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宜宾市地图 >
江安县地图
江安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江安县属低山丘陵区,平坝占总面积的28.27%,丘陵占33.18%,低山占27.5%。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36.3——1000.2米之间,全县最高峰天皇寺海拔为1000.2米。

风土人情

本地民间的传统龙灯,有火龙、彩龙两种。火龙有纸龙和草龙:纸糊龙又称亮龙或称正龙、太平龙。用竹篾捆扎成型,糊以皮纸、喷以矾水,着以彩绘,最后上胶。造型头角峥嵘,威武壮丽,充分展示出龙的气魄。一般七至十一节,一人持一节。草龙,头和身都用谷草扎成,但气势不如纸龙。两者都以烧烟火而得名,故称火龙。火龙于正月十二日出龙,仅限于游街、朝庙,十三至十五日烧龙。出龙时上书“上元灯会”的方排灯及鱼兵虾将等彩灯前导,并伴以锣鼓。解放前,每年龙灯由哥老会主办。烧龙前即要与城区各富户联系,谁接龙谁不接龙,双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排出接龙之家的先后名次。出龙时先由灯头高举系着红布的大红纱灯打前站,依次至接龙之家,通知龙灯已到何处,使作准备。龙至时龙首向着主家,纵向排列,主家打发红包,给持龙头者系红,随即点燃鞭炮向耍龙者施放。耍龙者头戴尖顶竹笠,赤身短裤,绕街转圈昂首挺胸承受。耍龙头无论鞭炮爆得如何利害,也要挺着,不能丢龙头。否则叫做“不值价”,要“还价钱”,即赔礼道歉或受罚。即使如此,对龙头争夺,还往往相持不下。目的在得那块红布或红绸,认为得了“红”,今年就会交好运,霉气被烟火烧掉。彩龙一般五至七节,小巧玲珑,龙衣以布为之,绚丽多彩,由三人执持表演,正月初九出龙、十五收龙。表演时,伴随锣节奏,翻滚盘旋起舞,动作有“枯树盘根”、“黄龙缠腰”、“仙鹅抱蛋”等。有时也烧烟火。春节时普遍流行于县城和乡村。旧时女角由男人扮演,称“幺姑”,另一人扮丑角,舞蹈时“幺姑”翻弄手巾,腰枝扭动,丑角则手摇纸扇或上或下,围着“幺姑”逗弄打趣,名曰“逗车”。舞蹈简短,伴有锣鼓节奏,每舞一次,再唱车灯词一段。唱时锣鼓齐息。灯词有底本,或故事,或景物,或生活情调,其唱腔各段都用同一音乐旋律,末句重复,由观众帮腔齐唱,唱完一段又再起舞。如此反复,唱完整本唱词,始告结束。时间多少,视唱词多少而定。表演完毕,主人打发红包,有的烧茶烫酒招待。说“吉利子”以上各种民间舞蹈之所以名为“灯”,因到各家表演时,都有一人持纱灯前导,每至一户,主家闭门,前导者持纱灯说“吉利子”(一种颂祝吉祥的说唱民歌),主人高兴开门接灯。表演中感谢或辞行,都以“吉利子”表达。

风景名胜

红佛寺位于江安城南的2.5公里的钟秀峰下,2000年12月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据县志记载,红佛寺始建于南宋,据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土人垦地得石佛正红供之,故而得名:“红佛寺”。红佛寺所在罗家岩镜子坎形成的山势被古人喻为:“蝙蝠双翼”又形如一把护手椅。据资料记载,在这一带过去满山苍松翠杉;古柏参天;藤缠蔓绕;郁郁葱葱;簧竹掩影;小径通幽;山上雾霭缭绕;山涧流水潺潺。翻天坎,过平桥,溯明湖和如镜的天堂河而上有“流杯回觞”的妙景。沿小溪傍石阶慢步登高,一路上有眠云石,观音崖等自然景观,到此半山,红佛寺静卧林中,崖壁间,人们常说的“眠龙卧蛟”的大小龙洞流溢出潺潺清凉,仰眺云端,钟秀峰宛如一口大钟耸峙在群峰之中,屹立在钟秀峰的南照塔也隐现在山顶苍翠之中。这里历来是江安人民游览休息,避暑的好去处。文人名士在这里吟诗作赋,借景抒怀的集结之地,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江安人傅增湘游红佛寺作诗曰:“万峰岚翠郁寒烟,寺倚危崖径转偏。山势横张如蝙蝠,洞云阴莽有龙眠。手招黄鹤三千里,梦冷金鳌二十年。剩得闲身作归客,钟声铃语暮云边。”,清末江安名人陈天锡作文记述红佛寺的兴衰变迁。龙洞上壁的“古龙洞”三个大字为清乾隆年间生黄美所书。上世纪九十年代江安书画界名人游红佛寺时为寺院书写了寺画对联,其中有罗光元撰联,刘应群书写的“有缘山水幽禅寺,无限风光流江城”;“红佛立危崖历尽沧桑,山山水水收眼底;游人观胜景聘怀古今,风风雨雨注心头”。四川省江安县有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精美建筑群——夕佳山古民居。该民居位于长江之滨,占地1万多平方米,周围楠木、樟树环抱,园内白鹭飞舞,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夕佳山古民居是由江夏入川的黄氏家族营建,自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至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形成今日所见之规模。古民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精美的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天然的白鹭公园,名闻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内有处悬山式穿斗木结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由大小123间房屋组成,以大门、前厅、后厅为中轴线,向左右两边展开,主次分明,开合有序,组成一个个用途各异的四合院。跨进石狮把守的大门,进入第一进院落,迎着前宽后窄的九级石阶登堂入室,便是主人会见宾朋的前厅。穿过前厅,便进入第二院落,一块“三凤联飞”的横匾悬挂在后厅正门之上,据说黄氏家庭在清代有3名子弟同时考中秀才,地方贤达镌此匾相赠。后厅的左边,依次展开的是工字厅、经堂、戏台、中客厅、书房、琴房、学馆及后花园、西花园(沁园)。各个厅堂依次级级上升,暗寓“步步高升”之意。右边的院落,则是下客厅、小姐楼、餐厅、厨房、仓库、工房等,系庄园的晚辈、佣人、佃户等居住的地方,格调也要低些,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穿过工字厅,转过一道屏风,便是古戏台,戏台前的宽阔长廊,即是观看席。上戏台须登七级台阶,台阶的左右两边木栏上,有两幅取自戏剧故事的木刻图画,均为大家熟悉的内容:一为《西厢记》,一为《白蛇传》。戏台通过一道圆门与后花园相通,坐在台下,可见园中有园,戏中有景。出圆门,过小桥,进入后花园,园内古榕参天,黄桷飘香,桃红柳绿,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书房、琴房便在园内。透过圆门和开窗墙,可见沁园小景,遥远幽深,极富江南园林特色。民居建筑均饰以雕刻雕塑,描金绘彩,挂匾悬对,十分精美,富含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无论门窗、脊顶、斜撑、柱础、墙饰,还是木刻、石雕,制作都极具匠心,手法细腻,具有深刻的寓意。堂屋脊顶上灰塑的“山谷题留”,讲的是北宋大文豪黄庭坚谪居宜宾期间途经江安题字的故事。其它屋顶上分别塑的是“西游记”、“八仙过海”、“黄鹤楼”等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正厅前面是28扇木制的棱花格窗门,正中4扇是“渔”、“樵”、“耕”、“读”四幅镂空雕的图画,下面配“福”、“禄”、“寿”、“喜”4个木刻篆字,暗示子孙后代要以耕读为本,才会年年有余。至今,黄氏后代多为教师,散居在新疆、成都、西安等地。小桥石栏上的石刻图画,则是取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如《薛平贵征西》、《赵元求寿》。后厅院墙上的雕塑和镶嵌画,中间为蝙蝠、铜钱图案,左右为龙凤,四周饰以祥云,意为眼中有福,福运滚滚。沁园内为家塾所在,横匾上题“学稼轩”,告戒子弟们不忘学习农事。古民居所在的夕佳山,山形鸟瞰犹如一只大螃蟹,民居就建在蟹背之上。大门前一口水塘,如蟹口,门内两口水井,如蟹眼。站在庄前极目远眺,山下数十座小山丘犹如一只只小螃蟹匍匐在前。远处,左边青峰山逶迤连绵,右边白虎岭山形耸峙,甚为壮观。传说,夕佳山民居创建人黄应江在始建庄园时,请来的风水先生看了地形后说,青龙、白虎、朱雀3个方位均气势宏大,唯宅后玄武太矮,建议在宅基后垒土造山,以壮玄武,或广植树木,可招吉祥。黄应江听后采纳了这一种建议,在宅后广植桢楠。楠木成林之后,引来群群白鹭安营筑巢,繁衍后代。每逢阳春三月,鹭鸟回归,鸹噪不止,热闹非凡。傍晚,夕阳西照,白鹭回巢,千鸟归林,“夕佳山”因而得名。西面有园中园小景,园中有一株200多年的古黄桷兰,一株参入古榕树与一株高约10米的古棕树相加相抱,树根相连,暗寓"中(棕)庸(榕)之道"之意。庄园四周有近百亩300年前种植的楠木林,常年有近万只白鹭栖息其间,为庄园的一大景观。夕佳山民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神州民间建筑精粹",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生物资源

江安县地处长江上游,属湿润森林植被区,动物、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全县分布有野生动物兽类椰子猫(野猫),野兔、黄鼠狼、果子狸等10多种,椰子猫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禽类猴面鹰、猫头鹰、岩老鹰、秧鸡、棕胸竹鸡(竹鸡)等40多种,鹰类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董鸡、棕胸竹鸡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爬行类乌梢蛇、菜花蛇、松花蛇等20多种;两栖类青蛙、琴蛙等10余种,

人口数据

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1991江安县4.73万1990年末,总人口48.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73万人,农村人口43.32万人。查看来源:概况,栏目:江安县,《四川年鉴》(1991年)1992江安县34409人1991年末总人口484856人,其中:城镇人口34409人;农村人口450447人。查看来源:概况,栏目:江安县,《四川年鉴》(1992年)1993江安县51021人年末总人口490562人,其中:城镇人口51021人,农村人口439542人。查看来源:概况,栏目:江安县,《四川年鉴》(1993年)1994江安县51325人84%,其中:城镇人口51325人,增0.78%;农村人口443379人,增。查看来源:概况,栏目:江安县,《四川年鉴》(1994年)1994江安县增0.78%84%,其中:城镇人口51325人,增0.78%;农村人口443379人,增。查看来源:概况,栏目:江安县,《四川年鉴》(1994年)2008江安县7.08万其中男性28.36万人,城镇人口7.08万人,汉族占99.12%,其他有回、藏、苗、壮、布依、满、侗、白、土家、傣等23个民族,计有29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12人;幅员885.8平方千米。查看来源:概况,栏目:江安县,《宜宾年鉴》(2008年)2008江安县汉族占99.12%其中男性28.36万人,城镇人口7.08万人,汉族占99.12%,其他有回、藏、苗、壮、布依、满、侗、白、土家、傣等23个民族,计有29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12人;幅员885.8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石灰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五矿、红桥两镇。据五矿普查资料显示:工业储量209万吨,远景储量785万吨。
硫铁矿:主要分布在红桥、五矿两镇。据富安井田普查资料显示:工业储量2658万吨,远景储量9747万吨。
无烟煤:主要分布在红桥、五矿两镇。据地质资料提供显示:工业储量3411.2万吨,远景储量3748.7万吨。
烟煤:主要分布在红桥镇,现有烟煤企业一个。据园田找煤资料显示,远景储量133.3万吨。
含铜砂岩: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红桥、二龙口、关口、三块、底蓬、大井等地。据202地质队普查资料显示:含银金属储量——D+E9585万吨(未经评审)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天然气:县域内天然气主要集中于广福、桐梓等地,六七十年代开始钻探,现有工业气井数十口。
页岩: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属江安县主要矿产资源,现主要用于制砖,全县上规模砖厂有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