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车力蒙古族乡地图
呼和车力蒙古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因屯而得名。清代此地系蒙古族游牧地,1904年隶属洮南府总督府,1909年隶属洮南府第三区,1913年隶属洮南县西乡,1925年属第三区,1933年(伪大同二年)属第四区,伪康德二年(1935年)隶属第四区立业保。伪康德四年(1937年)属大通村,1946年洮南县大通区,1949、1950年改属第八、六区,1955年属大通区,1956年撤区隶属赵民乡,1958年改属志强乡,1959年属志强人民公社,1979年改为呼和车力蒙古族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呼和车力蒙古族乡。社会经济
概况:该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在完善,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税费改革,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给车力乡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到实现粮经并重,多种经营。从单一的种植农业到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从过去盲目追求产量,到现在的围绕市场,大做效益文章,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以牧业、生态林业、绿豆、芝麻、瓜果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各项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具有车力特色的大鹦哥绿豆始终占领着市场。年均产量3000吨左右的绿豆,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占全乡年总产值的26.3%,畜牧产值达750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20%。养殖业逐渐由养羊向养牛发展,养牛被列为该乡畜牧发展重点之一。全乡养牛955头,其中奶牛405头,有育肥牛550头。
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2004年全乡个体经济总收入达800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20%。全乡从事商业餐饮服务业、加工业、建筑、运输业等各类个体业户达400多户,从事季节性个体经营活动,劳务输出人数占全乡劳力的50%。车力乡2003年GDP总值4500万元,人均收入1100元。2004年全乡GDP总值6700万元,人均收入19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