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库镇地图
吉布库镇相关地区地图:
新农村建设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总体目标,结合“双争创”活动,以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生产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培养新农民、发展新产业为支撑,以村镇规划为切入点,以“五清五改”为突破口,完成了8个新农村示范组的居民点巷道整治、砂石道路铺设、风景树绿化。对居住混乱的村民小组以中心村为单位进行了居民点的整体规划,对已规划好居民点的村组巷道进行裁弯取直,共铺砂石着重点上7.7公里,修通村油路28公里,新修防渗渠道11公里,新建文化室、卫生室各一栋,栽植树庄绿化风景树9240查,完成了集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广泛开展以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和平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村民自治、引导农牧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加大了对农村贫困人口及弱势群体的救济力度,帮助他们提高生产自救能力,实现同步快速发展。加强村组“民主日”和民主议事活动。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有力地促进和谐村镇建设域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
种植业方面:2007年全镇总播面积为13.9万亩。一是粮食作物82950亩,其中:小麦45600亩,玉米25550亩,大麦8300亩,豌豆3500亩;二是经济作物51620亩,其中:红花5210亩,油葵3610亩,蓖麻6000亩,亚麻500亩,甜菜3720亩,土豆3450亩,各类蔬菜制种3050亩,打瓜18520亩,裸仁南瓜7560亩;三是饲草料4430亩,其中:苜蓿2230亩,苏丹草2200亩。亩纯收入田种植6780亩,其中亩纯收入两千元以上的陆地蔬菜和大棚蔬菜1200亩。畜牧业方面:2007年我畜牧业坚持走育肥扩量、标准化生产提质的路子,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反季节育肥为突破口,家禽特色养殖为补充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畜牧业。全年牲畜最高饲养量达28.0617万头(只),出栏牲畜达18.6281万头(只),其中:出栏牛5208头,羊95442只,猪85120只。
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情况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经济总收入2.45亿元,较上年增长11%。全,镇总人口14031人,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6149元,较上增加520元,增长8.5%。其中:种植业人均纯收达2381元,较去年增加160元,增长6.7%,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38.7%;畜牧业人均纯收入2688元,较上年增加275元,增长10.2%,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43.7%;二、三产业及劳动转移人均纯收入达1066元,较上年增加85元,增长7.9%,占全镇人均收入的17.3%。交通情况
道路平整,交通便利。县镇公路32公里柏油路,镇政府与12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道路四通八达,共有通村道路176公里,其中32公里为柏油路,其余均为标准砂石路。棵树传奇
传说在很久以前,奇台县所处的地方还是一片海洋,平顶山就是海中的一个孤岛,在岛上屹立着一个近似塔形的柱状物,人们称之为海塔。后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海塔不见了,但这棵松树却生长起来了。有人说,这棵树就是海塔的再现。又一传说十九世纪中叶,有一家姓宋的夫妻不肯忍受朝庭的赋税,千里迢迢从关内来到了平顶山上,在这里打猎、开荒种地,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也与周围的居民和睦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倾其所有,资助了很多贫困人家。但遗憾的是,这对夫妻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后来同时老死在平顶山上,当地居民自发地将他们就地掩埋。数年后,在掩埋他们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榆树,而且是双叉树。这棵树每年都结很多榆钱,随风洒到平顶山下,使平顶山下长满了榆树。有人说,这棵树就是这对患难夫妻的化身,他们没有留下后代,却像生前一样把自己的果实洒向了平顶山下贫脊的土地,给该地区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榆树,既是他们品格的再现,又算是他们对平顶山回报吧。景色简介
阳洼滩:阳洼滩又叫阳洼边,蒙古语意为“大肚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阳洼滩没有古今贤达的足迹,没有古老的传说,有得只是她的清纯和宁静,神奇和美丽以及动人的令人难忘的风姿。“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阳洼滩没有龙卧水中,她的灵气来自于自然,来自于你对她矢志不移的感动。圣江布拉克:“江布拉克”,哈萨克语意为“圣泉”、“圣水之源”、“边泉”。相传当年周穆王和西王母瑶池(天池)相会时,在水中纵情嬉耍,致使瑶池之圣水四处飞溅,落到了天山的峰峦和山巅上。这些圣水或聚集成湖泊沼泽,或穿透岩石,变成小溪,最后汇成河流奔腾流向山外,江布拉克因得圣水而出现圣泉,其名可能由此而来吧。江布拉克景区有平顶山一棵树、因裁缝赌博输光家产自尽的轶事而得名的裁缝沟,以及自清代以来因维吾尔族聚集放牧而得名的维吾尔湾子,汉代将军耿恭率数骑誓死守卫的古疏勒城(石城子)遗址,吉布库沟古岩画,宋家梁蟒洞、石灰窑沟、猪圈子沟、孟家塘、烧坊滩、民兵营等景点,都有独特来历和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