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地图
化德县相关地区地图:
电力资源
化德县300多年前就是内地通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的重要通商驿站之一。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化德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境内已形成“二线”(集通铁路、省际通道)“五大出口”(通往锡林郭勒盟、河北张家口市及市内邻近旗县)的交通网络。境内建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四座变压站、邮电通讯、科技卫生、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2004年开通的化德网站当属全市首家旗县网。境内建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2座,汗海55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境内通过,特别是乌兰察布市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电力供应提供可靠的保障。化德县属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地处内蒙古强风带,受蒙古和西伯利亚冷高压强对流影响,盛行西北风,气流流经时有明显的加速效果,在全区乃至全国属风能丰富的地区,丰富区覆盖全县,且具有稳定度高、连续性好的特点。经安装测风塔测量,70米高度平均风速在7.9m/s以上,平均风功率密度为433.5w/m²,可利用小时数6000---7000小时,全县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分六个风场,规划总装机300万KW。化德县风能开发有了长足发展,中国水利投资公司、中海石油公司、中电新能源公司等具有实力的企业分别与化德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风电开发协议,有的已落户并开工建设。特别是由国务院三峡办牵头组织国内十余家科研单位和风电开发企业研制的50kw垂直轴实验风机在化德县安装试验成功,并建设风机叶片厂,该项技术属国内首创,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对国内风机制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将化德县作为风能的重点区域来开发,风电必将成为化德县的主导产业、强县产业。
语言
化德县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使用于正式场合。但化德县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的张家口-呼和浩特片方言。
地理交通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全县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境内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2.2℃,降雨量330mm左右,无霜期105天,地下水可开采量2631万立方米。化德县地处锡、乌、张三角地带,集通铁路横贯东西,呼满省际通道和津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交通四通八达,东可直达锡林浩特、赤峰、通辽;南可直达张家口、北京;西可直达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北可直达二连浩特。距首都北京350㎞,首府呼和浩特300㎞,港口天津450㎞,二连浩特300㎞。通周边旗县均为二级公路,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为农畜产品和原材料、工业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驾车路线:全程约564.7
农业
化德县的农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两大生态工程的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列入全县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全县治理面积达到106万亩。围绕“两养(寒羊、奶牛)一种(马铃薯和反季节蔬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蔬菜和马铃薯年产量稳定在3亿公斤左右。油料、豆类总产达3000万公斤以上。
文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历史上化德曾是一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远在三万年前,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1932年设立化德设治局。1934年置县,曾先后隶属察哈尔省、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锡林郭勒盟。1972年归属乌兰察布盟。2004年属乌兰察布市。
矿产
化德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探明的有金、银、铁、铜、钨、石英、萤石等。特别是已经开采的硅藻土,其品位与云南腾冲,吉林梅河口并称“硅藻土”国内三杰。石英石储量在2亿吨以上,为发展硅铁生产储备了丰富的资源。
林业
新中国成立时,全县仅有52亩人工林地,主要分布在朝阳苗圃、县西山林场和土城子南林等地。零星植树仅400多株。以后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及政府的大力倡导,林业事业不断发展,林木总量逐年增加。1975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90585亩,其中:有林地45990亩(用材林25575亩,防护林780亩,经济林(山杏林)2775亩,疏林地60亩,灌木林(杞柳、柽柳)450亩,未成林地16350亩)。宜林地1244595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1321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1.2%。1984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150357亩。其中:有林地102428亩(用村林、防护林、经济林地73128亩,疏林地288亩,灌木林地10033亩,未成林地11149亩,苗圃地2994亩,四旁植树4836亩)。宜林地1047929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3065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2.7%。1998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96600亩。其中:有林地480345亩(用村林、防护林、经济林地82155亩,疏林地4110亩,灌木林地336555亩,未成林地54525亩,苗圃地3000亩)。宜林地1416255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40406立方米。其中,有林地233472立方米,疏林地2809立方米,“四旁”植树2729立方米,散生林1396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12.67%。2002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532265亩,其中:有林地765253亩(用村林、防护林、经济林地81729亩,疏林地2694亩,灌木林地569619亩,未成林地109441亩,苗圃地1470亩,“四旁”植树300亩)。宜林地1767012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45214立方米。其中有林地238141立方米,疏林地2865立方米,“四旁”植树2783立方米,散生林1396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20.2%。到2004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86062亩,其中:有林地919062亩(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地81700亩,疏林地2700亩,灌木林地569600亩,未成林地263307亩,苗圃地1470亩,“四旁”植树285亩)。宜林地17670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