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临夏州地图 >
康乐县地图
康乐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康乐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历史上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之美称。肉牛羊育肥、蚕豆生产、林果、油菜、药材种植已在农村中成为支柱产业。除当归、党参外野生中药已达300多种,年采集100多万公斤以上,沙棘有7万多亩,年产鲜果1100多吨,蕨菜年产200多吨,以蕨菜、卧龙头、苦荠菜、鹿角菜等为主的野菜,已加工成绿色食品,畅销各地。康乐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肉牛、羊育肥,蚕豆生产、油料、药材等在农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全县1997年种植蚕豆7万亩以上,产量达17500多吨;年产肉类5410吨;低芥酸油料年总产量5000多吨;年产林果1900多吨,这些产品远销省内外。有林地43577亩,树种200多种;有国家一、二级珍贵动物近百种;有300余种名贵野生中药材。康乐县风景秀丽,景观独特,民族文化特色浓郁。既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又有近代红军长征经过时建立苏维埃政权时的现代文物;既有天工造化的十大自然景观,又有莲花山胜境,更有传统的“六月六”花儿会,洮岷花儿与山水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现已和兰州丝路旅行社联合开辟了莲花山、龙头山、药水峡三个景点的二日游活动,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目前,康乐县已完成了旧城改造,开通了程控电话,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水库,公路四通八达,电力辐射全县乡村,各种投资环境日趋良好。康乐境内树种繁多。有松、柏、杨、柳、桦等200多种,动物有金钱豹、猞猁、鹿、麝等近百种。珍禽有兰马鸡、鹰、雁等60多种。1975年和1984年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县。近年来,康乐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采取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等措施,绿化荒山,美化家园,再造秀美新康乐。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24.6%,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康乐县相继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综合治理县、天保工程实施县。

社会发展

以莲花山闻名于世的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南端。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为2000米,地势平缓,总面积1093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康乐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回、汉、藏“茶马互市”,古丝绸之路经广河、通河州的要塞,也是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经济交流的门户。现辖16个乡(镇),有回、汉、东乡等9个民族,总人口23万多人,其中汉族、回族分别占43.7%、52.8%。康乐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历史上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之美称。肉牛羊育肥、蚕豆生产、林果、油菜、药材种植已在农村中成为支柱产业。除当归、党参外野生中药已达300多种,年采集100多万公斤以上,沙棘有7万多亩,年产鲜果1100多吨,蕨菜年产200多吨,以蕨菜、卧龙头、苦荠菜、鹿角菜等为主的野菜,已加工成绿色食品,畅销各地。康乐境内树种繁多。有松、柏、杨、柳、桦等200多种,动物有金钱豹、猞猁、鹿、麝等近百种。珍禽有兰马鸡、鹰、雁等60多种。1975年和1984年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县。近年来,康乐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采取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等措施,绿化荒山,美化家园,再造秀美新康乐。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24.6%,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康乐县相继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综合治理县、天保工程实施县。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康乐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该县立足优势,着眼特色,落脚市场,围绕“林畜药菜富民,科教工贸兴县,开发两业三川(两业:旅游业、绿色产业;三川:胭脂三川),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思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二、三产业,使全县经济社会有了一定发展。

历史沿革

宋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王韶渡排河击败木征修筑康乐城(今康丰乡道家村)、刘家川堡(今流川乡古城村)。五月,诏名康乐城为康乐寨,刘家川堡为当川堡,并隶河州。明代,今县境设有基层行政组织“里、甲”,景古里、胭脂里、当川里属河州,康乐里属狄道州,沙马里属岷州。清初沿明制,同治十一年后,河、狄两州重划地界,南以今和政县松鸣岩,东以洮河,东南至新路坡为河、狄分界。民国建立,今县地属狄道县西乡。民国21年(1932年)6月10日,设洮西设治局(治所丰台堡)。翌年改为康乐设治局(治所新集堡)。民国29年设康乐县,厘定为五等县,隶属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2年(1943年)12月10日,甘肃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临洮县成立后,康乐为其所辖。1949年8月20日康乐解放,属临夏区专员公署。1956年11月20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为州所辖。1958年12月2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康乐县建置,并入和政县,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康乐县建置后至今,仍属临夏回族自治州,县治附城镇新治街。2000年,康乐县辖1个镇、1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3172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附城镇25345康丰乡14934虎关乡20691流川乡13753白王乡11790苏集乡19856八松乡12429鸣鹿乡12818八丹乡8754上湾乡16033胭脂乡19917普巴乡8147草滩乡10024五户乡11270景古乡14979莲麓乡10981,2004年,康乐县辖5个镇、11个乡:附城镇、苏集镇、胭脂镇、景古镇、莲麓镇、康丰乡、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普巴乡、草滩乡、五户乡。

民族风俗

康乐不仅风光秀丽,而且风土人情浓郁,民族文化特色显明。有农历三月二十八的紫松山花儿会;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三的蜂窝寺佛事大会;农历四月十五至十八的崇兴寺庙会;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的亥姆寺庙会;农历五月五日的二郎庙庙会,是临夏花儿会的海洋;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莲花山花儿盛会。莲花山花儿是西北民歌"花儿"主要流派之一洮岷"花儿"的故乡。花儿会期间,方圆百里,数十万群众朝山赴会。届时歌手云集,商贾纷至,人流如潮,歌场似海。真是"洮水多情湾复湾,佳人簪珥压云朦。隔林风送莲花曲,姊妹又过姊妹山"。莲花山花儿是西北民族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享誉省内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和采风者。

旅游景点

莲花山:位于境内南部的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山峰崔嵬,林木蓊郁,山清水秀,形似一朵出水芙蓉。特别是传统的莲花山"六月六"花儿会,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悦耳的洮岷花儿,吸引了八方游客。位于境内西南部白石山麓的药水峡,奇峰错落,古树参天,绿荫环绕,碧水荡漾,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神话传说,别有一番景致。境内有大小拱北、清真寺200多处,集中呈现了伊斯兰建筑古朴自然、刻工精细、气势宏伟、庄重肃穆的特点,加之浓郁的伊斯兰教生活风俗,形成了特有的伊斯兰文化。近年来,县上多方集资,全力改善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年接待中外观光游客18万多人。
西蜂窝寺:西蜂窝寺位于鸣鹿乡。相传始建于东汉,名古佛寺。明永乐十年赐名正觉,颁赐了皇帝敕谕,现为国家二级文物。鼎盛时期,曾建有大佛殿、扩神殿、讲经堂、十二级宝塔等。现存大殿2幢,出门一座。该寺所供主佛为藏传佛教的香巴佛。
亥姆寺:亥姆寺距县城6km,坐落于虎关乡。寺中供奉的金刚亥姆神像,据高僧勘钦森考证为自然形成的三尊金刚亥姆神像之一,寺院周围奇特的三杨柳以及古殿阁,每年吸引万人来这里拜佛、观光。
白云寺:白云寺位于县城西南角,龙头山下。寺内建筑规模宏大,像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每年的农历九月初八至初十举行盛大的庙会,有逢重阳佳节,热闹非凡,期间进行佛事大会,秦腔表演,游人云集。
古文化遗址:康乐县境内分布有历史研究价值高的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的发掘遗址,主要有王家遗址、椿树遗址、边家林遗址。
近现代文化遗址:龙头山公园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是县城居民游憩的好去处。公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碑和烈士墓地。位于景古的景古城遗址是1936年8月24日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长征途径景古城,进行短期修整,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地点。是临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名优特产

根雕工艺:根雕主要是以藤缠、水银木、石子树等树种的树根为原料,在自然成形的基础上,经过手工加工成虎、龙,狮子、凤凰等各种动物形象及其他艺术造形。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莲花山奇石:莲花山奇石出自洮河流域的冶木河、九甸峡,主要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因其所含成份有橄榄石、斜长石、辉石、冰州石及金属元素,石质细腻光滑及坚硬,色彩对比强烈,尤以花纹多变、纹理流畅见长,妙趣横生,玩味无穷。令行家流连忘返、爱不释手。