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潍坊市地图 > 安丘市地图 >
景芝镇地图
景芝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农产品

大葱,大姜,芋头,大蒜,蔬菜,辣椒,扁豆,果品,黄烟,生猪,肉鸡,蛋鸡

交通条件

景芝镇位于安丘、诸城、高密三市交界之处,北邻潍坊、安丘,东望高密、胶州、青岛,西边是沂蒙山,南下诸城、临沂、苏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自古有“四县通衢”之称。206国道从镇区穿越,是连结汕头、烟台、青岛、济南、潍坊、徐州等城市的交通要道。206国道、沂胶公路在境内交汇,与景黄路、景宋路、青年路、金(金冢子)临(临悟)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地貌特征

景芝镇西傍浯河,东依潍水,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地平坦肥沃,地下水源丰富,有15万亩耕地。景芝镇地处潍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为历代天然粮仓,尤其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和红高梁,适于酿酒。其潍水清澈透明,浯河系汇集多股山泉而下,其深处藻萍映绿,浅处水净沙明,是不可多得的酿酒佳源。素有“三产灵芝真宝地,一条浯河是酒泉”之称。但真正有名的酿酒用水,是大松树底下的一口井,俗称“松下古井”,井水清澈甘芳,用来酿酒,不仅味醇,而且产量也高,故有“景芝水里有三分酒”的传说。

景芝镇-景芝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安丘市景芝镇区东南角,206国道东侧,有一处陵园,园内松柏苍翠,枝繁叶茂。在松柏树的掩映下,一座青色纪念碑巍然耸立,它就是为纪念在“景芝事件”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建于1956年5月,当时位于景芝汽车站前的广场中心偏南。纪念碑通高15米,呈四棱柱形,为砖石水泥结构。碑身分上下两部分:正面上部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下部是碑文。背面上部镌刻着“踏着革命烈士血迹前进”10个大字,下部是陈克烈士传略。1979年,景芝公社党委、政府,在纪念碑周围修建了围墙和大门,种植了松柏林,并安排专人管理,使它成为一处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作为对烈士们永久的纪念。同年,这座陵园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芝事件”:根据史料记载1945年6月,景芝一带解放,建立了中共淮安县工作委员会。7月,淮安县政府和县大队相继建立,中共淮安县工委书记周次温任县长,曾任县大队政委,原山东军区十一区团参谋长巫景全(红军战士)任县大队长。县机关驻景芝教堂。8月,淮安县工委改建为县委,原莱东县委代理书记陈克任淮安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周次温仍任县长,刘铭任组织部长,巫景全任县大队长。新建立的淮安县地处诸城、高密、安丘三县交界处,国民党杂牌队伍和日伪政权统治多年,情况复杂,群众基础差。淮安县大队成立时,很多伪顽散兵游勇甚至土匪表示弃暗投明,乘机混入,原伪厉文礼部十六团中队长孙松山参加了县大队并当了副排长。当时淮安县领导力量比较薄弱,没有来得及对这支队伍进行全面整顿。同年8月,县大队改编为山东军区独立第四旅十团三营,辖七、八、九三个连,十团参谋长巫景全带领八连驻景芝镇,七连和九连在外地活动。八连在景芝驻防期间,三排副排长孙松山等认为叛变投靠国民党的时机已经成熟,就与孙华堂、董志华、陈金祥、于德江等利用队伍出操或喝酒之机,几次策划叛变。对敌人的这一阴谋举动,淮安县委和十团领导没有察觉。9月15日(农历八月初十),下午三时许,以孙松山为首,开始了叛变行动:他们派人把住教堂大门,先将曲副连长、王排长、文化干事用枪逼住,一一捆绑起来押在连队住处,然后持枪窜到教堂前院陈克办公的地方,趁陈克、刘铭、巫景全三人谈话之机,突然把他们按倒捆绑起来,一同押到后院与曲副连长等关押在一起。叛匪把住教堂大门,放入不放出,前去参加会议的人员进一个抓一个,景芝区委书记曹保善、区长孟迪安以及他们的通讯员就是这样被捕的。当日夜间,武装部副部长杨兴等得知八连叛变的消息后,立即带领部队跑去救援,但敌人已经走远,救援未果。被捕人员中有县委书记陈克、组织部长刘铭、十团参谋长巫景全、专署征收员刘洪远、景芝区委书记曹保善、区长孟迪安、曲副连长等重要干部14人,叛匪带走枪枝60余枝。陈克等主要干部被押送到潍县城,交给厉文礼部。以后陈克等虽经我地委、县委敌工部多方营救,但毫无效果,于1945年冬被敌人活埋,壮烈牺牲。中共淮安县委书记陈克,原名朱司春,又名朱茂轩(懋宣),字曙东,1914年1月20日出生于莱芜市冯家林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20岁毕业于莱芜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员。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走上了抗日的道路。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陈克。先后任莱芜县第五区分区委书记,莱北县委组织部长,莱东县委代理书记等职。他在抗日战争中勇敢坚定,沉着果断,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1945年8月,陈克奉调来到新解放区淮安县任县委书记。当时日军刚宣布投降,蒋、日、伪合流,地方上的反动势力十分嚣张。淮安县地处诸(城)、安(丘)、高(密)三县交界处,党的组织还不健全,人民政权刚刚建立,人们的“正统”观念很严重,认为共产党“靠不住”,国民党势力大。陈克到任后,面对严峻的局势,沉着冷静,日夜操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召开各种会议,广泛发动群众。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处处与群众打成一片。由于他工作深入扎实,很快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权。正当陈克等开辟淮安县新解放区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时候,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一伙反动分子,却在酝酿着一场反革命事变。9月15日,陈克被敌人逮捕。在登汽车的时候,陈克同志慷慨陈词,痛斥敌人。陈克等被捕后,中共昌潍工作委员会,中共安丘县委敌工部,千方百计全力营救,但都没有成功。1945年深冬的一天,北风刺骨,陈克等被剥去上衣,虽然遍体鳞伤,但目光炯炯,从容镇定,与其他同志一起,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跳入敌人早已挖好的土坑,慷慨就义,时年32岁。陈克等英勇牺牲的噩耗传出后,淮安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悲痛万分,对出卖和杀害他们的阶级敌人切齿痛恨,他们利用不同形式对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经济发展

主导产业:坚持把“爱我安丘,加快发展,共建和谐”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积极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加快培强做大现有企业,膨胀主导产业,形成了工艺品和服装加工、建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纸箱包装、生物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2006年,全镇限额以上企业达到36家,完成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3家;产值过千万、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15家。围绕打造“江北工艺品加工第一镇”,放手发展特色产业——工艺品加工业。目前,全镇发展起加工企业69家,社会加工点2000多个,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3.5万人,年加工出口绢花达到600多万打,出口创汇3750万美元,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服务业:突出商贸物流、餐饮娱乐、市场网点、传统名吃四项重点,落实政策推动、产业带动、服务促动、城镇建设拉动四项措施,突出特色、不拘一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市场为龙头、超市为骨干、各类工商业户为补充的镇区大商贸格局,经营业户达到2000多家;建成了以景芝宾馆为代表的乡镇级高档酒店20多家,专业化餐饮点8个品系30多家。三页饼、香肠、绿豆糕等地方名吃声名远扬,饮誉四方,备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历史沿革

景芝镇是齐鲁三大古镇之一,其名最早见诸于《元史·顺帝本纪》,据载北宋宋仁宗景祐年间,景芝地域数次发现灵芝,地方官向朝廷上表献瑞,故取皇帝年号首字和灵芝末字组成“景芝”这一地名,自元代以来,先后设通判、县丞和巡检司。自明代始,该地“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安丘县志》),有“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风”之说,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富甲一方的重镇。明代大学者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称之为“齐鲁三大古镇”。景芝镇在解放前又称“玉皇城”自明朝始建“玉皇阁”其规制宏伟,发展至清朝香火鼎盛,形成“九庙十八坛”的格局,八方祭祀络绎不绝,因其文化规制高于京城,配享九门,分别是南门、北门、仁安门、保安门、太平门、永贞门、保元门、景阳(东)门、阜康门,与京城九门一一对应,后城墙毁于战火,九座城门及庙宇不复存在,现在景芝镇区的主要村庄名称便由此演化而来,成为今天的仁安村、保安村、太平村、永贞村、保元村、阜康村。因此,景芝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行政区划

景芝镇隶属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下辖115个行政村,分别为:东营村、西营村、店子村、鞠家庄子村、代家庄村、永贞村、高庄庄村、潘水崖村、庆安北村、田岗村、魏林庄村、郭岗村、前院村、建胜村、老庄子村、河崖村、王家彭旺村、山西村、保元村、郭家庄子村、小付岗村、阜康村、前王庄村、南杨庄村、吴家庄村、菜园村、南甘泉村、东王官疃村、南河西村、镇东村、小市留村、宅科村、后张家庄村、埠口村、代夫村、伏留村、前屯村、大市留村、王家庄村、景阳东村、鹿村村、宋官疃村、临甘泉村、西王官疃村、中王庄村、班家庄村、前张家庄村、北景芝村、山前村、旺民庄村、小由方村、东近埠泉村、前崖村、胡家庄村、东庄子村、逄家庄村、万戈庄村、薛家庄村、贾戈庄村、永合村、葛家彭旺村、大付岗村、李家彭旺村、游家庄村、前付岗村、咸家庄村、新泉村、红旗村、大湖埠村、景阳西村、小河北村、洛岗村、东杨庄村、后王庄村、于家庄村、黄泥泉村、伏戈庄村、后屯村、杜家庄村、姚家庄村、吉台官庄村、保安村、北河西村、李水崖村、戴家沙浯村、李家庄子村、大兴村、大由方村、启文村、丰田村、万家庄村、西于戈庄村、孙家沙浯村、镇东南村、刘家屯村、后院村、程家庄子村、仁安村、周水崖村、王水崖村、西杨庄村、大圈村、东千里村、北张洛村、河埠村、东于戈庄村、西王庄村、小东庄村、西近埠泉村、孟家官庄村、南小庄村、葛家庄村、小湖埠村、太平村、西千里村、朱家沙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