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滁州市地图 > 定远县地图 >
蒋集镇地图
蒋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品

石材:适宜开发、加工、销售石材的最佳地方—蒋集镇,蒋集镇位于山东省宁阳县中部,北依泰山,南傍曲阜,全国著名的倒流河—大汶河横穿而过,其中山地、丘岭、平原各占1/3。蒋集镇境内有丰富的石材资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主要有黑色、白色、乳白色、浅灰色等多个花色品种,其硬度、饱合度适合用于各种建筑装饰材料。以上优质石材主要分布于该镇枕河、彩石、三井、宁庄、前才等村,据省地质勘察局检测石材总储量在1亿立方以上。蒋集镇境内的彩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它植被丰富,植物品种达几十种,山上景点众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蒋集镇石材主要品种,黑色花岗岩石材,笔名黑云母闪岩,主要位于蒋集镇彩山脚下的枕河村,石材特点色泽均匀,纹理清晰,是济南青石材的同类或替代产品,目前在国内、国际属中、高档石材,其产品供不应求。鲁灰石材,主要位于蒋集镇八大、宁庄、前才等村,这种石材储量大,大多露于地表,易开采,是目前国内外用途广、易加工的大众化石材,可以做蘑菇石、路沿石、台阶石、广场石等,是加工铁路路基石子的最佳原料。彩山石材工业城,蒋集镇凭借丰富的石材资源,为开发、加工、销售石材,在蒋集镇东部规划建设石材工业城一处,占用山地200余亩,整个石材工业城控制面积2500亩。石材工业城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是开采、加工、销售石材的风水宝地。目前,已有5家石材开发商进城开采。交通区位优势,蒋集镇石材开发区域、交通、电力、通讯条件优越。境内省级蒙馆水泥公路贯穿东西,距京沪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仅1公里,拥有35千伏变电站一处,万门程控电话及其他通讯网络已全面开通。蒋集镇亲商、爱商,入城开采、加工、销售石材的客商,可享受镇政府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此外,凡来镇入城开采、加工、销售石材的客商,将为其代办各类证件,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进入蒋集镇开发石材,具有广阔的前景。
生姜:蒋集镇地处宁阳县中部,北依泰山,南傍曲阜,全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6.2万亩耕地。全镇生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一万多亩,单产4000公斤,总产4000万公斤以上。生姜是我镇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生姜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几年来,我镇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引进、培育推广新品种十多个,主要品种有:蒋集小姜、蒋集大姜、宁阳鸡爪姜、莱芜大姜等。姜单产数量最高达6300公斤/亩。推广大棚生姜1200亩,经济效益显著。蒋集生姜品种好,风味独特,具有解毒、祛寒、健胃、防暑之功效,加工的姜片、姜汁、姜粉等系列产品不仅保留了生姜浓郁的香气和良好的保健成份,而且使其辣味降低,甜辣适宜,口感柔和等,深受消费者欢迎。全镇现有小型生姜加工企业28处,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有三处。同时,蒋集镇建有健全的生姜销售网络,拥有8支销售队伍,从业人员160多人,足迹遍布上海、黑龙江、北京、安徽等省、市,并设有信息站、销售点等。
花生,蒋集素有“花生之乡”、“中国花生第一镇”的美誉。蒋集镇位于宁阳县中部,北依泰山,南临曲阜,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全镇辖40个行政村,有5.2万人,6.2万亩耕地。花生是蒋集镇的支柱产业,种植业历史已有800多年,常年种植面积4.6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1840万公斤。蒋集花生以色泽明亮、味醇可口、品质优良、出油率高而享誉八方,具有健胃润肺调气降压之功效。近几年来,蒋集镇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靠科技求发展,靠市场兴产业,加快了花生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我们与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山农大等科研院校密切合作,不断开发引进新品种。现拥有全省最大的花生良种示范和培育基地,大面积推广符合出口需要的珍珠豆形小花生品种——白沙系列,花育16、白沙1016等品种及传统型出口品种花育17、鲁花9号、鲁花10号、8130等品种;新培育推广了珍珠豆型小花生品种“90402”、“90405”等品种,蒋集镇良种面积覆盖率达90%以上。镇驻地花生专业批发市场是鲁西南最大的花生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超过5000万公斤,辐射周边省市。花生加工业发展迅速。全镇花生加工个体户占全镇总数的28%。生产的花生烤果、花生油、花生糕、花生粘、花生糖果等商品畅销全国各地,出口韩、日等国家。
微山县蒋集概论:位于山东南部昭阳街道黄埠庄管区,境内老运河于蒋集河交汇,104国道从村南经过,建有蒋集河桥,有蒋集河通往微山湖。老运河把村一分为二,分别为蒋集河北村、蒋集河南村。全村农户大多做生意,其中办有一家种猪养殖场。
历史:为明代建村,因运河修建而形成的村庄,曹姓居多,历史悠久,明清、民国时期即为社乡驻地,隶属于滕县、临城县、薛城县,于60年代划为微山县,属东风公社,70年代改属彭口闸公社,后为彭口闸乡,2000年撤销彭口闸乡后,属夏镇,2004年夏镇撤销改属昭阳街道至今。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铁道游击队即在此诞生,蒋集河建有橡胶坝,河内鱼下丰富,芦苇丛生,湿地资源丰富。
现状:国家总投资2700万元的微山县昭阳街道蒋集滩涂涝洼地开发项目正式启动。蒋集滩涂涝洼地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733公顷,按照“田成方、塘成片、沟渠涵闸配套一体”的原则,组织劳力和机械齐上阵,目前土方工程已全部完成。该项目区竣工后,将形成台田367公顷,藕池110公顷,养殖水面220公顷,其配套引水渠50条,田间道路50条,输电线路3000米,架桥6座。在实现开发区农业生产,旱能浇、涝能排的基础上初步形成鱼牧、鱼果、鱼菜、鱼粮、鱼林共生,集中养、加工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科技园区,届时每亩土地将增收400余元。小沙河(蒋集河)人工湿地已启动,现已建成橡胶坝、防洪堤、引水沟,下一步建设蒋集河节制闸。

经济状况

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6亿元,较2000增长11%,其中镇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0.8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841万元,较2000增长1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950元,镇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城镇面貌进一步改善,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显著增强,从事二、三产业人数明显增多。以高效种植、规模养殖、加工、商贸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呈现良好势头。于2001年分别邀请同济大学及县建委的技术人员,实地勘测,研究方案,经反复论证,编制出《蒋集镇社会与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修编了《固始县蒋集镇1998--2012年总体规划》,并报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备案。结合实际,制订了《文化路建设详规》、《富民路建设详规》等规范性文件及图纸,确定了今后的城镇建设发展目标。重点规划了几条主干道和农贸、商贸、建材等专业市场。明确要求镇区的各类建筑物必须服从总体规划,必须严格办理“一书两证”,即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经实地勘测放线定位,上级建设部门批准后方能施工。蒋集镇加大了投资力度,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采取政府投资、农民带资、社会筹资、吸引外资、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的办法,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投入资金近千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蒋集高中宿舍楼、蒋集二中宿舍楼、完善了镇直幼儿园、改造了综合农贸市场、注册成立了绿源果蔬食品有限公司、迁移了液化气站、实施了“光明工程”。拆迁开发了东后街,实施了固陈路拆迁拓宽和镇区排水系统工程及余桥路的拆行建设完善工程。采取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筹措资金45万元修建了高标准的下水道4000米,解决了镇区排水不畅的问题。同时,镇派出所、地税所、法庭、工商所、邮政支局、新华书店蒋集分店、农电改造、有线广播光缆传输已逐步完善,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达5350门,6个村有线电视光缆传输进村入户,覆盖范围逐步扩大。镇区商业贸易繁荣,日上市人数1.5—2万人,日成交额40—50万元,从事二、三产业人数6000多人,初步形成了蔬菜、大麻、水产、建材、皮革、粮油加工等专业市场。在建筑设计上,坚持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次性建设到位,确保20年不落后。注重古蒋特色,规范建筑格调,注重一路一景,一物一景,整体融合。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蒋集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实施“回归工程”为抓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优势抓经济,粮油生产持续增长,畜禽开发势头强势,水产养殖蓬勃兴起,劳务及回归工程成绩斐然。通过实施“六城联创”,集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管理规范有序,面貌焕然一新,镇区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万人。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全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58家,市场繁荣兴旺,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排名第33位。

工业发展

蒋集镇各类花生、生姜加工厂达100余处,花生、生姜制品畅销省内外,农产品加工、农机制造、纺织、化工成为全镇工业支柱,年产值达10亿多元。蒋集镇境内有丰富的石材资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主要有黑色、白色、乳白色、浅灰色等多个花色品种,其硬度、饱合度适合用于各种建筑装饰材料。以上优质石材主要分布于该镇枕河、彩石、三井、宁庄、前才等村,据省地质勘察局检测石材总储量在1亿立方以上。

交通便利

蒙馆公路横贯东西,东部紧靠京沪铁路磁窑站,东距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入口2公里。镇内28个村通柏油路,通信电力设施齐全,万门程控电话与世界沟通方便快捷。

环境优美

蒋集镇境内彩山海拔320米,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风景秀丽。2000亩板栗、4000亩杏梅环绕山腰。华佗庙、八角泉、扳倒井、福寿石、一剑天、五言石等景点,令游人流连忘返,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

乡镇概况

蒋集镇位于定远县西南43公里处,南与肥东县花张、费集两乡接壤,西与长丰县造甲乡、杜集乡相邻,面积96平方公里。蒋集乡辖10个行政村,231个村民组,283个自然村,6882户,人口3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