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镇地图
高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2、安徽六安市霍邱县高塘镇
简介:高塘镇位于霍邱县西北部,紧靠105、312、206国道,商景、合武高速及阜六铁路穿境而过,距县府23公里,距宁西铁路80公里,淮河码头20公里,水运经沿岗河通淮河。交通便捷,位置优越。全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辖高塘、龚浅、冀台、朱老庄、西圩、八里店、五里庄、新桥、赵庙、傅井、张罗、赵西楼、冲西、吴集、龙井、二道堰、陆塘、田郢、长山、粉坊、环山、渠东、裕民、尚塘、韩庄25个行政村,131个村民组,5.5万人口,有高塘、吴集两个街道,集镇人口12000人。1949年建高塘乡,1958年成立跃进公社,1983年改高塘乡,1992年撤区并时吴集乡并入。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乡办企业有砖瓦厂、代农加工厂和鱼苗繁殖等。经济发展: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2006年,全镇工业经济在全县六强乡镇中位居第一,招商引资名列全县第二,计划生育在全县一、二、三类乡镇考评中,总分第五,民政工作全县第二,殡葬改革火化率稳居全县第一,乡镇财政经济运行综合考核和动态指标考核分别名列全县第三名,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被评为全县先进乡镇,小城镇建设被评为全市建设系统先进镇等,基本实现了镇党代会和人代会提出的“两强两优两手抓”、实现“三增”、加强“四大建设”和达到“五子登科”的发展目标。即强力攻坚计划生育,强化殡葬管理,优化发展环境,优质服务农民和企业,一手抓信访稳定,一手抓以招商引资和矿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加强党的建设、矿区建设、集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树立形象、做出样子,攻坚计生、冲出笼子,抓好稳好稳定、不添乱子,服务矿业、多赚票子,全面争先、提升位子。
自然资源: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的储铁量位置就在高塘镇境内,已经探明铁矿储量高达17.15亿吨,远景储量将达24亿吨以上。目前进驻高塘镇内开采铁矿的企业已有3家,大昌矿业是进入霍邱矿区开采铁矿的第一家企业,获得了吴集铁矿南段的矿业权。吴集铁矿南段总储量3亿吨。矿山建设规模为年500万吨矿石的采选能力。年生产优质铁精粉140万吨,超级铁精粉20万吨,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销售收入10亿元,纳税2亿元。大昌已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六安市“568”计划和霍邱县“十一五”规划原材料基地建设。大昌公司和诺普公司年缴利税均位居六安市前10名。高塘镇吴集村被列为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2平方公里控规、24公顷起步区详规已经省规划院设计完成。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远景规划,总人口初步确定在10万人的吴集新区建设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新区建设招标工作已在网上发布结束,一个崭新的吴集新村在今年年底即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3.山东高塘镇
综述:高塘镇原为高塘乡,1993年12月撤乡设镇,位于周村东南6公里,总面积17.363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设1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均为汉族。1993年初有居民33187户,10929人(男5391人,女55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2人;1994年末有居民3922户,10628人(男5281人,女53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1人。1995年末,有居民3265户,10609人(男5255人,女53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5人。镇政府驻高塘村。?,1993年初,高塘镇机关设党委、政府、纪委、人武部、团委、妇联、人大工作室、政协工委。党委下设办公室、政府下设政府办公室、经委、农委(辖农技站、兽医站、种子站、多种经营办公室、林业站、水利站、农机站、经管站、农电站)民政、文化站、广播站、电话室、土管所、治安办公室、财政所、司法所、统计站、审计所、公路管理站、老龄委、教委、计生办、交通安全办公室。1993年初镇机关共有工作人员59人,其中国家干部23人,区招聘干部16人,镇聘用人员20人。?,1993年12月,镇机构改革,保留党委、政府、纪委、人武部、团委、妇联。其余党政机构合并为一办五委,即:党政办公室、农业委员会(辖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水利站、兽医站、农电站)、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环保土地委员会、社会事务委员会(辖司法所、民政办、信访办、治安办、老龄办)、教科文卫委员会。另设财政审计所、经管统计站、计划生育办公室三个事业机构。1993年底,镇机关共有54人,其中国家干部27人,区招聘干部17人,镇自聘10人。?,1995年恢复了人大工作室和政协工作委员会。年底镇机关共有54人,其中国家干部26人,区招聘干部17人,镇自聘11人。?,1993年起,高塘以建成“经济强镇、商贸名镇、科技重镇”为总体目标,加快经济建设步伐。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2066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7165万元,财政总收入100.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元。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3827万元,财政总收入1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5元。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3244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6512万元,财政收入1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4元。?[农业]1993年起,以农业综合开发和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重点,按照“东部抓高产,西部抓开发”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在狠抓粮食稳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蔬菜和林果业。1993年,全镇有耕地15646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008亩,农村经济总收入3623万元,农业总产值1693万元。199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00万元,农业总产值3474万元。1995年,有耕地15079亩,其中水浇地12787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2000万元,农业总产值4930万元。粮食生产1993年,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新品种和优良品种,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全镇粮食总产量7825.1吨,耕亩单产650公斤。1994年推广土地规模经营,全镇经营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56家。是年粮食总产8220吨,耕亩单产645公斤。?,1995年,调整粮经作物比例,由1993年的7.6∶2.4调整为5.1∶4.9,粮食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661公斤和8001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科技兴农战略取得新成果,被省农科院确定为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林业1993年,林业生产提前完成“八五”绿化任务,新植果树近2000亩,全镇果品总产量1200吨。1994年,林业生产完成了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新发展优质果园500余亩,林果面积达到5500亩,果品总产量超过1200吨。?,1995年,新发展果园500亩,林果面积达到6000亩,果品总产1350吨。3年共植树36万株,荒山绿化410亩,发展经济林3200亩,拍卖荒山300亩。?畜牧业1993年全镇大牲畜存栏1516头,生猪存栏3510头,生猪出栏4339头,饲养肉食鸡35万只。1994年,新建了一批养殖专业场和专业户,蛋鸡、肉食鸡和生猪存栏量分别达到8万只、42万只和3300头,肉食鸡加工达到50万只。1995年规划建设了高塘、石埠、孔家等畜牧经济小区,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92家。淄博志惠种禽有限公司年供雏禽能力达到600万只。全镇肉鸡出栏量达到60万只,蛋鸡、生猪、牛存栏量分别达到16万只、4500头、1450头。?蔬菜1993年起,菜田面积逐年增加,蔬菜基地不断扩大。1993年菜田总面积1700亩,总产量748吨,产值449万元。1994年,菜田面积发展到2430亩,新建冬暖式大棚65个,西瓜种植面积1300亩,高塘镇被列为全区优质西瓜生产基地。1995年,菜田面积2600亩,保护性栽培得到快速发展,冬暖式大棚发展到117个,建成宋家蔬菜批发基地,西瓜种植面积1560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993年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和改善水浇田3500亩。1994年,投资近15万元,维修废弃多年的东干二、东干三水利工程,恢复和改善水浇地面积4900亩。1995年,完成了社会化供水,累计投资达548万元。在常旺村率先建成全市第一家微机自动化控制果树微喷工程。农业机械1993年全镇有大中型拖拉机23台,小型拖拉机80台,脱粒机129台,农业机械总动力6953千瓦。1994年起,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集体、个体一齐上,新购置大型农业机械2部,农业机械总动力7408千瓦。1995年,农机作业达到100%。1995年底,全镇有大中型拖拉机31台,小拖拉机62台,脱粒机93台,联合收割机15台。农业机械总动力7871千瓦。高塘镇农业情况表:耕地面积(亩)水浇地面积(亩)粮食总产(吨)耕亩单产(公斤)农业总产值(万元)人均纯收入(元)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199315646140577825.165016936963199415606127148219.964534747408199515079127878001661493018247871
1995年各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生产情况表:户数(户)人口(人)人均纯收入(元)粮食作物粮田面积(亩)耕田单产(公斤)总产(吨)高塘4721540232915307431137宋家28085520781100663729吴家2438432938950706671孔家1565091642630667420王家1354031374430644277徐家832881679400605242永合350118519091610602969常旺1806192560900706635石佛1364462541760624474石埠4901490262115506611025山旺1915291776470619291仙鹤1766992000960617592方家1304321483500662331刘家973091146310671208
工业:1993年高塘镇继续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发和完成技改项目16个;新批三资企业5家,项目总投资39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10万美元,出口商品交货值1290万元。全年工业总产值15380万元,实现利润668万元,速度和效益均比上年翻了一番。工业发展速度列全区乡镇第一位,夺得全区工业腾飞杯金杯奖。是年底,有镇办企业8家,拥有固定资产4800万元,职工1210人;有村办、联办、个体企业150家,从业人员1100人。全镇从事工业的人口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65%。?,1994年工业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新开工建设了万吨规模的华鲁电焊条厂、乾坤宝饮料厂、1.5万吨重油催裂化生产线、科利模具机械厂等骨干企业和项目,使全镇工业结构基本形成以五金、化工、机械、纺织、饮料为重点的新格局。镇、村办企业群体优势进一步强化,以风机总公司和镇环保设备厂为基础的鲁中风机集团公司被批准为市级集团公司。工业小区建设初具规模,进区企业9家,通过了区政府的检查验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镇办企业进行了以产权出售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至年底,有2家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全镇工业总产值32362万元,出口商品收购值2238万元。年底,有镇办企业9家,拥有固定资产4900万元,职工1300人;有村户联办企业196家,从业人员1420人。1995年,全镇工业基本形成了五金、机械、石油化工、饮料、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镇村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集团建设步伐加快,鲁中风机集团公司跨入省级集团公司行列,以华鲁电焊条厂和周村振兴特种油品厂为主体的鲁港五金集团公司、特种油品集团公司成为市级集团公司。高塘工业小区成为区级工业小区,进区企业23家。8家镇办企业按上级要求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强化企业管理,使全镇工业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镇工业总产值46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1200万元,利润2250万元,出口收购值2830万元。年底共有镇办、村办企业32家,拥有固定资产5160万元,职工21350人。
1995年高塘镇镇办工业企业情况表:单位:万元,工业总产值(新规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从业人数90价现价淄博华鲁电焊条厂5468584251405619919427350淄博科利模具机械厂3664594449/265940周村东郊福利化工厂4285354001022810830董永山酒厂91811471150/314438726周村环境保护设备厂556674500/3636132周村慧丰利耐火材料厂86090995033112320150淄博印染设备厂16682085206031383375160淄博制鞋厂138013351330/2299396180高塘建安公司予制厂315394//////
第三产业:1993年有集贸市场1处,有商店、饭店、修理店、油房、豆腐房等387处,从业人员953人,第三产业增加值2533.51万元。1994年,在309国道南侧,高塘村和宋家村地段建设长3公里的建材市场,有经营户50余家,年营业额4000万元以上。拓宽了高塘商业大街,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镇有个体私营户210户,年销售额6000万元。1995年,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314家,第三产业增加值4015万元。?
交通:高塘镇1994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区委七届三次全委会确定区第十三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高塘镇“九五”期间要建成中心城镇。因此,高塘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建设框架逐年拉大。?道路建设1993年,投资188万元,拓宽高塘商业大街,长2公里,宽38米,三块板式,拆迁公私住房60户,12000平方米,铺沥青路面47000平方米。1994年,开工建设高塘商业大街向南北延伸工程,北延309国道至胶济铁路,长500米,10月竣工通车;南延并拓宽梁家寺至石埠村路口,长3公里,投资10万元完成了主车道土路基工程。投资10万元在商业大街安装了路灯,进行了绿化美化。全镇有6个村对村内道路进行了规划建设,吴家村、常旺村率先在全镇安装了村内路灯。是年道路总投资72万元。1995年是道路建设数量最多的一年,新修道路6条(高萌路南延、文苑路、永和进村路、常旺村内路、高塘村内大街、石埠进村路),总长5460米,铺沥青路面43720平方米,总投资152万元。
住宅及商业设施建设:?住宅及商业设施建设1993年起,按照以路促商、商宅并举的思路,沿高塘商业大街两侧开工建设二层楼房15栋,一层经商二层居住,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拉开了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框架,它标志着按农村城市化标准设计的小城镇蓝图正式实施。吴家村建设了全镇第一幢居民住宅楼,镇直部门开工建设了财政审计中心、农电服务中心、农技综合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等单体楼。1993年完成楼房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总投资367万元。1994年,开工建设了电焊条厂写字楼、印染设备厂综合楼、物资大厦等一批三层以上建筑。沿路商宅楼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1994年建成楼房11200平方米,总投资684万元。1995年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建房,建设速度加快,建成一层经商、二层居住的村民楼30余座,使镇府驻地面貌大为改观。吴家、石埠两个住宅小区开始规划建设,10幢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全部竣工。1995年建成楼房9860平方米,总投资532万元。?邮电通讯1993年全镇有程控电话交换机1部,装机容量500门。1995年开工建设高塘邮电支局,开通了1000门程控电话,无线传呼和对讲机业务同时展开。
文化:1993年,有电影院1处,文化站1处,书店1处,文化活动室14个,老人活动室2个。每逢传统节日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镇文艺宣传队多次参加全区文艺汇演并得到奖励。吴家村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成为全镇第一个安装有线电视的村。1994年全镇有线电视接转工作开始入户收视。1995年建设了占地34亩的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教育:1993年有中学一所,含初中班13个,在校生620名;有小学7所,教学班25个,在校生72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学生毕业率100%;有中学教师43人,其中民办教师7人;小学教师62人,其中民办教师25人;有幼儿园11处,幼儿教师23人,幼儿入托率达100%。教育“双基”工作通过了省政府的考核验收。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定名列11处乡镇第一位。1994年,基础教育工作通过了省市政府的复查验收。1995年全镇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初中学制3年改为4年。建成高标准电教室。年底,全镇有中学1所,初中班13个,在校生600名;有小学5所,教学班25个,在校生720名;有中学教师45人,其中民办教师5人;有小学教师62人,其中民办教师25人;师资达标率9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生毕业率100%;全镇共有幼儿园11所,幼儿教师23名,幼儿入托率100%。?
卫生:1993年全镇有11处村卫生室,均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其中有联村卫生室3处,村民实行计划免疫,卫生防疫工作夺得全区第一。镇卫生院有病房15间,11个医疗科室,医疗设施齐全,具有B超机、X光机、心电图仪等医疗器械。至1995年,卫生防疫工作连续三年夺得全区第一。投资30万元创办了全区第一家村级脉管炎专科医院,镇卫生院达到乙级乙等医院标准。1995年镇卫生院有医护人员23人,门诊4320人次,住院54人,出院54人,年业务收入28万元。?计划生育1993年投资30万元建成面积520平方米的镇计生服务楼,购置了配套设施,成为市级“三为主”达标乡镇。1994年获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83‰,晚婚率、晚育率、节育率、计划生育率均达到100%,获区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年末全镇有育龄妇女3099人,已婚育龄妇女2404人。?
精神文明建设:1993年以来,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教育,全镇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不断发扬光大。吴家村委会和常旺村委会被市政府命名为模范村委会。1995年底全镇有市级文明单位(村)3个,区级文明单位(村)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