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镇地图
后溪镇相关地区地图: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
后溪镇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驻地后溪。管辖原后溪乡、白竹乡和沙田乡的老柏村以及米旺乡的洞口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56平方千米,总人口208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49人,辖25个村委会。划出原管辖的部分村组后,共辖7个村、17194人,面积120平方千米。后溪镇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有铜、铁、锑、锰、莹石、重晶石、大理石和水泥石灰石最为丰富。镇内森林面积约占20%。木本植物约64科200余种,如红椿松、柏、杉、枹桐最为常见的用材林,还有桐、茶、漆、棓等经济林,还有柑橘、橙、梨、枇杷、核桃、李、猕猴桃等果林。特别是老柏村的茶叶,色香味浓而远近闻名。中药材大约231种,最多的有野生或人工种植的青蒿、吴萸(米辣子)枳壳、银花等。野生动物约10余种如刺猬、野猪、泥猪、野猫、水濑、黄鼠狼、白猫、山羊(麂子)。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大小河流中盛产黄辣丁、角角鱼、鲢鱼、鱿鱼、鲤鱼、以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团鱼等。后溪镇的风景名胜、优美而壮观,古朴而典雅,自然人文景观彼彼皆是,有不是桂林胜似桂林的场镇后的三峿山风光,长潭几十里库容,水上乐园、飞船漂游、红岩仙牌、三门悬棺、老柏梯田、一线天、小江婆婆岩奇观、场镇南端朴钟堡、眺望九狮回头山、洞口村溶洞群内的石柱、石钟乳千奇百怪、目不暇接。长潭河湾被评为土家最美山寨,明清古山寨,到处是吊脚楼群、古祠堂庙宇有两座白氏宗祠、两座彭氏宗祠,长潭摆手堂、镇上的司令官邸、官田村村贞节牌坊、总官捕鱼界印、多碧村古石塔、上寨德政高碑、无字古墓、酉水人行吊桥、大江十里竹海、上寨石林……。精堪的民族工艺、特别是“柚子龟”闻名全市至全国。后溪大力发展经济、农业、畜牧业、林业、劳务输出、手工业商业等多渠道经济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道路交通、城镇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截止2006年底与,(2001年相对照)粮食总产达9.6万吨,增长8%,全镇农业生产总值4250万元,净增51%人均收入1958元。增长534元,增长44.6%财政收入达17万元,劳务输出达3078人,收入160万元。同时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已栽种优质柑橘10500亩,已产果达5000余亩,产值达960万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后溪涌现了一批商、贸、养殖运输等行业的弄潮儿。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
后溪镇是厦门市集美区辖下的一个镇,是国务院批准的集美外商投资区的组成部分,享受厦门特区的优惠政策,后溪镇还具有侨乡的优势,全镇旅居海外华侨2293户,分布在新、马、泰等18个国家和地区。地理气候后溪位于集美区东北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左右,绝对最高气温38℃,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后溪镇有10个行政村,总人口23015人,面积44.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43万人。辖12个村委会(另有资料说是10个村委会):新村、前进、溪西、后溪、仑上、崎沟、东宅、后?、岩内、英村、黄地、许庄。工农业生产后溪镇工业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到2000年底,在该镇辖区落户的三资企业已达20家,三资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管理,生产经营趋势较佳,产值利润连年递增,2000年全镇工业产值14049万元。辖区拥有工业园2个,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热土。后溪镇物产丰富,品类繁多,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长足发展,是厦门经济特区轻工业原料和“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基地。全镇15498亩耕地,除种植水稻、甘薯、大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蔬菜、花生、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全镇水果面积16844亩,主要有龙眼、荔枝、柑桔、香蕉、脐橙等。2000年全镇农业产值5230万元。后溪镇依山傍海,在杏林湾开发水产养殖1257亩,盛产虾、鳗及鲢、鲤、罗非等淡水鱼。此外,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禽蓄养殖业也比较发达。教育事业后溪镇区域内有1所中学和1所中专学校,在校学生1663人,有11所小学,在校学生3001人,幼儿园13所。95年通过省“两基”和“六督导”的检查验收。旅游资源后溪镇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白虎岩地势壮观险要,奇石林立;皇帝井、皇渡庵、苎溪桥、圣果院、寿石岩留下古老的传说;碗窑古窑址、城内旧城遗址,记载着后溪的文明,还有田厝的独木成林大榕树正被辟为旅游景点。基础设施环境交通后溪镇交通十分便捷。路宽60米的同集路为紧临该镇东部,路宽32米的324国道横过本镇西部两个村,路宽36米的孙坂公路贯穿本镇东、西部,与同集路、324国道相连接,泉、厦、漳高速公路及田(厝)集(美)连接线从该镇穿过,这些高等级公路与港头、岩内、田头等县乡公路配套,组成高密度的交通网络。镇政府距高崎火车货运站13公里,距高崎国际机场15公里,距东渡港20公里,距厦门客运码头27公里。通讯后溪镇的通讯网络已并入厦门程控电话系统,可直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地区和全国各大城市。设有后溪邮电局,代办多种业务。全镇电话装机已进入平常百姓家,还拥有众多移动电话,通讯手段日趋现代化。供水后溪镇水源充裕,水质良好,建有日供水3万吨的后溪自来水厂,境内还有3大自然溪流,可充分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供电后溪辖区内拥有众多的配电器,可完全满足全镇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和外商投资的需求。组织建设全镇设有14个党支部,其中10个村党支部、4个机关企业事业支部,党员493人,村两委63人。镇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强化自身建设,以“五个好”为目标,以“奔小康、建新村”为中心,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文化结构趋向合理,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真正成为基层工作的战斗堡垒,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向宽裕型小康目标迈进。世纪之交,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镇党委、政府决心在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抓机遇,发挥优势,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带领后溪人民在厦门特区二次创业中再建新功。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
概况: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东连廿里镇,西接江山市,南与湖南镇相依,北与柯城华墅乡相隔江山江。全镇共有24个行政村,2.6万人,64.5平方公里,是衢江区的西大门,也是衢江区为数不多的几个重镇之一。后溪集镇历史悠久,位置独特,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自古就有“后溪街”之称,素有“水陆码头”之谓,现在更有浙闽赣铁路复线和46省道横贯镇域,并设有后溪铁路货运站。2004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58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7.7万元,财政总收入81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31元。,名胜古迹:东华山,位于镇所在地南面2公里的上尖村界内,该山为仙霞岭之余脉,海拔276米,山上古树参天,遮阳蔽日,山巅有一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东华寺,该寺庙虽无恢宏壮观之势,却有幽古灵秀之气,虽无晨诵晚钟之声,却有苍穆凝厚之尊,为此,常年香客游人不绝,唐朝诗人刘禹锡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华山是也。青龙山,位于镇东南5.5公里的大珠村界内,山上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怪石嶙峋,造型奇特,山崖陡峭,峡谷幽长,素有小江郎山之誉,黄山一角之称,山中有一溶洞-----青龙洞,宽敞宏大,可纳百余人,洞内清泉腾涌,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