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集镇地图
江家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四、沿革
1962年设江家集公社,1982年改乡。1997年,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辖刘岗、新岗、江家集、新街、黄楼、叶桥、祝岗、胡寨、何集、杜甫店、姚楼、秦岗、杜营、石头山14个行政村。?年撤乡设镇。六、江家集镇领导成员名单
李枫书记,齐新峰镇长,何常平副书记,胡波纪委书记,仁忠强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黄峻宣统委员、副乡长,邓宝煜党委秘书、副镇长,王伟武装部长,林祖金副镇长,刘大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周作林副科级干部,柯玉义副科级干部,何承义党政办主任九、措施
1、充分发挥农业大镇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大镇,强力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利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水源丰富,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品种结构,种养结构,在扩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建立了“四大高效农业区”,形成了东菜西渔南林北花”的新格局,建优质水稻3万亩,小麦1.5万亩,优质“双低”油菜2.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5860亩,与金光集团合作化造林1400亩的有利机会,以万通木业为龙头,发展林产品加工,将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逐步建成一个农、牧、渔协调发展的大农业体系,达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与全镇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2、以人为本,发挥区位、边贸、环境优势,带动工业发展。一要充分利用我镇可生资源,发展利用清洁能源,强调生态恢复与重建,结合我镇实际,在与当地环境容易相适应,发展和建设非污染工业企业,保护农业经济区的正常发展,主要建设卫生餐具生产、三轮摩托车生产、新建蔬菜脱水、保鲜及水产品加工项目。二要积极扶持支柱产业,以发展新型节能型建材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三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外部资金,做好叶桥工贸区招商引资。突出抓好“三个一批”: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引进发展一批;通过实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工程,培养发展一批;通过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园区,聚集发展一批。引导一大批业有所成的务工青年回镇建厂经商,努力催生一批机制新、效益好、有规模的非公有制群体,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四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充分利用通讯、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使镇区人流、物流增大。二是以市级生态示范镇为契机,利用镇域人文自然景观丰富。打造江集中州名镇新辉煌,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及休闲度假游,走一条旅游活镇之路,另一方面要紧扣旅游做好旅游相关产业的建设,重点是要做好革命历史遗迹游区、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及关岗水库观光旅游区景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接洽旅游业务能力的提升。三是积极发展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消费龙头的第三产业。四是大力发展我镇文化产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现有三座有线电视差转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发展有线广播、电视等事业,争取2010年各村级道路附近居民能看到有线电视。4、抓住机遇,扩大镇域面积,加快城镇化建设。一是小城镇总体规划前提下,科学编制祝岗、杜店、刘岗3个小集镇及火车站开发区,叶桥农民居住新村远景规划,按照环境生态化、布局科学化、建筑精品化、景观艺术化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高规格,具有现代品位的建筑群体和居民小区。二是加大镇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文化广场、关岗水库沿岸绿化、美化,增加小城镇内涵,提升小城镇品位;加大公路建设力度,重点抓好江潢路、江双路、江张路、江鄢路四条主干道路以及叶桥农民居住新村、祝岗、杜店、刘岗三个小集镇,扩大小城镇外延,膨胀小城镇规模。三是加大对镇区的综合执法管理力度,以整治镇容镇貌为重点,对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教育居民增强文明意识,自觉服从、参与镇区管理,使镇区管理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四是建立和完善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政府垄断一级市场,依法管住管好土地资源,走“以路扩镇、以地建镇、以商活镇、以集兴镇”的经营小城镇之路。多元化投入。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财政资金、民间资金、外资、社会融资等多元化投入,最大限度地积聚发展资金。五是积极加大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力度,力争到2010以前达到“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油路目标。二、基础优势
1、自然环境优势:江家集镇地处亚热带北部的边缘,为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平均降雨量1039毫米,年平均气温15.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092小时,>0℃积温5577℃,>10℃积温4914℃,日照率45-49%,耕作期330天。具有降水沛、雨热同季、气温适中、四季分明的特点。2、区位、资源优势:江家集镇地处潢(川)、商(城)、固(始)三县十乡(镇)中心,是全县较大的商品集散地。312汽车专用线、宁西铁路横穿镇区,境内设江集火车站,潢江油路、桃双油路呈“丁”字型纵横全镇,辐射周边县乡,京九、京沪两大通讯光缆穿境而过,具有独特的商贸、交通、通讯优势。镇域自然资源丰富:一是土地资源丰富,镇域土地面积为9507.1ha,其中耕地面积4712.98ha,占总面积的49.6%,人均耕地面积1.99亩;二是水资源丰富,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039.1mm,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1.68亿立方米。仅以鲇鱼山西干渠为主的过境水、入境水就达1.28亿立方米;三是农业资源丰富,植物种类主要有水稻、小麦、茶叶、红麻、大豆、花生、油菜等,动物类主要有甲鱼、樱桃谷鸭、猪、鱼等;四是石料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达360万立方米,是当地建筑、铺路的最佳原材料;五是文物古迹资源丰富,现存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三处,革命历史遗迹两处,一处为30年代初抗日将领吉鸿昌率军驻扎的区苏维埃旧址,一处是1932年红军歼敌4000多人的杜甫店战役的战场遗址,另有唐代大诗人杜甫游历、栖居过的杜甫店小集镇。镇域拥有中、小学16座,中心卫生院1个,门诊所14个,建成有线电视差转台3座,实现了水、电、路、邮、有线“五通”。
3、产业基础优势:⑴耕地开发潜力,在改造低产田上挖潜。镇域部分中低产田土壤瘠薄,灌溉条件差,农作物产量较低,改造潜力相当大。首先,可以选择耐旱的农作物品种,做到因地制宜;其次,努力改善水利设施,增施农家肥,改良土壤结构。预计通过挖潜,农作物优质农业。多层次布局,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养等资源,同时面向市场,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⑵林业开发潜力,镇域现有林地10000亩,其中退耕还林6000亩,林业生产条件较好。可结合实际,继续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做好退耕还林及四旁绿化,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发展花卉育苗及种植,形成产业优势。在扩大种植面积,发挥规模效益的基础上,注重新品种引进及开发,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⑶畜牧业开发潜力,畜牧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效益,利用现有的技术、市场优势,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一是品种结构上,由过去的猪、鸭为主,发展为猪、鸭、甲鱼、河蟹等全面开发;二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在品种、规模上达到最佳配置,降低成本,实现多层次增值。通过县发改委引进,由美国南控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的100万头养猪场项目正在洽谈中,可望年底破土动工。⑷水产业开发潜力,全镇可养殖水面达6000亩,其中高产养殖水面已达2800亩,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引导群众发展水产养殖,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