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临汾市地图 >
霍州市地图
霍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

森林、牧草和水力资源都很丰富。市境西北韩信岭,被汾河切穿而成峡谷,是太原盆地通往临汾盆地的交通要道。汾河是市境内最大河流。其支流有南涧河和北涧河均发源于霍山地区。霍州市矿产资源丰富,截止目前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共计23种,其中有金属矿产4种,即铁、铜、铝、金。非金属矿产19种,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耐火粘土、磷、硅线石、高岭石粘土岩、伟晶岩(长石、石英)、石英砂、重晶石、石墨、花岗石、紫砂、陶土、硫铁矿、水源粘土和砖瓦粘土、砂和砾石、稀土矿产、能源矿产煤、矿泉水。经普查而探明的地质储量石英砂为1.7亿吨,煤保有储量为17.35亿吨。霍州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薯类等;经济作物:棉花、油葵、油菜和各种蔬菜。野生动物70余种。有:金钱豹、野猪、狼、狸豹等。植物124种,其中树木、乔灌木76种。

地理

霍州地处东经110°38′—112°3′,北纬36°26′—36°42′之间,位于山西中南部,与临汾、晋中盆地交界,扼山西南北;交通之要冲。四周群山环绕,汾河从西北切割韩信岭入境,流经市境西部。霍州市东高西低。东与北部边境为霍山成弓形环抱,山势险峻,海拔达2346米,是太岳山的主峰。霍州市地处霍山背斜和吕梁隆折带之间,地层出露较为完整。受地层地质影响,境内四周环山,中间低洼,山高塬阔,丘陵起伏,山谷梁峁、台塬阶地、沟堰河滩俱全。中部黄土丘陵起伏、海拔在600至800米之间。西部汾河两岸为河谷地形,最低海拔在400米左右。

环境

硬件环境得到改善。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了“以县规划、整体推进、连片发展”的建设模式,13个试点村和20个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工程进展顺利,新建沼气池2500多个、改水3000多户,建成文化广场13个,涌现出退沙、寺庄、西张、大张、龙泉等新农村典型;重点实施了十里铺垣旱薄地培肥、西村垣和西张垣中低产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实施了鼓楼东街二期开发和道路建设工程,贯通了鼓楼东街,打通了城市东扩的瓶颈制约;实施了鼓楼南街开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中镇路、南通街、车站广场、大众路人行道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完成东城区集中供热一期及煤气综合利用工程,城市供热能力由75万平米上升到150万平米,供气能力由8000多户提高到2万户。

霍州来历

霍州市的“霍”是山西省内最古老的地名之一。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癸未卜在霍贞王旬亡祸”、“贞霍,其霍”的记载。其中的“霍”即指今霍州市一带。西周初,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建霍国,是为霍叔,与管叔姬鲜、蔡叔姬度同为周初三监之一。到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霍国,末代霍君霍公求逃到齐国避难,其子孙流亡各地,并皆以祖先封地霍为姓,这便是霍姓的起源。在西周时期,霍国还有个叫“彘”的地方。当时周厉王无道,引起国人叛乱,公元前841年周厉王逃亡到彘,至前828年便死在这里。西汉因在此置彘县,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名永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霍邑县。金为霍州治所。明洪武初,霍邑县省入霍州。民国初改名霍县。1986年设霍州市。对于“霍”的解释也有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一种认为:霍山又名太岳山,所以霍是“霍然大也”。其实早在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已进行了合情合理的注释,他认为“霍”是先秦方言,义为“大山包围着小山”。郭璞一生集“尔雅学”之大成,并以晋代语词中的古语考见古今语音流变,他的解释无疑最具权威性。郝懿行在注释时也赞同郭璞的说法,他说:“山以霍名者非一,皆本地为义也。”他认为全国有多处以霍为名的山峰,而且都是“大山围小山”式的地形。他举安徽的霍山为例:“天柱山中峰小而四围有大山以绕之,与此合矣。”其实山西的霍山也是这种地形,其中部低平,四周山峰环绕。明代《嘉靖七年九月平阳知府祭告霍山文》中就这样描述了霍山的形势:“抗中条而屹乎如案兮,环群峰而缭焉如墙”。这都证实郭璞对“霍”的诠释是很有见地的。《水经注》中还记载了霍国末代国君霍公求的一个故事。传说晋献公灭霍国后,霍公求逃往齐国,结果这年晋国大旱,民不聊生。掌管占卜的官员说,这是霍山在作祟,山神无人祭祀的缘故。晋献公只好遣使赴齐请霍公求回国专祀霍山,后来晋国才又获得好收成。这一传说是关于祭祀霍山神的最早记载。霍山何时列入祀典?我们已无从考见,但在《周礼·职方氏》记载九州的镇山时,就已把霍山作为冀州的镇山。另外八州的镇山是:杨州会稽山、荆州衡山、雍州华山、豫州嵩山、兖州泰山、青州沂山、并州恒山、幽州医无闾山。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又诏令祀霍山为中镇。隋末唐太宗起兵太原,过霍邑县受到隋将宋老生顽强抵抗。时有一白发翁,告之以盐商古道,唐太宗根据其指点,弃辎重,巡霍山,出奇兵,于彘水之北大败隋兵,斩杀宋老生。此后唐兵南下,直驱长安,如蹈无人之境。唐太宗即位后,认为霍邑大捷是得霍山神人指点,遂封霍岳中镇为应灵王。同时再次明确了五岳和五镇之封。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即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中镇霍山。至此,中镇霍山神崇名美号,历代有加。山中有关举行祀典的建筑及佛道文化建筑如中镇庙、兴唐寺、慈云寺、真武庙、广胜寺、红崖寺、喝石庵等也随之遍布其间。时至今日,霍山仍然是山西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经济

霍州市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境内矿藏资源丰富,95%以上的地区含煤,储量约62.48亿吨。硅线石矿储量200万吨左右,耐火粘土、熔剂灰岩和磷矿储量也很大。此外还有石膏、石灰岩、白云石等。工业有电力、机械、橡胶、陶瓷、水泥、化肥、汽修、粮食加工、酿造等。2005年,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67亿元,五年增长138.2%,年平均增长15.7%,在山西省排名由2000年的24名上升到2004年的21名;在全省排名由2000年的39名上升到2004年的17名;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队在临汾市的名次由2000年的12名上升到2004年的5名;在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由2000年的1098名上升到2004年的608名;均为撤县建市以来最好位次。五年来,实施了化工公司20万吨尿素改造、“1525”技改、文通钾盐新建、兆光发电一期新建、中冶焦化新建、韶钢冶联新建、紫云能源新建、宋庄煤矿改造等项目。

行政区划

霍州市辖5个街道、4个镇、3个乡:鼓楼街道、北环路街道、南环路街道、开元街道、退沙街道、白龙镇、辛置镇、大张镇、李曹镇、陶唐峪乡、三教乡、师庄乡。

旅游景观

概况:
大张古文化遗址、西周厉王墓、歇马滩、霍州署、千佛崖石刻文物、明代鼓楼、雁塔、霍山、陶唐峪等。风景有载入《中国名胜辞典》的有西周厉王墓;有唐高祖反隋南下中途休整的歇马滩;有唐代名将尉迟恭行辕帅府霍州署,其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是我国保留完整的古代州级衙门之一;有唐宋元明历代造凿的千佛崖石刻文物;有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明代鼓楼;有挺拔高耸、造型优美的雁塔。位于市境东部的霍山,蜿蜒起伏,林海茫茫,玉泉溅珠,流水潺潺,山光凝瑞,风光秀丽,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悬泉山自然风光景区是其代表性杰作。清康熙皇帝当年西游至霍州,观赏游览霍州风景名胜后,欣然御书:“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尧王避暑圣地陶唐峪,谷深幽静,奇石峻峰,松柏苍劲,浮桥小瀑。霍州市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和大运二级公路、国道、霍侯一级公路并行,纵贯市境南北,霍上(霍州——沁源上社)、霍桃(霍州——隰县桃红坡)两条公路横跨东西两山;乡村公路辐射成网,四通八达。境内有霍州、辛置、圣佛、什林四个火车站,有9条铁路专用线。
陶唐峪:陶唐峪自然风景区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霍山南部,游览面积约40平方公里,史称陶唐谷。据大清嘉庆三年《陶唐谷重建玉泉寺碑记》:因尧帝避暑而名(帝尧,姓伊祁,名放勋,传说他曾先后受封于陶地和唐地,故号陶唐氏,尧是他的谥号,是史载我国上古五帝之一。其活动年代,推断约在四千二百年前左右,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即部落联盟时期。传说尧帝建都平阳,今临汾市,立行宫于霍州。嗣后,尧庙于平阳,尧祠在霍州)。陶唐峪集璀璨绚丽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和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中镇”霍山的主要景区之一。入谷溯流而上,先后有浮桥、仙女池瀑布、仙女池、尧王避暑山庄、招魂楼、水帘洞、犀牛石、滴水崖瀑布、五龙池、大沟叉瀑布、石门、观峰峡、一线天、擎天玉柱峰、槐树沟瀑布、阶水凹瀑布、玉泉寺、龟山、莲花山等景观。整个景区由尧帝行宫、五龙池、石门山水三个部分组成。陶唐峪峰奇石丽,瀑布优美,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山水合一,韵味无穷。以“峰奇、石丽、水美、谷幽”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堪称该景区四绝。
鼓楼:
鼓楼,又称文昌阁,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市中心,历史悠久,遐迩闻名,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1986年霍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底部砖砌十字卷拱式通道贯穿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上部为八卦琉璃罩顶、三重檐十字歇山全木阁楼。总高27米,在阁楼一层四周屋面楣额上方各悬挂贴金匾额一块,东为“护国安民”,南曰“辅元开化”,西书“览秀西河”,北有“保障冀北”。牌匾字体苍劲有力,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省书法家徐文达、郭伯英等撰写。楼上二层回廊外沿设有观景台,木制围栏,刻有五彩缤纷的各式花鸟图案,鼓楼屋檐采用琉璃简瓦覆盖,在每条脊的戗脊头分别装置二十八星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工艺精湛。各层檐角起翘,加以檐下斗拱重叠,宛如云朵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每个翼角仔角梁上装有龙头套兽,下部悬挂风铃,风吹铃动,清脆悦耳,鼓楼楼顶正脊两端设有琉璃鸱吻,其造型凶猛生动,配有神态各异的骑马武士。正脊的中央有一琉璃葫芦宝瓶,附设避雷装置。游人登楼眺望,山光水色,争相辉映,古城风貌一览无余。鼓楼虽经历史沧桑,但其精湛的艺术造型和永不磨灭的魅力,永远为人们所欣赏。
七里峪:
七里峪风景区位于中镇霍山的北部腹地,东接沁源县的灵空山,北连灵石县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绵山,距市区16公里,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约为90万亩,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题写园名。)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总面积15万亩。该景区,山清水秀、怪石林立、洞深谷奇、气象万千。景区内五龙壑、滴水崖瀑布、双乳峰、南天门、石人沟、石崖奇松、华北天然落叶松保护区、八仙洞等景点各具特色,天然草坡连片接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五龙壑:海拔2504.3米,山上有5个壑口,传说是巨龙用爪挖成,故称五龙壑,攀登其上可观霍州全貌。滴水崖瀑布位于正南沟东侧,落差50余米,流水似银河落天,飞瀑之下有一天然石洞,形成石洞水帘,因此又名洞宾瀑布,其景之奇,实为山涧一绝。
双乳峰:位于正南沟东西两侧,因山头酷似两乳而得名,是正南沟著名景点,挺拨的松柏屹立于山顶之端,气势蔚为壮观。
南天门:位于正南沟最高处,奇石林立,直入云端,登临天门,置身茫茫云海之上,如入仙景一般。
石人沟:位于高达50余米的悬崖峭壁之中,沟面宽10余米,沟内有一石,高30米,形态似人,故称石人沟。
牛老沟:置身其中如进入浩瀚无涯的大草原,无尽的绿色与蓝天白云相连,令人心旷神怡。石崖奇松又称红岩松、迎客松,树高4米,生长于巨石之山,扎根于石缝之中,堪称千石不老松。
天然落叶松保护区:座落在金沟曼底部,面积近百亩,是华北地区天然落叶松重点保护区。
八仙洞:位于偷水沟底30米高的悬崖上,深10米,高5米,宽3米,洞内有8块方石,传说是八仙歇息的地方。七里峪风景区潺潺流水,飘飘白云,千仞石壁,悬空瀑布,天然森林枝繁叶茂,天然牧场绿草如茵,天地山水,森林牧场浑然一体,是“森林浴”的极品佳境。胜似“张家界”、“九寨沟”,是建造古今中外风格各异度假村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