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镇地图
九龙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通讯
九龙镇已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95%村委已通水泥路;省道S348线贯穿全境;距清连一级路仅10公里;距京广铁路、北江水运码头仅70公里。从九龙镇到清远市区仅50分钟车程,到广州不足2个小时车程。
下辖村庄
辖20个村委会:芦医庙村、能庄村、任楼村、八里湾村、太平庄村、东贾村、肖庄村、国庄村、蒋冲村、西贾村、祥云寺村、后魏村、谢庄村、王庄村、老张庄村、小李庄村、大关庄村、小关庄村、前王村、后王村、祥付卢村、黄商村、席庄村、闫坟村。
九龙镇前身-芦医庙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芦医庙村,距县城20公里。东邻郑庵镇,南邻谢庄镇,西邻郑州市管城区,北邻白沙镇。全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有两条东西向沙垄,沙垄之间为平沙或小沙区;有花马沟、白石滚潭沟两条季节性河流。2000年,投资530万元改造府前街、修建九龙工业开发区道路,改造了路灯、电力和电信线路,铺设了下水道;兴建中心贸易市场,取缔马路市场。加强卫生示范村建设,建成芦医庙、能庄2个卫生示范村,乡政府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乡政府西距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6公里,中牟至郑州公路横贯全境。2000年公路总长40公里,村村均公路相通,郑州市307路公交车直达乡政府驻地。2000年有高压输电线路21.76公里,低压线路32.3公里。电话装机2897部,拥有移动电话3000多部。2000年有机井800眼,灌渠125条、65公里。实现机耕、机收、机播面积1.2万亩。2000年,全乡有果园11430亩、其中枣园4500亩,水果产量5289吨、其中大枣2292吨,果园面积、水果产量居全县第2位和第1位,枣园面积、大枣产量居第3位和第2位。2000年,全乡招商引资5000万元,引来郑州市第三木器厂、郑州消防器材厂、河南省大方集团塑钢门窗厂、郑州宏业塑料有限公司、郑州市创新饲料厂、郑州腾大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建筑、屠宰、农副产品加工、养殖四大支柱产业。2000年有集体企业2家、私营企业8家,从业人员684人。郑州市众兴彩色地板砖厂位于西贾村,1999年投资800万元兴建,生产彩色地板砖,有2条生产线。长城铝材厂位于肖庄村,1994年投资350万元兴建,主要生产铝圆片,产品销往郑州、焦作、天津等地;1999年与天津八一日化厂合资,投资2000万元上鞋油生产线2条,年产鞋油1.4万吨,是河南省唯一的鞋油生产企业。郑州市创新饲料有限公司位于八里湾村,1997年投资1000万元兴建,生产猪、鸭饲料,兼从事养殖业生产,年出栏猪2400头、鸡1.4万只,年产鸡蛋240吨。2000年有个体商户200余户。芦医庙村逢农历一、四、七日为集贸日,是中牟、郑州郊区之间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2000年建新型集贸市场1处,设摊位1000个。农历四月初六为芦医庙村古庙会。90年代累计投入教育经费840万元,修建教学楼14栋,各学校购置电脑200台。2000年有初中1所、小学10所,共有教师189人,在校生总数3186人。成人教育学校有教室6间,专、兼职教师7人,2000年举办培训班50期,培训2684人次。2000年有村卫生所10所、共有医生12人。乡卫生院设病床30张,拥有B超机、化疗仪、X光机等设备。2000年设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站、电影放映队,全乡藏书8万册。八里湾村有200年树龄黄楝树一株,树冠达百余平方米。蒋冲村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清邑城、隋唐时期的圃田城遗址。
龙镇前身-谢庄镇:位于县境西南部。1999年5月撤乡设镇,镇政府驻席庄村,距县城24公里。东邻郑庵镇,南邻八岗乡、张庄镇,西南邻新郑市,西北邻郑州市管城区,北邻芦医庙乡。境内多沙丘,地势大体平坦,有花马沟、白石磙潭沟等季节性河流。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在境内开有上下道口,新郑至郑州、八岗至郑州多条公路过境,到郑州、新郑、中牟县城及周边乡镇均有客车相通。2000年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总长36公里。1992年4月建乡农电站,1996年建3.5千伏变电站,2000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000年自然村程控电话覆盖率100%,电话装机600余部,很多农民持有移动电话。1991年11月实施黄淮海平原开发项目,14个村新打机井100眼,机电双配套100眼,埋设输水硬管2万米。90年代,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形成西部以草莓、蔬菜、瓜果等为主的种植区,东部优质枣林区,中部工业及个体加工业小区。2000年有果园20955亩,枣园18405亩、占全县的50%多,大枣产量3680吨、占全县的44.5%,3项均为全县第1位,水果产量居全县第4位。养殖品种有奶牛、黄牛、波尔山羊、肉鸡等,有谢庄镇黄牛育肥示范场、祥云寺黄羊养殖场、黄商奶牛场等畜牧企业和祥云寺村、王庄村2个肉鸡养殖区,2000年山绵羊存栏量居全县第4位。90年代初,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谢庄少林花生厂,年产五香花生1000吨,香酥蜜枣100吨,五香瓜子100吨。1994年3月建郑州民众制药有限公司,为全国三大利福平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1995年12月投资3000万元兴建河南斯纳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996年,全镇开发手套加工项目,全镇发展手套机300余台。谢庄村工贸区入住商户20多户。2000年有集贸市场2处,设摊位2000余个,辟有服装、百货、菜果、牲畜4个交易场所,席庄村逢农历二、五、八日为集贸日,谢庄村逢农历一、四、七日为集贸日。农历四月四日为祥云寺古庙会,新郑、郑州郊区等地的商贾多来此交易,常常云集数千人。1991年12月建成中学宿舍大楼2栋,建筑面积1454平方米,总投资24.7万元。2000年有初中1所、小学13所,共有教师168名,在校生总数4006人。1993年5月建成乡卫生院门诊大楼,建筑面积896平方米。2000年有镇卫生院1所、村诊所15所,共有医护人员40名,设病床23张,主要医疗设备有B超、X光机等。谢庄村的狮子舞、小关庄的抬花轿深受欢迎。唐垂拱三年(687年)在祥云村建肖韩寺,后有一异僧住持,时大旱,百姓求其祈雨,午时,大殿内飘出白云一朵,众呼祥云,遂更名祥云寺;1993年9月修复祥云古寺,一期工程重修大殿五间,山门三间,挖环寺湖500余米。后魏村北桐树岗为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1987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资源特产
九龙镇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加上美丽的英西峰林走廊,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尤其适合种植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水果、高山花卉和盆景的栽培。至今,九龙镇已拥有2万亩砂糖桔种植基地、1.5万亩(复种)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笋竹基地。九龙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广东省用材林,水源林、天然林和毛竹基地,是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屏障和用材林基地。辖区有一个国营金鸡林场。2004年来全镇林业用地14575公顷,林地面积1311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1%,主要林业产品有木材、毛竹、笋竹、松脂、板粟、桂皮、香菇、黑木耳等。九龙镇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全镇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0多种,主要矿种有金、铁、铅、锌、锰、钢、石灰石、稀土(火山灰、陶泥)等。其中石灰石资源相当丰富,而且质量好,是生产水泥的上等原料。
2、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
九龙镇位于绵竹市西北部,距城区6.5公里,全镇面积51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1837亩。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69个村民小组。2000年末全镇人口11580人,其中:农业人口11206人。全镇地形成条状,西北为高山,东南为平坝,山区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峰白云山海拔2302米,境内年降雨量1196.7毫米,年平均气温1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九龙镇山高林密,水、矿产、森林资源丰富,随着近年退耕还林政策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预计5年内森林覆盖率将达80%以上,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九龙的支柱产业以水泥矿、煤矿、钙矿的开采和酿酒业为主。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清泉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5000亩梨园为依托,逐渐兴起了观光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该镇有刘天官、跑马岭、冒木井、无隐寺、洋房子等民风遗址,有九香山度假村、龙岛避暑山庄、清泉山度假村等现代风格休闲地,社会治安稳定,民风淳朴,具有无穷的开发投资前景。
11、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九龙镇
九龙地处绵竹市之西北,东南与东北镇接壤,东北与武都镇毗邻,北接天池乡,西靠金花镇,距绵竹市区约6.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3.6平方公里,属半山半坝镇,其中山区占三分之二。全镇辖九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一个居委会,人口11219人。近年来,九龙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工业强镇、文化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实现九龙新跨越。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2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5元。一、九龙的得名,九龙俗称九龙山。本地西北部为高山,东南部属平坝,地形呈条状,跑马岭横亘其间。九座小峰沿跑马岭耸垒而下,如龙中条起伏,向东南延伸。九龙山是绵竹市之祖山。由于以前建有九龙寺,寺以山取名,山以势得名。九龙山、九龙寺便成为九龙命名的依据。二、建置沿革,1911年,绵竹实行团练制。全县化为一城十一乡,所辖七十三团。九龙系遵道所辖,属第五团。1952年7月,经过第一次竞选,产生了九龙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委员会,经过选举成立了九龙乡人民委员会。1984年3月,经过第八届乡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撤消九龙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各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队领导小组,成立九龙乡人民政府,各村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1993年绵竹市撤乡建镇,成立九龙镇人民政府。三、自然地理,九龙地处绵竹市之西北,东南与东北镇接壤,东北与武都镇毗邻,北接天池乡,西靠金花镇,位于东经104°4至104°10,北纬31°21至31°26之间。镇政府位于场镇蜀熙街,离绵竹市区约6.5公里。九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占三分之二。境内最高点白云峰海拔2303米,最低点双石村高庙子海拔637.9米,境内气候,平坝与山区有一定差异,平坝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七月份平均气温24.8℃,一月份平均气温4.5℃。年降雨量平均为1196.7毫米。全镇以农业为主,水稻、小麦、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大麦、高粱、芥子、大豆、黄豆等也有种植。
基础设施
九龙镇墟镇建设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以超前的意识按次中心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经过加大资金投入,墟镇建设日趋完善,开通了程控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兴建了3.5万伏的变电站,建有自来水塔,安装有九个频道的有线电视,兴建了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九龙市场和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两座南门市场,认真抓好墟镇规划建设,墟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墟镇常住人口近8000人,成为英西南的重要贸易集散地。目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综合配套,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墟镇面貌焕然一新。
10.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
九龙镇位于广东广州市萝岗区北部,毗邻大帽峰山东麓,东连增城中新镇,北靠从化太平镇,西临白云区钟落潭镇,南接萝岗区永和街。是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域调整后唯一一个新诞生的镇,也是广州市最年轻的镇级建制。面积共17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辖28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338个经济合作社。由原白云区钟落潭镇九佛片和原增城市中新镇镇龙片合并而成,辖凤尾、红卫等28个行政村和九佛、穗北、镇龙3个居委会。全镇耕地面积43092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8600亩;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9280亩;水果种植面积32317亩;花卉种植面积21000亩,其中白兰花9100亩,其余主要为绿化树苗和鲜切花、鲜切叶;养殖业以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为主,全镇规模以上养殖场30多个,水产养殖面积8351亩;森林面积145077亩,其中生态公益林93495亩,森林覆盖率52.4%;有大小水库15宗,其中中型水库1宗,小一型水库2宗,小二型水库12宗,总库容2494.5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金坑河和凤凰河,均呈东西走向,九佛片水系呈叶脉关分布,镇龙片水系呈扇形分布。特色农业产品主要有白兰花、鲜切花、吊丝丹竹笋、迟菜心、紫水晶蕃薯和甜心萝卜等。工业发展以外来企业投资的现代化工业为主。主要发展电子、化工、塑料、电器、五金加工、农产品加工、人造金刚石工具,毛织、制药、家具等。目前,镇内有设施完善的广州市九龙工业园、金龙工业园等工业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辖区现有工业企业176家,已有45家企业落户园区。世界知名企业惠亚集团、卡尔蔡司光学(中国)有限公司、康升实业有限公司等都在该镇投资设厂。目前九龙工业园第一期开发完毕,工业园的道路、绿化、排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九佛污水处理厂、惠亚集团11万伏变电站等新项目动工兴建。现正,该镇正重点着力于九龙工业园后期开发、镇龙生态工业园的申报和企业的筹建服务工作。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2.2亿元,同比(下同)2005年增长18%;实现农业总产值6.06亿元,增长4.21%;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151元,增长9.4%。2006年9月15日,九龙镇被批准成为广东省中心镇。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九龙镇党委、政府深刻体会和系统把握市委、市政府关于以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图,按照“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中心镇规划建设水平,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具有岭南山水特色的九龙中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