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常州市地图 > 金坛市地图 >
金城镇地图
金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奎阁等,地方经济也蓬勃发展,构成今日城区的主要区域。1949年国民党部队进驻前,原属福建省金门县珠浦镇,东至前盘山、北至东坑、西临海、南至后湖昔果山,金门战役(古宁头战役)后设立“城乡区公所”,隶属金门第二民政处,管辖区域: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里,1950年5月金门行政公署成立,1953年二月实施地方自治,选举镇长,改称为金城镇。1956年7月因为实施战地军政指挥,台湾当局“福建省政府”虚级化并迁至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1965年九月并编金山乡(除东洲并入金宁乡外)余金水、古城、珠沙、埯湖、贤庵等五个行政村,包括原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四个里,计九个行政村里。1974年二月精简所辖村里,将埯湖村裁撤,其原辖后湖、上下后埯并入金宁乡榜林村,泗湖并入珠沙村,缩编为现有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贤庵、金水、古城、珠沙八个里。1992年11月7日,金马地区终止战地政务,乡镇公所组织规程,依地方自治纲要第卅四条规定订定之。1996年1月15日,福建省政府迁回金门(金城镇)办公。

扶贫工作

金城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其他领导及相关部门为成员,全力开展扶贫工作。一是对全镇户贫困户实行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建立档案,定点帮扶;二是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到2006年底新修山平塘3口、蓄水池2口、石河堰2处,整治河堰15处、水渠3公里,新修标准泥结碎石路35公里,维修养护村、社公路156公里。

新农村建设

坚持“资金民筹,决策民定,项目民选,效益民评”和竞争立项的办法,金城镇罩板、大桥、花牌、虎嘴村被确定为全县第二批建设试点村。实行科学规划,整村推进,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方法,在7个村已建泥结碎石路16公里,便民路14公里,规范沼气池860口,已建成投入使用430口,改厨、改厕、美化新居430户,以獭兔、果业、商品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形成,一个整洁、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型。

行政区划

东关村东南角村东北角村西关村西南角村西北角村六里庄村苏寨村五里寨村范寨村吴庄村东朱庄村西朱庄村城西铺村胡寨村寇寨村王庄村李庄村南杨庄村小穗稔村蒯庄村三里寨村席家堡村龙泉村八里坡村

社会事业

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到2006底,全镇13546名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得以解决,小学生入学率和升学率均达到100%;计生事业长足发展,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有新的提高,计生率达到了92.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村级卫生站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全镇95%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群众看病难得到了缓解;按时兑现城市“低保”2844户,4941人,218042元/每季度,发放民政定补、孤儿五保金367599元/年,完成了农村低保70人,64户,1050元/每月,救助贫困户287户,失学儿童115人,残疾人389名,使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花牌、龙桥、罩板、梭坡、北台、虎嘴、西南、禹宫等八个村(居)率先建立了“万村书库”阵地,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深入推进,22行政村都配有远程教育整套设备,为农民学技术、找信息提供了硬件环境。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双拥”扶贫、助残、和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得到加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716男26215女23501家庭户户数13485家庭户总人口(总)45902家庭户男23451家庭户女224510-14岁(总)121270-14岁男65690-14岁女555815-64岁(总)3502215-64岁男1828115-64岁女1674165岁及以上(总)256765岁及以上男136565岁及以上女120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1607

村镇建设

金城镇为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努力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先进的程控交换机、高标准的文化娱乐中心、多功能的影剧院以及海滨疗养院、海水浴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娱乐、旅游设施,丰富了群众生活,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全镇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宽敞的府前柏油路,已经实现了"绿、亮、美",占地50亩的"金城新村"已具规模,文化游园、街心公园、半封闭农贸市场、沿街两侧二层商品楼将金城点缀得丰富多彩。金城正在日新月异地向着现代化新城镇目标迈进。2005年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莱州市金城镇,近日又喜登新高,获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该镇投资20余万元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投资10万元新建成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投资30万元新建高标准的镇驻地绿化带15000平方米,全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同时,该镇投资进行的生态农业、林业及环境维护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造,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要求。目前,金城镇已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公示,成为莱州市继土山镇之后的又一家全国环境优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