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陇南市地图 > 徽县地图 >
嘉陵镇地图
嘉陵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嘉陵镇下辖村:周咀村、张滩村、王垭村、草滩村、田河村、嘉陵村、铁山村、高崖村、大滩村、黄桥村、庙垭村、三联村、大山村、稻坪村、严坪村、上滩村

旅游发展

自古就有“秦陇咽喉,巴蜀门户”之称的嘉陵镇,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三滩”自然风景区,占据全镇约三分之一的总面积;素有“银杏之乡”美称的田河村,连片生长着千年古银杏树153棵,其规模全国罕见,实为一大奇观;清澈碧绿的嘉陵江九曲十八湾,两岸峭壁对峙,泉鸣瀑飞,沿嘉陵江40多平方公里江峡区域,遍布着从秦汉到民国时期的众多人文古迹。嘉陵独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越的地域特征和区位优势成为嘉陵镇在新形式下改变传统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性调整,开发旅游,大办产业,富民活镇的前提条件和必然选择。镇党委、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执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发展旅游业,争取把陇南建成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的旅游大市”的精神,确立了“农业富镇,工业强镇,旅游活镇”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富民活镇的重中之重,超前规划,全面实施,重点启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讨论制定全镇旅游开发的对策和措施,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有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发展氛围,采取政府融资和民间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先后筹集资金8万元,镇上对开办“银杏人家”的农户用以奖代补的办法给每户补助1500元,现已发展高标准“银杏人家”旅游接待户24户;镇上在多方论证,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投资3.5万元,开辟了嘉陵江漂流旅游探险项目。

自然资源

镇境“一江两河”将全境分割为大小不等三块,介于两河及嘉陵江西北一块面积约26平方公里,地形起伏平缓,土壤肥沃,海拔1000米左右,是全镇主要的农业区;介于田家河及嘉陵江西一块,面积约24平方公里;江东一块面积约199平方公里,山高坡陡,垂直差大,土壤类型多,森林覆盖面积大,头滩、二滩、三滩一带是县内唯一的一片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和金矿资源丰富。林中以银杏最著名,该镇田家河一带银杏种植广泛,是县内银杏树生长最集中的地区;野生动物羚牛、大鲵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另外三滩一带由于海拔差形成了森林、灌丛、草甸相间,层次分明的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常出没在这些景观中,更为其秀美的风光增添了无限情趣。徽县已对这一旅游风景区进行开发。

区域优势

该镇是宝成铁路在县境进过的两个乡镇之一,设有徽县火车站(原名淡家庄火车站),与外地交往外地。该镇驻有小陇山林业试验总场严坪林场。乡镇企业有供销经理不、综合长厂、酱油厂、建筑建材工地等。199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910.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6元。该镇村村通汽车,但山路崎岖。有初中1所,小学31所,文化、卫生设施比较健全。境内火焰山、铁山风光秀丽,为徽县南乡胜景。通过大力实施县委、政府提出“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矿产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开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建成了鸿远公司等一批利税骨干企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得到蓬勃发展,2002年以来,先后开发建成了银杏山庄、青龙山道教胜地,嘉陵江漂流、月亮峡度假村以及秀水山庄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和线路,全镇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了双赢的可喜成果。旅游业已成为全镇一项强势的产业.特别是随着三滩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给嘉陵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民生建设

徽县嘉陵镇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当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施“民情走访”工作机制,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到实处。2008年6月份以来,共召开协调分析会16次,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8件。民情走访共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合作医疗、土地征用、特困户救助、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等难题60多件,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7.8%,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嘉陵镇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成立了由各村包片领导带队,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综治专干、村治保调解主任以及合作社长为成员的工作队,到村社、到农户家中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摸调处。按照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调处结论不清楚不放过,调处结束仍旧上访不放过的“五不放过”原则,积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镇16个村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室,由驻村干部和村综治专干轮流值班,接待解答来访群众各种诉求。定期召开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农技站、农经站等组织为成员单位的协调分析会,研究解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坚持开展民情走访,进村入户现场办公,从源头上防止各类矛盾纠纷发生。镇党委、政府还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举报信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提高工作透明度。实行党委成员信访接待日制度,交办转办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地理气候

该镇地处南秦岭北麓,是以石灰岩为主的石质高山区。地形复杂,群山壁立,峡谷幽深。地势由西北河谷区向东南逐渐抬升至县境最高处东界山(海拔2504米),境内铁山(又名青泥岭)以诗仙李白的《蜀道难》而闻名于世。嘉陵江流经该镇,其支流永宁河由永宁乡流人,在火焰山脚注人嘉陵江。另一条支流田家河由水阳乡流人,至河口注人嘉陵江。境内海拔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低山区湿润温和,高山区湿润多雨,河谷区又接近亚热带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3℃左右,无霜期160至220天之间,年降水量700至900毫米,集中于夏秋两季。有耕地3.18万亩,约占总面积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