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绥化市地图 > 北林区地图 >
红旗满族乡地图
红旗满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红旗乡全境属拉林河冲积平原,黑土层厚,土壤肥沃。全乡总面积209.9平方公里,有耕地17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水稻和葵花籽、烤烟等,是五常县重要产粮区之一。丰富的水利资源使红旗乡拥有绿色优质水稻种植面积3万余亩,肥沃的旱田18万余亩,这些资源同时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黄牛改良、生猪育肥、庭院养殖、奶站建设正在健康发展,大牲畜年末存栏五千余头,其中奶牛三千余头,年产鲜奶九千吨,出栏生猪万余头,现在全乡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34%,为人增加收入千余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8215男19646女18569家庭户户数10454家庭户总人口(总)38182家庭户男19618家庭户女185640-14岁(总)84340-14岁男42280-14岁女420615-64岁(总)2766415-64岁男1446715-64岁女1319765岁及以上(总)211765岁及以上男95165岁及以上女11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6985

历史沿革

红旗满族乡,耕地面积106,035亩,设5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59个村民组,18,473口人。乡名来源于原红旗村名。清代,属呼兰城守尉管辖地区。咸丰年间(1851—1861年),实行屯垦戍边,在泥河北部设立了20个营屯,分为正红、正黄、镶黄、正白4个旗,每旗分为5个屯。清末,属绥化府永安区。中华民国成立后,隶属永安镇。东北沦陷后期,实行街村制,因其管辖范围内的大多数屯名都带“正红旗”字样,故设红旗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永安区管辖,1951年改隶第四区。1956年4月,并村划乡,设置红旗乡。1958年8月,将永安、连岗、红旗3个乡合并成立永安人民公社。1961年从永安公社划出成立红旗公社。1984年3月,改设红旗乡。1988年7月,改为红旗满族乡。满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10%。

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红旗满族乡农民在各级政府帮助和支持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没有被上级列为试点乡镇的前提下,不等不靠,筹资1800万元,2006年以改造村屯环境为突破口,修白色路面4.5公里,红砖路42公里,砌边沟85公里,安装路灯98盏,对3个村人畜人水尽行改造,新建文化长廊7处,残疾人康复中心1处,图书室2处240平米,为贫困户翻建新房1200平方米,农民建沼气池196个。全乡8个行政村,村村实现了道路硬化、街路彩化(绿化)、地名标识化、管理物业化。2007年筹集1700万元,以现代农业为重点,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一村一品。东升村自筹资金、自主建设了温室60栋、45920平方米种植食用菌,长征村新建大棚100栋。67000平方米发展果菜。推出了“乡下有我三分田”、“赏花节”、“采摘节”和“农家乐”等,集旅游、民俗、休闲、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旅游项目,进一步推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企共建型、协会带动型、“五老”参与型和综合发展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全区乃至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

全乡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以蔬菜为主,兼种粮食作物。蔬菜种植面积约占60%,其中秋菜占80%。畜牧业以养鸡和奶牛为主。乡办工业有机械加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电气、铸造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达4510万元。

地理位置

红旗满族乡位于北林区西南部,乡域地理坐标为南起北纬46°24′22.47″北至北纬46°33′14.84″,西起东经126°29′13.49″,东至东经126°38′34.43″。海拔高度在133~144m。红旗满族乡西与兰西县临江镇接壤,北与连岗乡相邻,东与永安满族乡相连,南与西长发镇齐界。全乡处于松嫩平原,乡城南北长15.13km,东西宽10.81km,面积90.8km2。距区域中心绥化市36km。

民营经济

按照区委“三大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红旗乡深入领会、精心组织、抓大助小、强力推进,在主体民营和项目引联工程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几年来,先后引进上马了糠醛厂、化肥厂、碳棒厂、奶牛场、编织厂等一批大中型民营企业,上了60多家个体工商户。尤其是即将上马的生物质热电厂,得到了区级领导和区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七月份即将开工建设。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红旗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红旗乡属北林区的偏远贫穷落后乡镇,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企业,而在新的形势下要想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必须按照区里的“三大工程”建设的要求,下大力气抓好主体民营工程和项目引联工程建设。为此,在2003年年末。红旗乡新一届党委班子组成后,就把发展壮大二三产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做到了会会讲、天天讲、层层讲。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统一全体乡村干部的思想,让每一个干部都树立起要想富上项目的意识,树立起捕捉任何渠道的项目信息的意识,树立起随时向党委领导汇报项目信息的意识,树立起随时与亲朋好友沟通信息的意识,树立起厂兴我荣、厂发展我壮大的意识。抢抓机遇,狠追猛攻,千方百计把项目握在手中,红旗乡党委随时掌握着各个方面汇报上来的项目信息,经过党委会认真筛选,确定有价值的适合红旗乡发展的就抓在手上,狠追猛打,促其上马。如:在一次区里召开的会议上红旗乡得到了一条有人想建糠醛厂的信息,会后,党委书记刘东风便找到了区里领导,谈了红旗乡有现成的土地资源,这个信息区里领导记住了,在客商来考察时,最后相中了红旗乡,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糠醛厂,随后在红旗乡的参谋建议下,又有了现在的化肥厂。红旗乡红发村外出多年打工的翟杰挣钱后有回乡建厂的意识,红发村一村干部知道后,立即和村支部书记王新礼汇报,随后王书记找到了翟杰,谈了红旗乡招商引资的政策,谈了乡党委书记刘东风招商引资的决心和信心,也谈了村上将如何支持他上项目的一些想法,这样就坚定了翟杰在本土创业的信心。现在一个能容纳近700头奶牛的奶牛场8月末即将完工,今年就可入栏奶牛。2005年年末,刘东风得知市里要派市直有些单位帮助新农村建设这一消息,他立即找到了市里负责此工作的领导,谈了最好让电业局帮建红旗乡。2006年年初,在红旗乡的邀请下电业局在家的班子成员来到了红旗乡,听了红旗乡的情况汇报,考察了红旗乡五个村,经过红旗乡共同的研究,当天就决定投资一百多万元为红旗乡红旗乡改建线路。随后,红旗乡党委针对电业局的实力和办公效率,研究了几套需电业局支持的帮建项目,党委书记刘东风和乡长洪秀义几次找电业局刘景芹局长汇报,最后,红五村水田上电一事和筹建生物质热电厂一事得到了电业局的认可。为了能将这两件事情早日办成,刘东风特意买了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平时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每周都和刘局长通话,每半月必聚一次,红旗乡的诚心和热心感动了刘局长,促使他在2006年6月初就开始运作生物质发电厂这一大型项目。尽管在这一年当中,红旗乡和区领导与电业局领导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波波折折、辛辛苦苦,有的现在回想起来都难以相信,但毕竟一切都在红旗乡的努力下有序的推进,到现在,所有手续基本办完,预计七月份可开工建设。这个项目计划投资3.4亿,年可创税1500万左右。电业局已经承诺在今年水稻收割后,将投资三百多万元为红旗乡的近万亩水田架设线路,由机改电,这样将为百姓节约抽水成本一半左右。优化服务,真情相助,让企业舒心在发展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强化乡村民全方位服务,用真心去招商,用真情去助商,用真意去安商,一直是红旗乡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我们也把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在手上。几年来,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在糠醛厂有建设意向时,给我们一周的时间完成8垧地土地和厂房变更手续,红旗乡仅用了4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在建设初期,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亲自帮助厂子购买生活用品,全体班子成员带领乡干部到各乡镇帮助企业进行宣传,帮助收购原料。在糠醛厂遇到难题时,红旗乡全体乡干部都深入基层,帮助宣传和化解,尤其是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更是多次深入百姓中帮助处理一些急难新问题。每一个厂子手续的申请,党委书记都全程参与,这既看出了红旗乡的真心、真情和真意,更重要的是给了投资人更坚定的投资信息,如今糠醛厂又计划在明年扩大生产规模,由现在年生产3000吨变为5000吨,碳棒场也在联系新型机械准备扩大再生产,编织厂的生产规模也成倍增长,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他们舒心,让他们有了继续扩大发展的信心。为了帮助个体工商户发展,四年来,由我们乡里出头协调共为18户个体工商户贷款100多万元,他们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村民,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将有更多的个体工商户围绕着红旗乡的大中型企业做文章,届时,红旗乡的民营经济将蓬勃发展,将形成红旗大地民营经济红旗高高飘扬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