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红河州地图 >
金平县地图
金平县相关地区地图:

2009年年鉴

自然环境金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山区,地处东经102°31′~103°38′,北纬22°26′~23°04′,土地面积3685.69平方公里。西接绿春县,北连元阳县、并隔红河(元江)与个旧市、蒙自县为邻,东隔红河与河口瑶族自治县相望,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坝洒县及莱州省封土、清河和勐德县山水相连,边境线502公里。省道212线从北向南穿境而过。县人民政府驻金河镇,距省会昆明市477公里,距州府蒙自县城137公里(经蛮耗、冷泉)。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海拔3074米,最低海拔105米。县城最高海拔1343米,最低海拔1213米,高程相差130米。全境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滇南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冬干夏湿,冬暖夏凉,四季不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2008年县城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2400.5毫米。
行政区划2008年,金平县辖金河、金水河2个镇和大寨、阿得博、沙依坡、勐桥、马鞍底、勐拉、者米拉祜族、老集寨、老勐、营盘、铜厂11个乡,93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委会,1096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2008年,金平县总人口360109人,其中:农业人口334548人,非农业人口25561人。人口出生率15.4‰,死亡率7‰,自然增长率8.4‰。少数民族人口311380人,其中千人以上少数民族分别是:哈尼族94983人,苗族91404人,瑶族47327人,彝族42470人,傣族19012人,壮族7625人,拉祜族754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6.5%。
生产总值2008年,金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1551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7837万元,增长10.8%;第二产业完成83218万元,增长27.9%;第三产业完成34056万元,增长1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29元,比上年增加713元。
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金平县争取国家、部门行业、扶贫等项目资金的支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城镇投资64956万元,房地产投资6739万元,农村私人建房及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64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2%、9.8%、81.3%。
经济结构调整2008年,金平县经济结构调整更趋合理,产业发展日渐协调。在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的同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自主创新,工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二产业比重提升快速。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6.8∶50.7∶22.5调整为26∶51∶23。
农业2008年,金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年投入财政支农资金5167万元,农业直补资金3733万元,发放支农贷款1.8亿元,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年末耕地面积26303公顷,其中:水田11303公顷,旱地15000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9亩。全年粮豆播种面积30478公顷,粮食总产量11.07万吨,比上年增长0.6%。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价)66052万元,增长20.4%,其中:农业产值33245万元,增长40%;林业产值12824万元,下降3.1%;牧业产值17635万元,增长13.2%;渔业产值1264万元,增长3.2%;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084万元,增长2.3%。主要农产品产量:豆类5715吨、薯类2172吨、油料1435吨、木薯33646吨、香蕉208679吨、茶叶373吨、草果1515吨、橡胶5047吨、八角108吨、牛肉573吨、猪肉13295吨、水产品2140吨。木材采伐量20247立方米。
工业2008年,金平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亿元,增长1.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36亿元,增长18.1%。全社会实现工业增加值7.12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铁矿石原矿110.52万吨、铁精矿36.47万吨、铜精矿含铜量379吨、镍块矿含镍228.4吨、高冰镍含镍128吨、磺磷4019吨、水泥1.6万吨、淀粉2360吨、白酒337千升、砖2544万块、精制茶125吨,年发电量10724万千瓦时。

民俗风情

金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常年平均气温18°C,冬暖夏凉,是理想的避暑之地,亚热带特有的自然风光,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然而,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及其独特的传统节日,更会使你流连忘返。苗族的花山节,瑶族的盘王节、目莲节、干巴节,傣族的男人节、泼水节、金邦节、偏米节,哈尼族的干拖拖、昂玛窝、苦扎扎节,彝族的火把节、阿背节(姑娘节)等。在众多的民族节日里,者米乡傣族“男人节”,别具一格,绝无仅有。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蛮族部落在过春节期间,发动一场部落间的兼并战争,这时寨子里成年男人全部参加征战,等到战败蛮族部落军队凯旋返乡时已错过了“过年”机会,妇女们为感谢男人们骁勇善战,保卫寨人的安宁作出的贡献,即在正月二十九日那天备办丰盛食品,慰劳勇士们而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从此,此庆祝活动作为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如今的“男人节”一年比一年热闹,成为金平一道亮丽风景线。

矿产资源

是有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镍、金、铜、铁、锡等7大类38个矿种,极具开发价值。三是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县内有藤条江、红河两大水系,全县年平均泾流量7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07.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70万千瓦。

民俗文化

有丰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五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金平县境内溪流淙淙,风光奇丽,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情调独特,是生态考察和旅游观光的胜地。六是有名特优产品资源。金平现有草果面积7.37万亩,年产量近千吨,是名副其实的“草果之乡”;金平香蕉是全国种植规模最大、最优质的县之一,所产无公害香蕉已成为知名品牌,出口日本、俄罗斯等国;全县橡胶种植面积7.9万亩,橡胶单株产量已创全国第一纪录;金平县适合多种竹材生长,2004年全县完成竹子种植面积11.2万亩,正按20万亩竹产业稳步推进;金平民族医药独树一帜,常用药物达300余种,已开发成功的瑶族浴药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上市销售。

行政区划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辖2个镇、11个乡:金河镇、金水河镇、勐拉乡、者米拉祜族乡、铜厂乡、营盘乡、老勐乡、老集寨乡、阿得博乡、沙依坡乡、大寨乡、勐桥乡、马鞍底乡。

名特产

金平名特产品众多,金平是国内草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现有草果面积6.8万亩,也是草果产量最多的县,草果久负盛名,品质较好,是名符其实的“草果之乡”。金平香蕉也很有名,种植历史久远,无公害香蕉也成为金平香蕉品牌,金平现已成为全国香蕉种植规模最大、最优质的县之一。橡胶也是金平的一大产业,单株产量全国第一。金平民族医药独树一帜,仅常用药物就达二三百种,擅长用草药、刮痧、拔火罐、扎脉针等方法治疗跌打扭伤、风湿麻疹、妇女不育等病症。民间医药因族而异,以瑶族草医药最为丰富,其药浴别具特色,现该瑶浴药已在我县开发成功,并经卫生部门批准上市销售。金平民族众多,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极具民族特色,有苗族蜡染服饰,瑶族刺绣服饰、手袋、银制品等。金平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如:哈尼梯田,哈尼族蘑菇房等。

农业特色

海拔300米以下地区可种植双季稻,盛产橡胶、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热带水果。全县土地资源36.22万公顷,尚有可开发的土地6.3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6%,红河南岸有极具开发潜力集中连片的热区土地资源。海拔800米以下的热带地区可种植各种热带经济林果,如橡胶、柚木、龙眼、荔枝、腰果、芒果、柚子、香蕉、甘蔗、咖啡等;海拔800米以上地区可种植茶叶、草果、八角、花椒、核桃、杉木等。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为苔藓常绿雨林,盛产草果和多种药材。复杂的地形和立体气候构成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63万亩的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形成的物种基因库,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源泉。红河南岸有极具开发潜力集中连片的热区土地资源。63万亩的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形成的物种基因库,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源泉。全县森林面积达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