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镇地图
白龙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483男9477女9006家庭户户数4856家庭户总人口(总)17210家庭户男8764家庭户女84460-14岁(总)46220-14岁男23700-14岁女225215-64岁(总)1280215-64岁男659415-64岁女620865岁及以上(总)105965岁及以上男51365岁及以上女54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978
行政区划
2个社区:龙洞社区、鲁班社区,9个行政村:三湾村、石滩村、春风村、青丰村、寨门村、槐树村、小垭村、庙垭村、古楼村
石滩村:白龙镇石滩村地处剑阁县西南部,幅员6.1平方公里,辖9组、414户、1673人,耕地2030亩。自去年以来,石滩村“两委”在党建“三村建设”中始终把产业兴村、培植蚕桑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来发展。在县委组织部的帮扶下,制定了三年栽桑1000亩、产茧1万担的发展目标。2007年在4、5、6组新栽桑489亩,嫁接153亩,引进业主2个、承包桑园284亩;“5.12”地震灾害发生后,石滩人民自强不息,把栽桑作为抗震自救、恢复生产的突破口,6月中旬在1、7、8组夏栽一步成园桑树275亩,秋育苗6亩,计划秋栽桑300亩,力争年底突破栽桑1000亩的目标。
青丰村:剑阁县白龙镇青丰村位于白龙镇南部,距离县城92公里,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375户,总人口1380人,其中劳动力880人,外出务工460人。耕地面积1511亩,其中(田780亩,地731亩)人均耕地1亩,2007年,青丰村生产总值3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59元,人均粮食350公斤。该村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为小麦和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海椒、油菜、莲藕等;养殖业方面主要生猪及小家禽。近几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采取“基地+农户+公司+协会”的模式,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全村经济呈现良好势头。
三湾村:三湾村距白龙镇场镇不到1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49户,1177人,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1.3亩,剑南公路由南向北横穿而过。“5.12”特大地震造成全村391户、1322人受灾,其中,305间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致使74户、296人无家可归。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灾情和惨重损失,村党支部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将安置群众、重建住房作为抗震救灾的重中之重,广泛宣传动员,精心制定规划,及时启动建设。
历史沿革
白龙镇治地白龙场,位于剑阁县境中南部,距老县城普安镇43公里,因古刹白龙庙得名。去阆中的古驿道和今剑阁至鹤龄、剑阁至南部县公路过境。唐朝乾元元年(758年)临津县(治今剑阁县香沉镇)迁于此,属剑州(治今剑阁县普安镇)。五代十国时仍置。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省临津县并入普安县(治今剑阁县普安镇),属普安郡(治今剑阁县普安镇),后不复置。此地废县设镇,明朝时为浆池屯。《剑阁县续志》载: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二十二年),八姓(陕西凤翔府富平伏、管、李、赵、程、左、刘、杨)屯田于浆池侧(即今白龙庙),为古胡原县、临津县、普安县属地。清朝末年在此置信安镇。民国3年改为讲信团,民国19年改称讲信区,民国25年为第三区治地、民国29年设白龙镇,后改为乡。建国后,1950年在此设第三区公署,1951年设白龙乡,后称白龙区,1958年改为白龙公社,1984年复置白龙乡,1985年建白龙镇。1989年,全区面积291.1平方公里,辖白龙镇和禾丰乡、摇铃乡、碑垭乡、广坪乡、店子乡共5乡,共46村,330组。2006年撤销“区”建制,白龙镇直属于县。
行政区划
白龙镇辖14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白龙,寺庄,陈村,涧北,牛腰,前柏木沟,后柏木沟,韩南庄(辖涧庄),马岭,养马岭,燕南庄(辖贾垣),虎头山(辖师家庄、琵琶垣、蔡家庄、前沟、葫芦把),柳树腰(辖郑家庄、孟家庄、风子垣),陈家庄(辖耿家庄),后湾。其中以白龙、陈村、寺庄三村面积较大,人口较多。
基本概况
白龙镇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城西,汾河西岸,东连市区,西接汾西,霍侯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下辖14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总人口17286人,耕地11178亩。白龙镇位于霍州市城区西郊,交通便利,人杰地灵,主要以煤、电、铁、建材等为支柱产业。白龙镇为煤炭工业重镇,各项能源、焦化行业十分发达,境内现有年产值超1500万元的紫云能源公司,有国家重点项目投资300亿元的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有上缴税金500万元的宏兴冶炼公司、聚德星冶炼公司、三鑫煤焦公司等一批规模民营企业。农、工、商各行业蓬勃发展。,全镇总人口23240多人,其中常住农业人口18642人,全镇耕地总面积12990亩,其中水地1870亩。现有工矿业、民企共120多个,其中国有、省属3个(霍州煤电集团下属的白龙煤矿、团柏煤矿、和兆光发电厂),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30余家。2000年2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山西省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6年,白龙镇寺庄村被临汾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7年陈村、燕南庄两村霍州市被列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行政区划
白龙社区居委会、南张村、三家村、吴巷村、宁庙村、团结村、后陈村、高圩村、孙岗村、孙圩村、王塘村、赵桥村、双庙村、大塘村、方圩村、王巷村、塅稍村、同心村、长王村、卢店村、杨河村、明教村、洪庙村、龙厂村、河塘村、大桥村、胡圩村、平和村、徐庄圩村、凤光村、韩岗村、方塘村、王户村、方岗村、孙集村、俞巷村、费集村、许小村、广场村、音湾村、邢岗村、三河村、商冲村、快乐村、大岗村
历史沿革
1956年置白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78.2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杨岗、孙岗、二里、高圩、张墩、后陈、吴巷、宁庙、王圩、孙圩、苏小、王塘、南张、白莲、团结、三家、陈圩、横郢、双庙、长王、大塘、同心、方圩、陶冲、卢店、王巷、赵桥、段梢28个村委会和白龙居委会。2005年,面积96.3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20个村(居),中心镇区规划面积5.2平方千米,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2006年11月,将青龙乡、费集乡整建制并入白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