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地图
华县相关地区地图:
科技普及
2007年全年引进推广新技术14项,新品种20个。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2个,共开发新产品2个,申请成果鉴定1项。现有各类科技人员4084人。县辛辣蔬菜研究所的“鲜红类圆柱型干鲜两用三红胡萝卜细胞质型雄性不育性系选用与利用研究”填补国内空白;无公害蔬菜脱水加工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华州红梨示范推广项目列入省科技推广计划;金堆钼业公司新型高强韧钼合金产品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中。环境绿化工业废水处理率较上年提高10%,酸雨频率降到25%,城区居民燃气率达80%,城区地下饮用水水源、桥峪、涧峪、水夫峪等地表饮用水的水源合格率在100%。依法关闭重点污染企业2家,取缔非法小选矿14户。全县化学需氧量削减量420.8吨,二氧化硫削减量1798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5.02%,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5%。保障保险现有社会福利院1所、民政养老院1所。2007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26562人;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3432人;城镇已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35327人。全县农村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102人。
社会建设
华县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马铃薯、山药、大葱、番茄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种蔬菜通过西安市场检测认证。特色产业形成金堆钼采矿区、莲花寺钼炉料加工区、陕化精细化工产业区、少华山旅游产业区四大项目板块格局,钼、精细化工、石板材、菜畜果、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金钼集团工业氧化钼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金堆城钼业公司和陕化的8个产品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2007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列第28位,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强县”试点县。继2005、2006年之后,华县已连续第三年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之列。
体育卫生
2007年,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3个,共有床位980张,其中医院床位764张,卫生院病床216张。全县有卫生人员1045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中医医院门诊楼和7所乡镇卫生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实行了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财政供养。07年加强了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监测工作,卡介苗接种率100%,脊灰疫苗接种率100%,百白破三联接种率100%,麻疹疫苗接种率10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100%,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98.93%。规范了母婴保健服务,加强了妇幼卫生管理。我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5%,建卡率98.14%,产检率97.77%,住院分娩率高达99.13%。全县24.8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84%。创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活动广泛开展,全县人口自增率2.36‰,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县”称号。
同名华县
西汉置华县,属泰山郡。遗址在山东费县城东北20公里方城镇境内。东汉初省华县入费县。约在桓帝时析费县复置华县,仍属泰山郡。晋费县属琅琊郡。刘宋复省华县入费县。
行政区划
2011年7月,陕西省政府撤销华县撤东阳乡并入高塘镇,撤金惠乡并入大明镇,撤销毕家乡并入柳枝镇,撤销辛庄乡并入赤水镇,调整后华县辖10个镇:华州镇、杏林镇、赤水镇、高塘镇、大明镇、瓜,坡镇、莲花寺镇、柳枝镇、下庙镇、金堆镇。华州镇辖5个社区居委会(西关、大街、吴家、电力、红岭)、19个村委会(崖坡、铁马、西关、温巷、大街、城内、吴家、马斜、张场、团结、西罗、王堡、吝家、王什字、杜堡、杨巷、赵村、宜合、先农)。杏林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给排水公司、复肥厂)、14个村委会(杏林、梁西、李庄、三溪、梓里、磨村、龙山、城南、李坡、车湾、灰池、天岩、康坪、老官台)。赤水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赤水)、33个村委会(赤水、台台、新城、麦王、薛家、新村、样田、楼梯、罗家、郭村、桥家、南会、程高、江村、水城、南吉、沙弥、位三庄、太平、城里、辛庄、李家、薛史、马庄、候坊、贾家、王里渡、刘家、雷家、姚家、李家、陈家、步背后)。高塘镇辖41个村委会(北村、朱张、铁里、同家、吉饶、南堡、吉家河、柿村、二合、枣园、腰村、处仁口、东峪、圣山、寺底、刘堡、老年、西湾、大王、罗吝、寺前、薛底、忠靳、南麦、堡底、西峪、南堡、拆头、留马、小村、安饶、宋斜、候崖、胡磊、东阳、朝良、泽口、里寺、江村、南候、北候)。大明镇辖30个村委会(大明、吕塬、里峪、高楼、桥峪、渔池、赵家、水渠、三义、杜湾、孙堡、白泉、方寨、沟南、唐安、算王、马场、李岩、寺王、杜源、兴国、北耐、毛沟、下李、薛马、雷西、马峪、崔马、韩凹、汤坊)。瓜坡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陕化)、23个村委会(三留、马泉、三小、湾惠、过村、故城、姚郝、南沙、良候、瓜底、张崖、井沟、沟岭、井堡、东赵、北沙、君朝、闫岩、孔村、田杨、庙前、李托、黄家)。莲花寺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石碴厂、时村农场)、27个村委会(袁寨、长寿坡、党家河、白家河、高家河、南马、西马、罗纹、北马、八里店、三合、少华、乔堡、南寨、肖场、白石、龙潭、荷草、水峪、西寨、何巷、瓦头、东罗、庄头、时堡、汀村、由里)。柳枝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柳枝)、20个村委会(新庄、沟峪、伏中、南关、上安、丰良、孙庄、张桥、梁堡、西沟、石沟、王宿、北拾、彭村、毕家、孟村、北刘、秦家、钟张、拾村)。下庙镇辖21个村委会(下庙、南解、秦家滩、惠家、滨坝、牛市、简家、吊庄、王巷、什字、新建、三吴、沟家、东周、西周、姜田、杨相、车堡、甘村、康甘、田村)。金堆镇辖3个社区居委会(寺坪、金堆、石可)、14个村委会(寺坪、西川、东坪、西坪、芋坪、粟峪、粟西、大粟西、任家滩、武坪、草坪、铁炉、车台、罗涧)。历史沿革,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于今城关镇附近,筑有郑邑。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设郑县,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后又在西部今赤水镇郭村增设武城县。秦属内史。西汉析郑县、武城二县地于今侯坊附近置沈阳县,郑县属京兆尹,武城、沈阳二县属左冯翊。王莽始建国改武城县为桓城县、沈阳县为制昌县。东汉初废武城、沈阳入郑县。北魏于县兼设东雍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名华州,并于县兼置华山郡。北周时郡治移今拾村,四年县治又移今郭村;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州废,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9年)复置华州,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更名太州,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华州。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又更名太州,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再复名华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州治今城关镇,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县治移今故郑村;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兴华三年(公元900年)复为华州。蒙古初废郑县,辖地归华州直辖;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郑县,后又废入华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华州为直隶州,十三年降为散州,属同州府。1913年废华州置县,县以州名,属关中道。1933年属省。1939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渭南专区,1970年属渭南地区。1994年起属渭南市至今未变。
文化教育
全力打造“中国民间文化园区·华县皮影”,“华州秧歌、华州背花鼓、东峪孝歌、华县皮影制作工艺”列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被确定为全国10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之一。“华县皮影”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产业已逐步成为华县农村经济新亮点。全县从事皮影文化传媒单位及协会组织7个,皮影艺人(演出、雕刻)分布于10个镇,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演出班社5家,演出艺人60余人,形成“皮影专业村”1个,建立“华县皮影传承人培训基地”1个,皮影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产皮影10万余件,产品畅销国内外。现有各类学校284所,在校学生49990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1088人。高考一、二、三批本科和大专上线人数分别为205人、506人、2010人、和3155人。安排资金31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完成中省危漏校舍改造项目9个、县级危漏校舍改造项目18个,建成寄宿制学校7所,基本消灭了中小学D级危房。完成职教中心建设征地和总体规划。以“两馆一站一室”建设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3所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乡镇基层信息服务点、24个村级基层信息服务点建成使用。
地震
我国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其次是1976年7月27日的唐山7.8级地震,官方数据死亡25.5万人(估计可达65.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