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湖州市地图 > 长兴县地图 >
夹浦镇地图
夹浦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2006年,辖1个居民区(夹浦)、14行政村(夹浦、红旗、长平、喜鹊、太平桥、环沉、陶家湾、西蒋、丁新、父子岭、北川、香山、月明、吴城)。镇政府驻夹浦村。2002年4月25日,《长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夹浦镇部分行政村区域调整的批复》(长政发[2002]12号):一、同意撤销水产村、韩家?村、奕阜村,组建新的红旗村,村委会驻地:原奕阜村;二、同意撤销平桥村、长大村,组建新的长平村,村委会驻地:原平桥村;三、同意撤销饮泉村、环沉村、丁家渚村,组建新的环沉村,村委会驻地:原环沉村。夹浦镇由原有的19个行政村调整为14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

夹浦镇经济发展强劲,已形成轻纺、耐火、生物制药、精细化工四大产业。截至2005年,全镇大小企业160多家,规模企业(500万以上)38家,亿千企业3家,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2家,县重点企业3家,县重点培育企业3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98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060万元。2005年农民平均收入6968余元。夹浦镇是长兴县轻纺产业的发源地,一直以来引领着全县轻纺产业发展,轻纺业已经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全镇90%以上工业产值来自轻纺业,全镇50%以上的家庭从事轻纺及其配套产业。夹浦轻纺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通过设备提档,产品出新,产业延伸,促进联合,提高了行业装备水平,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使该镇轻纺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并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到2005年,全镇轻纺工业已形成绦纶丝生产,牵经、丝织、印染销售“一条龙”,全镇有梭织机5000余台,喷水织机1万多台,各种配套设备850台(其中加弹机66台,前道50多台)。省级纺织品工业专业区已落户企业63家,总投入4.57亿元,日处理2万吨级的污水处理中心已经运转。全镇轻纺业从化纤丝生产到前道、织造印染、涂胶涂层、PVC等后整理工艺一条龙设备齐全,全年化纤布产量一亿米。

物产资源

夹浦镇物产资源丰富。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闻名遐迩,还盛产茶叶、杨梅,其中父子岭茶叶和杨梅已被评为国家级有机茶、有机杨梅。夹浦镇拥有丰富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保留了原始水乡风貌的盛家漾素有“浙江白洋”之称,碧水蓝天,芦苇荡漾,水鸟低翔穿梭,民间传说丰富,具有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远离尘嚣、幽深恬静的北川岕小溪潺潺、竹海茫茫,是非常理想的天然氧吧,适合旅游开发。除了北川岕、盛家漾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外,还有花卉苗木基地长丰涧两侧。长丰涧东临高速公路互通口,两岸农田连片面积6500亩,地势高且平坦,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常年气温15.6℃,年均降水量1193MM。无霜期日280天,适宜各类花木生长。

夹浦名村

父子岭村,父子岭村地处太湖湾畔,属夹浦镇,滨湖负山,风景秀丽,104国道纵贯南北。由于太湖水体温度调节,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65天,气候宜人。特产杨梅、茶叶历史悠久,父子岭村常年约产杨梅70吨。父子岭村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全县最漂亮的村级小学,全村学龄儿童免费上完小学,每人发春、夏二套校服。村里成立老年协会,平均每年照顾老、弱、病、残村民3000元,平均每年用于误工补贴7000元,基本上家家造了新楼房,户户都有现代化家俱和家用电器。自1988年以来,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被评为市、县文明村。父子岭村的党员、干部以自身的奉献吃苦精神,赢得了巨大的凝聚力,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人口

根据《长兴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公报》,夹浦镇2010年的常住人口为29963人。

地名由来

夹浦,该镇位于金沙溪(乌溪)同环城港汇合处,两港相夹入太湖,为太湖重要鱼巷,长兴经济重镇。苏浙交通门户。乾隆十一年(1746)地方官表奏皇上,乾隆恩准设夹浦镇。郑板桥《吟太湖》诗云:“六千三万太湖波,七十二峰高峨峨”。丁甲桥(又名鼎甲桥),明初,臧氏建桥名鼎嘉桥。明代臧氏连出7名进士,族人分往板桥头、大墙门、扬名基三处成鼎足之势,改名鼎甲桥。明代著名出版家、文学家臧懋循的故居。父子岭,有“浙北第一村”的美誉,九十年代,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在该村蹲点。村内斯圻,为吴国大将夫概所筑屯水军场所,敌楼湾是军事瞭望地,江浙军阀曾战于此。这里的杨梅、槜李闻名江南。北川村,陈朝文帝初任吴兴太守时多居长兴,北川发现石燕化石,申报朝廷,陈武帝批示“石燕非燕”。元代长兴文人沈贞作《两川游记》记石燕化石之事。香山村(又名金村),村忱太湖,山多兰蕙,故名香山。相传西施在此采槜李,所以长兴槜李都留下西施的指爪印记。1937年11月25日,侵华日军走太湖在香山登陆占领长兴。近代吴昌硕《泛太湖》诗云:“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吴城,吴国大将夫概所筑,为屯扎步骑之所。环沉村,相传春秋伍子胥逃奔吴国,路经此地,在村中河里洗后时手上环子掉进河里,故名环沉村。宋人刘云有诗:“千年亡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现在村西建有轻纺市场。无胥村,有上无胥、下无胥之分。相传伍子胥经过这里逃往吴国,后面追兵问村人,皆说“无胥”,故名。村内有“伍相祠”,已毁。奕阜村,为清代后期著名书画家张度的故居,时称南吴(昌硕)北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