业,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水资源、林业和矿石资源比较丰富,各村建有砖厂、岩石开采厂、水电站等多家企业。近年来政府以抓好促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大产业”(畜、姜、桑)加快五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集镇建设、项目建设、党的建设)的发展战略,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28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1元。新发展黄姜2100亩,桑园总面积达到4259亩,林果面积1580亩,其中2002年新发展柑桔728亩,当年退耕还林1558亩,架接板粟634亩,发展无公害蔬菜1000亩,其中大棚蔬菜32个,发展养殖大户72户,2002年养蚕4108张,产茧144吨。新修塘坝2口,渠道3400平方米,挖水窖126口,抬田造地352亩。发展个体户72户,自动程控电话达620部,建移动通讯直放站2处,村村通电,低压电入户率88%,70%农户吃上干净的自来水。随着喜河电站的开工建设,给该镇又带来无限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决心抢抓机遇,奋力发展,继续坚持以抓好党建、促经济,把汉阳镇建设成为汉阴南山的一个灿烂“明珠”。截止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867吨,油料作物1480吨;新发展魔芋120亩、香菇2.5万袋、木耳1.2万架;新建高标准密植蚕园1500亩,共养蚕5810张,蚕茧产量202吨。全年农业总产值10449万元,工业总产值19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172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

农村经济

“十一五”期间,全镇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4个,其中:杂柑专业村1个,蔬菜专业村3个。新路村为杂柑专业村,上游、向阳、小三峡为蔬菜专业村。以向阳村、上游村为中心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规模,两个村种植规模达4000亩;新增蔬菜加工企业一家,逐步成立专合组织。;做好汉阳花生、汉阳鸡的包装推广;2008年全镇建成全面小康村2个,建成文明和谐村1个村。

自然条件

汉阳镇属秦岭南低山区,海拔350m-1500m直接,属浅山丘陵地段。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50—11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气温14.5℃,>10℃积温4203-4986℃之间,平均日照时数为1751.3小时,平均无超霜期251天,属亚热带气候。

自然条件

汉阳镇单斜中、低山地貌连山绝岭,奇峰林立,峻岭横空,史称“剑门雄关、蜀北屏障”。地势北高南低,山高坡陡,沟壑交错,群峰林立。境内平均海拔798米,最高海拔896米,最低632米。,汉阳镇属于亚热带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6.0℃,境内最高温度38.5℃,最低温度-5.5℃,全年无霜期278天,无极高、低温危害,年日照时数1450小时,年降水量1060毫米。

行政区划

汉阳镇位于崛江东岸,距青神县城南端20公里,镇幅员面积22.2平方公里,辖米市街、下正街2社区个居委会,团结、光芒、向阳、五一、红光、上游、新路7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3724户,总人口11099人。

人口情况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351男5595女4756家庭户户数3026家庭户总人口(总)10351家庭户男5595家庭户女47560-14岁(总)27930-14岁男15200-14岁女127315-64岁(总)663915-64岁男358015-64岁女305965岁及以上(总)91965岁及以上男49565岁及以上女42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